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民李特起义
流民李特起义是西晋时期一次重要的农民起义。李特是巴氐人,其祖先曾居汉中,后移居略阳。西晋时,因战乱饥荒,天水、略阳、扶风、武都等6郡豪强与巴氏首领李特与各族数万户,经汉中流入四川“就谷”。大批流民入蜀,与巴蜀地主发生矛盾。西晋政府派罗尚为益州刺史,并下令流民限期还乡。广汉太守辛冉等又阴谋杀害流民领袖,抢劫流民财物。301年,李特聚集汉、氐流民7000多在绵竹袭击晋军,大获全胜,进攻成都。益州刺史罗尚派辛冉率军3万偷袭李特大营,李特埋伏了几万流民,把晋军杀得尸首遍地,李特首战告捷。罗尚贪残,危害百姓;而起义军纪律严明。当时民谣说:“李特尚可,罗尚杀我。”起义军由于得到蜀中人们支持,所以连败晋军,并攻占了成都小城。这时,起义军缺粮,李特失去警惕性,把部众分散到成都附近的地主坞堡中就食。303年,罗尚串通地主豪强,罗尚从成都出发突然袭击李特大营,各地地主武装纷纷响应晋军,李特终因寡不敌众失败,李特被杀。余部在李特弟李流、李骧率领下在304年攻入成都,罗尚潜逃,整个蜀地为起义军控制。这时,李流已病死,李特子李雄自称成都王。306年,李雄即皇帝位,国号大成,即成汉。
今日更新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2019-05-29]
-
解放大西南
[2019-05-29]
-
解放华东
[2019-05-29]
-
解放中南
[2019-05-29]
-
解放大西北
[2019-05-29]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