马超大战潼关

2023-10-03 可可诗词网-三国演义诗词 https://www.kekeshici.com

        


        潼关战败望风逃,孟德仓皇脱锦袍。
        剑割髭髯应丧胆,马超声价盖天高


        【释词】
        ①潼关:关隘名。地属司隶州弘农郡华阴县,故址在今陕西潼关县北。为陕西、河南、山西三省要冲,是兵家必争之地。
        ②髭:嘴上边的胡子;髯:两颊长的胡子。
        ③声价:指声望和社会地位。李白《与韩荆州书》:“一登龙门,则声价十倍。”
        
        【赏析】
        曹操得知刘备正在“调练军马,收拾器械,将欲取川”,大惊,心想:假若刘备收西川,则羽翼成矣,必难以图之。这时谋士献计说:“今刘备、孙权结为唇齿,若刘备欲取西川,丞相可命上将提兵,会合肥之众,径取江南,则孙权必求救于刘备;备意在西川,必无心救权。”这样,江东可得,荆州可平。然后徐图西川,天下定矣。于是,曹操进兵江南。面对曹军咄咄逼人的攻势,孙权惊慌失措,立刻命鲁肃使人前往荆州告急。刘备对此左右为难。若不救江东,孙、刘联盟便会瓦解,被曹操各个击破;如果援助江东,就会丧失夺取西川的时机。正在这时,刚从南郡赶回荆州的诸葛亮走出一着活棋:曹操杀了马腾,其子马超“必切齿操贼”,教刘备作书“往结马超,使超兴兵入关,则操又何暇下江南乎?”果然马超收到刘备书信,亲自率领二十万大军浩浩荡荡杀向关内。
        马超骁勇绝伦,为一世之杰。当曹操在阵前第一次看见马超:生得面如傅粉,唇若抹朱,腰细膀宽,声雄力猛,白袍银铠,手执长枪,立马阵前,不由得暗暗称奇。小说中第一次让马超亮相,便是他为父兴兵血恨,大战潼关。这首诗集中描绘了第一仗中的一个镜头:曹操在潼关被马超打得大败,仓皇败逃,狼狈不堪,显示了马超雄烈过人,英勇善战。
        马超亲率西凉二十万兵马,直奔关中,下长安,克潼关,其势不可挡,威震曹军。曹操不得不亲率大军,直叩潼关,与马超决战。初战曹军大败,“西凉兵来得势猛,左右将佐,皆抵挡不住。马超、庞德、马岱引百余骑,直入中军来捉曹操。操在乱军中,只听得西凉军大叫:‘穿红袍的是曹操!’操就马上急脱下红袍。又听得大叫:‘长髯者是曹操!’操惊慌,掣所佩刀断其髯。军中有人将曹操割髯之事,告知马超,超遂令人叫拿:‘短髯者是曹操!’操闻知,即扯旗角包颈而逃”。这一细节,一边是追,一边在逃;一边三次大叫,一边三次扮相。这是何等的场面,曹操像惊弓之鸟,全不顾容颜,只顾逃生。曹操一生中作战胜败不足为奇,但这一次败得出尽了丑相,灰溜溜的。小诗道:“潼关战败望风逃,孟德仓皇脱锦袍”,这与小说情节是相贴切的。
        “剑割髭髯应丧胆”这一句却不尽如此。曹操在马上奔逃,听到喊声,迅速做出反应,改换扮相。这临危不惧,急中生智,足见曹操败而不馁,沉着应变。苏东坡有句名言:“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曹操此时心境亦如此。“应丧胆”描述曹操不够准确,它不过是为了烘托“马超声价盖天高”。《三国演义》中像这类诗歌并不是上乘之作。之所以保留在小说之中,和《三国演义》酝酿成书过程中的“说三分”有很大的关系。说话人为了适应中国古代广大人民群众喜爱诗歌谣曲的欣赏习惯和情趣,在话本情节中的人物处于生死关头,或是事件成败的关键时刻,加进一些诗词进行评赞,和听众的心理相撞击,与听众的感情相交流,正是“话须通俗方传远,语必关风始动人”。所谓“关风”,就是风化问题,说话人从社会一般的传统的善恶观,用精练的诗句,“秤评天下浅和深”,以打动和感染市井听众,收到“慷慨者逆声而击节,酝籍者见密而高蹈,浮慧者观绮而跃心,爱奇者闻诡而惊听”之艺术效果。如果说“苗泽遭斩”这首诗反映了下层百姓的道德伦理观;那么“马超大战潼关”这首诗则极力渲染了贬曹的历史情绪。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