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以来,在地主阶级中有士族和庶族的划分,形成士族制度。士族又称世族、“势族”、“甲族”,是各地的大姓豪族。东汉时,士族已逐渐形成。曹魏的“九品中正制”保证了士族在政治上的特权地位。三国以后,士族势力不仅垄断仕途,并有合法荫客之权。高门士族世世代代担任重要官职。士族以外的地主列入庶族。庶族只能担任低级官吏。士族与庶族之间有着严格的界限,彼此间不得通婚、共坐,不穿同样的衣服,甚至不相往来。士族依靠其特殊地位,极其腐化。他们不懂“战阵之急”、“耕稼之苦”、“劳役之勤”,对于人间事务一窍不通。只知崇尚清谈,纵情声色,肆意游荡,一个个“熏衣剃面,傅粉,施朱”。到南朝,士族已丧失部分权势,庶族地主逐渐取得统治地位。梁武帝后期,庶族出身的朱异累官至中领军兼中书舍人,居权要,威震内外。北朝士族由于少数民族贵族长期掌权,势力不及南朝强大。隋朝实行科举制,取消九品中正制,进一步限制士族势力。又经隋末、唐末农民战争的打击,五代以后士族制度彻底衰落,终于退出历史舞台。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4-02-19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s://www.kekeshici.com/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lishi/zxls/199280.html,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