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月 湘赣红8军成立
同月 湘赣红8军成立 : 湘赣红8军前身是湘赣独立第1第3两师,后改成红17师,是红6军团的主要组成部分。1930年10月,湘东独立师成立后,连打两次胜仗,恢复了湘赣根据地。1931年2月湘东特委改称湘东南特委,湘东独立师也改称为湘东南独立师。这时,由莲花、萍乡、攸县和茶陵县的游击队,组成了第2团。团长彭年,政治委员谢国喻。此时全师1500余人。3月,湘东南独立师接应红7军到达西路地区,同红20军会合。随后成立了湘赣(又称河西)红军临时总指挥部。湘东南独立师归总指挥部统一指挥。6月下旬,红7军和红20军离开湘赣去中央革命根据地,留下了红7军教导队。10月,将湘东南独立师改称湘赣红军独立第1师。师长刘沛云,(后)李天柱,政治委员谭思聪,参谋长谭家述,政治部主任陈韶,(后)王震。不久,独立第1师机动作战,击溃敌军一个旅,全师发展到2800余人。同年11月,成立了湘赣红军独立第3师,师长冯建元,政治委员甘泗淇,政治部主任袁任远。下辖第7团,团长罗发桂,政治委员刘锋;第9团,团长侯梯云,政治委员赵克强,全师共800余人。
1932年2月,成立了湘赣军区总指挥部。这时,谭思聪牺牲,由王震继任独立第1师政治委员。根据中革军委指示,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8军。由独立第1师师部暂时代理军部。由李天柱代理军长,由王震代理军政治委员,参谋长李达,政治部主任李朴,供给部部长许仁光。下辖独立第1师和第3师。1932年6月,湘赣军区以茶陵地方武装为主,组成了红军新独立第1师。师长谭家述, (后)杨茂,政治委员曾毅之,(后)谢国喻,政治部主任谭牛山,(后)袁任远。同年秋,由冯达飞代理红8军军长,由陈韶继任军政治部主任。
9月,中革军委派肖克、蔡会文到湘赣革命根据地工作。10月初,正式成立了红8军军部,由肖克担任军长,由蔡会文兼任红8军政治委员,参谋长杨茂,政治部主任王震。下辖三个师:将原独立第1师改称第22师。师长李天柱,(后)谭家述,政治委员王震(兼),下辖第64、65、66团;将新独立第1师改编为第23师。师长杨茂,(后)叶长庚,政治委员彭辉铭,(后)袁任远。下辖第67、68、69团;将原独立第3师改称第24师。师长弋勇,政治委员胡楚父。下辖第70、71、72团。全军4000余人。1933年春,由王震代理军政治委员,由袁任远担任政治部主任。
1933年6,根据中革军委命令,红8军缩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17师,并与湘鄂赣革命根据地调来的第18师第52团合编,成立了红6军团。当时并没有建立军团领导机关,暂时由红17师首长统一指挥。17师师长肖克,政委蔡会文, (后)陈洪时,参谋长谭家述,(后)李达。1934年8月12日,正式成立军团领导机关。1935年红6军团又划归红2方面军建制。
1932年2月,成立了湘赣军区总指挥部。这时,谭思聪牺牲,由王震继任独立第1师政治委员。根据中革军委指示,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8军。由独立第1师师部暂时代理军部。由李天柱代理军长,由王震代理军政治委员,参谋长李达,政治部主任李朴,供给部部长许仁光。下辖独立第1师和第3师。1932年6月,湘赣军区以茶陵地方武装为主,组成了红军新独立第1师。师长谭家述, (后)杨茂,政治委员曾毅之,(后)谢国喻,政治部主任谭牛山,(后)袁任远。同年秋,由冯达飞代理红8军军长,由陈韶继任军政治部主任。
9月,中革军委派肖克、蔡会文到湘赣革命根据地工作。10月初,正式成立了红8军军部,由肖克担任军长,由蔡会文兼任红8军政治委员,参谋长杨茂,政治部主任王震。下辖三个师:将原独立第1师改称第22师。师长李天柱,(后)谭家述,政治委员王震(兼),下辖第64、65、66团;将新独立第1师改编为第23师。师长杨茂,(后)叶长庚,政治委员彭辉铭,(后)袁任远。下辖第67、68、69团;将原独立第3师改称第24师。师长弋勇,政治委员胡楚父。下辖第70、71、72团。全军4000余人。1933年春,由王震代理军政治委员,由袁任远担任政治部主任。
1933年6,根据中革军委命令,红8军缩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17师,并与湘鄂赣革命根据地调来的第18师第52团合编,成立了红6军团。当时并没有建立军团领导机关,暂时由红17师首长统一指挥。17师师长肖克,政委蔡会文, (后)陈洪时,参谋长谭家述,(后)李达。1934年8月12日,正式成立军团领导机关。1935年红6军团又划归红2方面军建制。
今日更新
-
同日 宁夏军管会成立
[2020-12-07]
-
9月26日 青海人民军政委员会成立
[2020-12-07]
-
9月25日 陶峙岳、包尔汉等率军政人员起义
[2020-12-07]
-
同日 国民党旗舰“长治”号起义
[2020-12-07]
-
同日 漳厦战役
[2020-12-07]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