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评论

五四时期进步期刊。1919年6月8日创刊于上海。周刊。戴季陶、沈玄庐主编。标榜社会主义,提倡工人运动,介绍世界革命运动和中国劳动运动情况,主张“用温和的社会思想来指导社会上的多数人”;但客观上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920年6月6日出至第五十三期后...

第一野战军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主力之一。1947年3月根据中共中央军委指示,晋绥军区的两个纵队、陕甘宁晋绥联防军的两个旅又一个团,共二万六千余人,组成西北野战兵团,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先后取得延安保卫战,青化砭、羊马河、蟠龙战役的胜利。7...

梅思平

浙江永嘉人。曾任国民党中央大学、中央政治学校教授,江宁县长.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低调俱乐部。1938年11月奉汪精卫命,与高宗武去上海,与日本帝国主义代表影佐祯昭和今井武夫签署反共卖国的《日华协议记录》。1939年秋任汪伪国民党六大秘书长,被选为常务委员,...

第一流内阁

二次革命后,袁世凯为达到“以党杀党”,彻底消灭国民党势力的目的,于1913年7月特任进步党熊希龄为内阁总理。号称“第一流人才”的进步党要员梁启超、张謇、汪大燮等入阁,时称“第一流内阁”。但梁、张、汪仅任司法、农商、教育总长等闲职;掌实权的外交、内务、...

梅机关

又称“梅花堂”。日本特务机关。1939年5月,日本政府和参谋本部为扶植汪精卫建立伪政权而在上海特设。陆军少将影佐祯昭任机关长,故又称“影佐机关”。成员来自日本陆海军及外务省等部门,共四五十人。主要活动除保持与汪精卫联络外,还负责调整汪与其它汉奸如王...

战时生产局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控制工业生产的主要机构。1944年11月16日,在美国纳尔逊所率战时生产代表团协助下设立于重庆,隶国民党政府行政院。翁文灏任局长,纳尔逊任副局长,孔莱·杰克逊为顾问。下设中美联合生产委员会,主管煤炭、液体燃料和军需物资生产,分配进...

战国策派

又称“战国派”。因创办《战国策》半月刊(1940年4月至1941年7月)和重庆《大公报》《战国》副刊(1941年12月至1942年7月)而得名。以林同济、何永佶、陈铨、雷海宗等为代表。宣扬“战国时代重演论”;主张以“战争为中心”,实行“政权集中,军权统一,经济干涉”等...

第一次东征

1924年11月广东军阀陈炯明乘孙中山北上之机,在英帝国主义支持下,于广东东江自封救粤军总司令,准备进攻广州。1925年2月广东革命政府决定,以黄埔学生军为主力,有粤军、湘军、滇军、桂军参加,开始第一次东征。在彭湃领导的海陆丰农民积极配合下,至同年3月底,革命...

梅兰芳

江苏泰州人。名澜,字畹华。出身京剧世家,长期寓居北京。八岁学戏,1904年(光绪三十年)登台。擅演青衣、花旦、刀马旦,并与王瑶卿合作,将三者融为一炉,创造“花衫”行当。艺术功底深厚,文武昆乱不挡,嗓音圆润,扮相俊丽。对京剧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化...

救国入狱运动

参见“七君子事件”。...

第三种人

即“自由人”。...

响堂铺伏击战

1938年3月八路军一二九师继神头岭战斗后,为再打击邯长大道及临长公路敌之后方交通线,在东阳关与涉县间之响堂铺设伏。31日上午九时,日本侵略军汽车一百八十余辆由黎城经东阳关开往涉县,当敌进入伏击区后,我军发动猛烈攻击,经两小时激战,全歼敌掩护部队一百七十...

第三国际

即“共产国际”。...

点石斋画报

我国早期的石印画报。1884年(光绪十年) 5月8日创刊于上海。旬刊。由英商点石斋石印书局印行,故名。随《申报》附送,也单独发售。吴友如负责编绘,作画者有田子琳、金蟾香、周暮桥等。以画时事、社会新闻为主,记录了中法战争、中日战争等重大事件,亦绘制了大量宣...

救国时报

中国共产党在国外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中文报刊。1935年5月在巴黎创刊,初名《救国报》,半月刊,后改周刊。同年10月出至第十五期时被法国政府禁止。经吴玉章等力争,12月9日更名《救国时报》继续出版,初为周刊,次年1月改五日刊,后再改三日刊。以全力“拥护反日...

昭信股票

旧中国最早发行的国家公债。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春为偿付中日《马关条约》规定的第四期赔款,右中允黄思允建议仿外国公债例,发行自强股票,“筹借华款”。经户部议决,定名“昭信股票”,寓“以昭信守”之意。预定发行总额一亿两,面额分一百两、五百两、一千两三...

第三党

参见“中国农工民主党”。...

救亡日报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出版的革命报纸。1937年8月24日在上海创刊。社长郭沫若,总编辑夏衍。四开版。以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方针为主要任务,赞颂军民奋发抗战的英勇气概,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暴行。为鼓舞全国人民抗战作出了出色的贡献。同年11...

尝试集

中国第一部新诗集。胡适著。1920年出版。所录新诗,以白话入诗,句式不限长短,声调不拘平仄,用韵自由。抒发了作者当时期望改革腐败政治,在中国建立欧美式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思想感情,表现了对资产阶级个人自由和个性解放的追求。但该诗集亦留有封建思想残余和资产...

第一次国共合作

1922年6月,孙中山依靠地方军阀进行的护法斗争因广东军阀陈炯明叛变而失败。这一痛苦经历深刻教育了孙中山。8月,他离穗抵沪,苏联和中国共产党派代表与他商谈国共合作问题。中国共产党先后召开了西湖会议和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接受共产国际关于在中国实行国共合...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