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仁义的名言名句大全

2024-04-05 可可诗词网-中外名言名句 https://www.kekeshici.com

        富贵不傲物,贫穷不易行,尊贤而不退不肖。此君子之大义也。
        

——《晏子春秋·问下二十四》


        以德予人者,谓之仁;以财予人者,谓之良。
        

——《管子·戒》


        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隐公元年》


        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论语·里仁》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刚、毅、木、讷近仁。
        

——《论语·子路》


        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卫灵公》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子张》


        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为也。
        

——《孟子·公孙丑上》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
        

——《孟子·告子上》


        义,天下之良宝也。
        

——《墨子·耕柱》


        万事莫贵于义。
        

——《墨子·贵义》


        十万之军无将,军必大乱。夫义,万事之将也。国之所以立者,义也;人之所以生者,亦义也。
        

——《尸子》


        草木无大小,必待春而后生。人待义而后成。
        

——《尸子》


        君子之行仁也无厌。志好之,行安之,乐言之。
        

——《荀子·非相》


        士之为人,当理不避其难,临患忘利,遗生行义,视死如归。
        

——《吕氏春秋·士节》


        与人同忧、同乐、同好、同恶者,义也。
        

——《六韬·文师》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畏罪者强仁。
        

——《礼记·表记》


        世治则以义卫身,世乱则以身卫义。
        

——《淮南子·缪称训》


        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了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
        

——《战国策·赵策三》


        百姓以德附,骨肉以仁亲,夫妇以义合,朋友以义信。
        

——[西汉]陆贾《新语·道基》


        仁者在位而仁人来,义士在朝而义士至。
        

——[西汉]陆贾《新语·思务》


        位下而义高者,虽卑必贵;位高而义下者,虽贵必穷。
        

——[西汉]贾谊《新书·大政上》


        临财苟得,见利反义。不仁而富,无名而贵,仁者不为也。(临财苟得: 在财利面前,不苟且图取;反义: 反省是否合于礼义。)
        

——[西汉]桓宽《盐铁论·地广》


        义士不欺心,仁人不害生。
        

——[西汉]刘向《说苑·谈丛》


        仁之所在,天下爱之,义之所在,天下畏之。
        

——[西汉]刘向《说苑·谈丛》


        君子非仁不立,非义不行,非艺不治,非容不庄。
        

——[东汉]徐幹《中论·艺纪》


        君子乐奋节以显义,烈士甘危躯以成仁。
        

——[三国魏]曹植《七启》


        仁义兴而四海安。
        

——[三国魏]桓范《世要论·节欲》


        仁者不以盛衰改节,义者不以存亡易心。
        

——《三国志·魏书·曹爽传》


        朝与仁义生,夕死复何求。
        

——[晋]陶渊明《咏贫士七首》


        富贵者,君子之余事;仁义者,贤达之常迹。
        

——[唐]卢照邻《对蜀父老问》


        以爱己之心爱人,则仁不可胜用矣。
        

——[宋]晁说之《晁氏客语》


        大利不换小义,况以小利坏大义乎!
        

——[明]吕坤《呻吟语·存心》


        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桂员外穷途忏悔》


        百年岁月流如矢,几度兴亡话与茶。士到危时方见义,国无净土怎为家。
        

——林伯渠《和柳亚子先生》


        按诸宁死不屈之义,儿除慷慨就死外,绝无他途可循。为天地存正气,为个人全人格,成仁取义,此正其时。
        

——何功伟《给父亲的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