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译札马刺...
元朝地理学家。字本初,号贞一。元临川(今江西抚州)人。龙虎山道士。祖父以科举仕宋。他自幼熟读经史,后因厌世溷浊”,入山学道。大德年间至大都,初事玄教大宗师张留孙,后助其继承人吴全节管理江南道教。至大四年至延祐七年(1311—1320)年间,利用奉诏代天子祀五...
元朝文学家。字伯生,号邵庵、道园。先世为蜀人,生于衡阳,南宋亡,随父汲居崇仁(今属江西)。曾就学于吴澄。成宗大德年间被荐为大都路(今北京)儒学教授,自此,先后供职于国子学、翰林院、集贤院、奎章阁等,历仕八朝,秩从二品。朝廷诏告典册、四方碑文,多出其手。...
元代文学家。字天锡,号直斋。元代回回人。先世随蒙古军东来。祖、父居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进士。任京口(今江苏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三年。后任南台掾、燕南宪司照磨、闽海宪司知事,燕南宪司经历。善诗词,各个体裁的诗皆备,尤以写自然景色见长。有《雁门集》...
元朝大臣,理学家许衡之子。字敬臣,元怀孟河内(今河南沁阳)人。他通蒙古语,主要贡献是,依据许衡以修德为治的学说,编类为帝训,被请于经筵进讲之后,诏命与翰林院承旨阿璘贴木儿等译成蒙古语,改名为《皇图大训》,授皇太子。天历二年,元文宗因为这部书不但内容好,...
元朝政治家、文学家。字希孟,号云庄。元济南历城(今属山东)人。自幼勤奋读书,通经史。经山东按察使举荐,为东平学正。后游京都,献书于平章不忽木。经不忽木举荐得为御史台掾,复授堂邑县尹,在官十年,有政绩。后拜监察御史,奏时政万言,得罪权贵。恐遭祸,变姓名出...
元代著名画家。字子久,号大痴,又号一峰道人,常熟人(今属江苏),曾充廉访司和察院的书吏,因随张驴经理江南田粮入狱,释放后往来于杭州、松江之间。信奉全真道,交往多达官贵人。博学多能。“公之学问,不在人下,天下之事,无所不知,薄技小艺亦不弃”。(钟嗣成《灵鬼...
元朝第二代皇帝。忽必烈次子真金第三子。至元十年(1273)忽必烈立真金为皇太子,二十二年真金死。至元三十年(1293),铁穆尔统军镇守漠北,受太子宝。三十一年正月,忽必烈去世。四月,在上都忽里台大会上被蒙古诸王贵族选为皇帝,继承王位。建元元年(1295—1296),后...
元朝文臣。字伯高,元平滦路(今河北省卢龙)人。至元二十九年任翰林院编修官,参与修撰《世祖实录》,升应奉翰林文字,不久升为修撰,历兴文署令,迁太常博士。武宗时出知汝宁府,政绩为诸郡第一。后历任治书侍御史、淮西道廉访使、陕西行省参知政事、河南省左丞等职...
元代政治家。字子敬,汪古部人。按竺迩孙,赵国宝子。赵世延至元二十六年(1289),任监察御史,劾桑哥不法事。成宗、武宗时,历任安西路总管、四川肃政廉访使、陕西行台侍御史。决壅滞文牍;赈灾救民;除军官抑良为奴之弊;修都江堰水利工程,有政绩。仁宗延祐初,劾权相...
元成宗朝大臣。蒙古翰剌纳儿氏。曾祖启昔礼,为王罕的阿都兀赤(牧马人)。成吉思汗的勋臣,当王罕谋偷袭,启昔礼连夜走报,有功,赐答剌罕,擢拔为千户,任怯薛。哈拉哈孙至元九年(1272)袭号答剌罕,为怯薛百夫长。二十二年,任大宗正府札鲁花赤。二十八年,出任湖广行省...
蓟州(今天津蓟县)人。字伯机,号困学山民,寄直老人。至元间以材选为浙东宣慰司经历,后改江浙行省都事,官至太常典...
元朝中期大臣。字道复,号秋谷,祖籍潞州上党(今山西长治)。父唐始徙居汉中(今属陕西)。他七岁能文,倜傥有大志,博学强记,通贯经史,善论古今治乱。开门授徒,远近争从之。成宗时以布衣授太常少卿。随成宗侄爱育黎拔力八达(仁宗)居怀孟(今河南沁阳),日讲治乱之道及...
元朝水利家、画家。字子明,号月山。松江青龙镇(今上海青浦境内)人。南宋末年曾在家乡应科举。元朝统一后,历任宣慰司吏、海道副千户、正千户,海船上千户,主要从事海道运输。从大德七年(1303),转入修治水利工程,历任都水监丞、都水少监、都水庸田司副使等职。先...
意大利著名旅行家。威尼斯商人尼柯罗·波罗之子。其父尼柯罗、其叔马菲奥来东方经商。1265年,忽必烈在上都接见了他们,并决定派他们出使罗马教廷。1271年,尼柯罗兄弟携马可前来复命。他们沿着古丝绸之路东行,于1275年到达上都,从此侨居元朝17年。马可学会了蒙...
元代史学家。字贵与,号竹洲。宋元之际饶州乐平(今属江西)人。父廷鸾,为南宋右丞相。马端临早年师事朱熹学派的曹泾,受其影响颇大。宋度宗咸淳九年(1273)漕试第一,以荫补承事郎。后父受贾似道排挤去职,端临留原籍侍养。宋亡,隐居不仕,拒绝降元后任吏部尚书的留...
元朝文学家、艺术家。字子昂,号松雪道人,一号水精宫道人。他是宋太祖之子秦王德芳的后裔,他的五世祖是南宋第二朝皇帝赵 的父亲。因赐第定居湖州(今属浙江),遂为湖州人。他十四岁以父荫补官,曾任真州(今江苏仪征)司户参军。宋亡后,有人荐他为翰林国史院编修官,...
元代理学家。字幼清,晚年改字伯清,元抚州崇仁(今属江西)人。自幼聪敏好学,五岁时日受千余言,夜读书至旦。曾受教于朱熹再传弟子饶鲁的门人程若庸,与其族子程钜夫为同学。宋咸淳六年(1270),应乡贡中选;次年,就试礼部,落第。授徒乡里,作草屋以居,题名“草庐”,被...
元朝皇家厨师、营养学家。生活在13世纪至14世纪之间。元代西域回回人,一说维吾尔人,一说蒙古族。延祐、天历年间,担任宫廷饮膳太医职务,管理宫廷饮食、营养。对营养卫生、饮食疗法,有较深入的实践研究。他把自己丰富的营养学经验写成《饮膳正要》一书,刊于天历...
又译月赤彻儿,元前朝大臣。蒙古许兀慎部人。成吉思汗“四杰”之一博尔忽的曾孙。十六岁时,以勋臣后裔入朝为怯薛官。至元十七年(1280),任第二怯薛长。次年,授宣徽使,掌管怯薛给授、官廷饮膳、诸王赏赐及蒙古人民财赋等项事物。曾率其统领怯薛和属僚参加开凿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