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缠足会

戊戌变法时期的维新团体。1883年(光绪九年)康有为已在广东南海倡议妇女不裹足。1895年康有为等在广州发起成立“粤中不缠足会”,再次倡导妇女不缠足。此后渐向各地推广。1897年梁启超、谭嗣同、汪康年、麦孟华、康广仁等在上海设立不缠足会,规定入会者所生女子...

巨野教案

又称“曹州教案”。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德国传教士在山东曹州(今菏泽)附近各县庇护教徒欺压民众,激起公愤。是年11月,巨野乡民杀死两名德国传教士,邻近各县民众在大刀会号召下群起响应。德国以此为借口,派兵强占胶州湾,进而提出六项侵略要求。清政府迫于压力,...

无产青年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刊物。1927年11月7日在上海创刊。秘密出版。报导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地武装起义的情况,着重发挥青年在武装斗争中的作用。共出五期,1928年10月20日改名《列宁青年》继续出版。...

互助社

① 1917年10月8日恽代英在湖北武昌领导成立的进步社团。以“群策群力,自助助人”为宗旨。热心救国活动并注重个人品格修养。1918年有会员十九人。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在武汉三镇积极开展反帝爱国斗争。1920年初成立的利群书社,包容了互助社的大部分成员。② 19...

区寿年

广东罗定人。字介眉。曾在蔡廷锴部队中任连、营、团、旅长。北伐战争中参加贺胜桥、武昌、开封等战役。1931年任十九路军七十八师师长,参加淞沪抗战。1933年福建事变时,任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第一方面军第三军军长。事变失败后,离部队赴香港。抗日战争爆发...

马神甫事件

又称“西林教案”。1853年(咸丰三年)法国天主教神甫马赖,从广州非法潜入我国广西西林传教,勾结地方官绅,为所欲为,激起民愤。1856年2月新任知县张鸣凤逮捕马赖及教徒二十六人,并将马赖及其教徒二人处死。法皇拿破仑三世利用这一事件,以“保护圣教”为名,于次年...

马尾船政局

即“福州船政局”。...

马嘉理案

又称“云南事变”、“滇案”。1874年(同治十三年)英国为在中国西南扩张势力,修筑由缅甸仰光直通中国云南思茅的铁路,派军官柏郎率二百人组成的武装探路队从缅甸出发,探测至云南路线。英国驻华使馆派翻译马嘉理前往接应。1875年(光绪元年)2月,马嘉理不经中国地...

马尾海战

又称“马江海战”。中法战争中重要的海战。1884年(光绪十年) 7月,法国远东舰队在孤拔率领下,以“游历”为名驶入福建马尾军港,与中国军舰同泊一条江上。福建船政大臣何如璋和会办海疆事宜大臣张佩纶,受清政府妥协求和政策影响,不作戒备,并不准水师先行开炮。8...

马关条约

即《马关新约》,亦称《春帆楼条约》。日本强迫清政府订立的结束中日甲午战争的不平等条约。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 4月17日由清钦差头等全权大臣李鸿章与日本总理大臣伊藤博文签订于日本马关(今下关)春帆楼。共十一款。附有《另约》和《议订专条》。主要内容为:...

马氏文通

中国第一部比较全面系统的汉语语法书。马建忠撰。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出版。共十卷。分正名、实字、虚字、句读四部分。自周秦至唐代韩愈前诸家文字中选例,参照拉丁语法,辨其异同。此书虽间有以拉丁语法强解汉语之处,但第一次使古汉语的研究摆脱经学附庸地位...

马日事变

1927年5月21日武汉政府所辖第三十五军军长何键指使驻湖南长沙的第三十三团团长许克祥发动的叛变。叛军捣毁省总工会、农民协会、农讲所、特别法庭等革命组织和机关,抢夺工人纠察队和农民自卫军的武器,释放全部在押土豪劣绅,捕杀大批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和工农...

马厂誓师

1917年5月北洋政府国务总理段祺瑞被总统黎元洪免职后,暗中支持张勋复辟,企图先赶走黎元洪,解散国会,再进行“反复辟”,重握大权。7月1日,张勋拥废帝溥仪复辟。7月3日,段以反复辟为名,组织“讨逆军”,自任总司令。在天津附近马厂(今属河北青县)誓师,带兵五万余...

马歇尔

美国人。1924年任驻华武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任美国陆军参谋长,晋五星上将。1945年12月被美国总统杜鲁门委派为驻华特使。次年1月以“调停”为名,参与国共谈判,为军事三人小组成员,竭力维护国民党反动派利益。1946年8月宣布“调处”失败后回国。著有回忆录...

马鸿逵

甘肃临夏人。字少云。回族。早年入兰州陆军学校,参加同盟会。毕业后在宁夏等地任军职。1927年起,历任冯玉祥第二集团军第四路总指挥兼第七师师长,响应北伐,东出潼关。蒋冯战争时,投靠蒋介石,任第十五路军总指挥兼十一军军长。1933年任宁夏省政府主席。抗日战争...

马寅初

浙江嵊县人。早年留学美国,攻读经济学,获耶鲁、哈佛两大学的经济学博士学位。1915年回国,先后在北京大学、中山大学、重庆大学、浙江大学任教,并任北京大学经济系主任、教务长,重庆大学商学院院长。抗日战争时期,因主张抗日,反对国民党的反动政策,被监禁于军统...

马叙伦

浙江杭县(今余杭)人。字夷初,号石翁、寒香。早年在上海为报社撰稿。参加南社,并先后教学于杭州、江山、诸暨、广州。1911年(宣统三年)赴日本,加入同盟会。武昌起义后,任浙江都督府秘书。旋在上海办《大共和日报》,任总编辑。1915年起在北京大学任教。1919年积...

马相伯(1840-1939

) 江苏丹阳人,生于丹徒。原名建常,改名良,以字行 。1862年(同治元年)入上海徐家汇天主教耶稣会小修院,受“神修”训练。1870年(同治九年)获神学博士,并由教会授神甫职。1872年(同治十一年)任上海徐汇公学校长 。1876年(光绪二年)由教会调南京任编撰,因与外国教...

马建忠

江苏丹徒人。字眉叔。早年随家迁居上海,通经史,后究心西学 。1876年(光绪二年)赴法国留学,兼驻法使馆翻译,得博士学位。回国后入李鸿章幕,协办洋务,曾赴印度、朝鲜交涉外交事务。一度任轮船招商局会办、上海机器织布局总办。主张废除厘金,提高关税,振兴工商,发...

马其昶

安徽桐城人。字通伯,晚号抱润翁。曾任学部主事、京师大学堂教习。辛亥革命后历任省议员、安徽高等学堂校长、参政院参政、清史馆总纂,并曾主庐江、潜川书院讲席。尊崇桐城派,为文淡简素朴。辑有《桐城古文集略》,著有《抱润轩文集》、《毛诗学》等。...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