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

        官署名。六部之一。亦称铨曹或铨部,铨有权衡轻重之意。掌官吏的任免、升降、考核。吏部之长为吏部尚书,属官有侍郎、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吏部分为四司。一为文选司,管官吏的升迁转调。二为验封司,管理官吏的封爵、封号、进阶、袭荫、赠官等事。三为稽勋司,管官吏的受勋、名籍、父母丧养等事。四为考功司,管官吏的考课、考察等事。四司之中,选官最重要,由文选司郎负责,文选司郎中又名选郎。选官时,吏部尚书有时也要亲自参加。选官制度每年双月为大选,单月为急选,只考定升降者为大选,凡临时改授、改降、丁忧候补者则为急选。大选在选前需经考功司考课,或掌握考课的材料。考课规定三年为补考,六年为再考,九年为通考,不论三年、六年或九年,都谓之考满。考课时按称职、平常或不称职三等定其升降,降者较少,迁升者较多。吏部推举官吏,有廷推和部推,三品以上大臣的推选由吏部尚书和侍郎主持,再经九卿会议,叫做廷推,又叫会推。四品以下内外官吏,无论大选、急选,皆授权于吏部,叫做部推。明宪宗、孝宗时曾多次从宫中传旨滥受官职,不经吏部选拔,谓之传奉官,又叫传升。神宗万历间,吏部尚书孙丕扬为了防止中官请托之弊,创为掣签法,即每当选期,由应选官吏自己掣竹签得缺。掣签法似较公正,但日久选司官吏得在掣签时,利用竹签大小、长短、厚薄等方面做弄手脚。考功司在四司中与文选司并重,除主持并审批考课、考满外,还有定期的中外官吏考察。考察分外察和京察。三年一次外察,六年一次京察,逢辰、未、戌、丑岁为外察,已、亥岁为京察。京察外察皆称为“大计”。京察规定,每逢大计之年,四品以上官自陈功过听上裁,五品以下则由吏部尚书、吏部考功司郎中、吏科都给事中、都察院都御史和河南道御史参与。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9-07-12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s://www.kekeshici.com/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lishi/ershiliu/220771.html,转载请保留。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