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封制

2019-05-28 可可诗词网-历史大事 https://www.kekeshici.com

        西晋实行的分封制是一种历史的倒退,严重地削弱了中央集权。曹魏时期,其政治制度基本上沿用了汉武帝以来的制度。虽封王侯,都是虚爵,即所谓“寄地空名,而无其实”。王侯在国内无政治和军事权力。西晋建立后,司马炎认为魏之灭亡,是由于无宗室以为藩辅之故,所以改变了曹魏的制度,恢复了封王和封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制。先后分封了同姓王二十七国,公、侯、伯、子、男500余个。所封户数占全国户数一半,并不断扩大宗室诸王的权力。开始是允许诸王自选国中长吏,继而又以户数多少把诸王分为三等,并开始置军。大国2万户,置上、中、下三军,5000人;次国万户,置上、下二军,3000人;小国5000户,置一军,1500人。以后,“更制户邑”,增加封国户数,又逐步使诸王都督各州军事,斩杀违军令者。尤其是诸王常常出镇一方,不仅掌握了封国的军政大权,而且控制了相当多的军队,实际是一方的土皇帝。西晋分封宗室的目的是为了护卫皇室,加强统治,但后来随着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诸王大都卷入了争夺中央政治权力的斗争——即八王之乱,反而削弱了中央皇权的统治,这是西晋政治和社会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从而加速了西晋的灭亡。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