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世宗朱厚熜,年号嘉靖(1522年—1566),在位长达四十五年。他一生最感兴趣的就是崇拜仙道,祈求长生。世宗从小身体孱弱,受母亲蒋氏的影响,信奉道教。由于学练道家气功,身体状况有好转,使他从此更加迷信道教。即位不久,毁佛寺,逐僧人,而独对道教尊奉有加。嘉靖二...
明代反击葡萄牙殖民者的战役。明武宗正德十二年(1517),葡萄牙殖民者擅自占据广东屯门岛,建筑棚寨,掠卖良民,剽劫行旅,沿海乡村,横遭其祸。引起了广大人民的强烈不满,他们要求朝廷惩办殖民者。明政府命令广东海道副使汪鋐,驱逐葡萄牙殖民势力。正德十六年(1521)...
明世宗时关于崇祀其父兴献王朱祐杬典礼的的争论。明武宗无子,死后由顾命大臣杨廷和与皇太后商定,以遗诏宣布迎立兴献王之子朱厚熜继嗣,是为世宗。正德十六年(1521)四月二十七日,刚即位五天的世宗,令礼官集议崇祀其父兴献王的典礼。礼部尚书毛澄请命内阁首辅杨...
明藩王反对皇室的叛乱。朱宸濠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五世孙,高祖朱权是朱元璋第十七子,封为宁王。朱宸濠于孝宗弘治十年(1497)嗣宁王,封国在南昌。术士李自然、李日芳说他有异表,又说城东南有天子气,朱宸濠便生野心,时时打听朝中的事,听到说坏话他就高兴,听说皇帝明...
明武宗时的藩王叛乱。朱寘鐇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玄孙。孝宗弘治五年(1492)嗣爵为安化王,封国在宁夏。他“素有逆谋”,有一相命者说他当成大事,每见到他,就叫他“老天子”,他更怀不轨。武宗正德四年(1509),由于“边储日匮”,士兵生活无着,刘瑾派党徒大理寺少卿周东...
明武宗正德五年(1510),京畿地区农民因反对皇庄、勋贵兼并土地和明政府强制推行的寄养官马的政策,在刘六、刘七率领下,在霸州(今河北霸县)起义。后来与杨虎领导的起义军会合,声势更大。第二年,义军兵分两路,东路由刘六、刘七统领,西路由杨虎统领,两军流动作战,...
明代依附宦官的官僚集团。英宗时王振、宪宗时汪直都有外廷官僚徐晞、王祐、陈等人成为党羽,而势力尚弱。武宗时,刘瑾专政,阁臣焦芳等附之,焦芳称刘瑾为千岁,自称刘瑾门下,“裁阅章奏,一阿瑾意”(《明史·阉党·焦芳传》)。宦官之权,始驾内阁之上。熹宗时,魏忠...
明初,太祖朱元璋鉴于前代教训,严格约束宦官,规定不准宦官识字,如干预政事则处斩。但正是他自己推行的极端君主专制制度,导致明中叶以后出现宦官专权的恶果。明成祖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曾得到建文帝左右宦官之助,对宦官渐次信用。郑和下西洋,侯显出使西域,马...
宦官曹吉祥与武臣石亨反对英宗朱祁镇的军事政变。英宗复辟后,昏庸如前,恢复王振官位,刻木为王振形,招魂以葬,建祠祭祀。石亨晋爵忠国公,曹吉祥提升为司礼太监,总督三大营。徐有贞封爵武功伯,官至兵部尚书兼华盖殿大学士,为内阁首辅,颇得英宗信任,独揽大权。与...
也称英宗复辟。即夺门之变。...
明英宗复辟的宫廷政变。因英宗被禁锢在南宫,所以又称“南宫复辟”。明英宗朱祁镇在土木堡被瓦刺俘去后,其弟郕王朱祁钰以监国即皇帝位,英宗被遥尊为太上皇。景泰元年(1450)八月,英宗被释,回到北京,景帝恐英宗夺已皇位,便将英宗禁锢于南宫。派靖远伯王骥守备南...
明代中期,社会矛盾日趋激化,明王朝在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专制统治,终于激起了景泰七年(1456)瑶人侯大苟领导的瑶、壮族人民的大规模起义,人数达万余人,势力发展到广东,明宪宗成化元年(1465)起义被镇压,侯大苟被俘牺牲。第二年,侯郑昂又率起义军余部七百余人再次...
明景帝朱祁钰改立太子事件。朱祁钰于正统十四年(1449)即皇帝位,但皇储还是英宗子朱见深,故欲易储,废太子朱见深,立已子朱见济为太子。但“恐文武大臣不从,乃分赐内阁诸学士金五十两、银倍之”(《明史纪事本末·南宫复辟》),以此收买大臣,争取他们的支持。当时...
于谦领导明军反抗瓦刺进攻北京的战争。土木之败后,明英宗朱祁镇被也先统率的瓦刺骑兵俘回大同。正统十四年(1449)八月十八日,皇太后下诏立英宗长子朱见深为太子,时年仅二岁,不能执理政事,而命郕王朱祁钰(宣宗朱瞻基次子。英宗异母弟,英宗封为郕王)监国。在于谦...
即“土木之变”或“土木之役”。...
明英宗朱祁镇与瓦刺在土木堡(今属河北)之战。明英宗正统四年(1439),蒙古瓦刺部首领明顺义王脱欢(马哈木子)死,子也先嗣,称太师淮王。势力不断扩展,东达辽东地区,西至今新疆、青海等地。有识官员知瓦刺必将进攻内地,纷纷上疏英宗积极备战。侍读刘球正统六年(144...
明代中期,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和压迫日益残酷,明英宗正统十三年(1448),福建沙县佃农邓茂七号召佃农起来斗争,不向地主“送租”,禁止地主向农民索要“冬牲”(地主强迫佃户逢年过节时缴纳鸡鸭鱼肉等物,名曰“冬牲”)。官府派兵搜捕,邓茂七率众杀死官兵三百多人,...
明中期,广东沿海地区豪强地主抢占农民的土地和农产品;官吏多贪污,欺压人民,社会矛盾十分尖锐。明英宗正统十三年(1448),广东南海人黄萧养率同被囚于广州监狱的难友数百人越狱成功,举行起义。起义队伍很快发展到十余万人,参加者除农民外,还有水乡的少数民族“旦...
明代中期,商品经济逐渐繁荣,白银普遍使用,明政府推行严厉的“矿禁”政策,严禁民间私采银矿,并划定封禁山区,派兵驻守。明英宗正统七年(1442),浙江人叶宗留及破产农民、矿工千余人进入浙江、福建、江西三省交界的仙霞岭封禁区开掘银矿谋生。正统九年(1444),官兵...
明英宗朱祁镇对云南麓川(今云南瑞丽县)宣慰司的用兵。麓川宣慰司与缅甸接境,元朝时为平缅宣慰司。明太祖洪武十五年(1382)平定云南后,置平缅宣慰使司,改平缅宣慰使为平缅军民宣慰使司,接着又改为麓川平缅军民宣慰使司,麓川之名自此始。明英宗正统二年(1437),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