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河篇

2019-05-19 可可诗词网-唐诗经典 https://www.kekeshici.com

        

宋之问


        八月凉风天气清,万里无云河汉明。昏见南楼清且浅,晓落西山纵复横。洛阳城阙天中起,长河夜夜千门里。复道连甍共蔽亏,画堂琼户特相宜。云母帐前初泛滥,水晶帘外转逶迤。倬彼昭回如练白,复出东城接南陌。南陌征人去不归,谁家今夜捣寒衣。鸳鸯机上疏萤度,乌鹊桥边一雁飞。雁飞萤度愁难歇,坐见明河渐微没。已能舒卷任浮云,不惜光辉让流月。明月可望不可亲,愿得乘槎一问津。更将织女支机石,还访成都卖卜人

        【作者小传】
        宋之问(656? —713),一名少连,字延清,汾州西河(今山西汾阳)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人。高宗上元二年(675)登进士第。武后天授元年(690)与杨炯分直习艺馆,历洛州参军,迁尚方监丞、左奉宸内供奉。中宗神龙元年(705)以谄事张易之兄弟贬为泷州参军,次年逃还。因其弟告密有功,擢授鸿胪主簿。迁户部员外郎兼修文馆直学士,转考功员外郎,知贡举,贪贿,贬越州长史,后流于钦州,先天中赐死于徙所。生平见两《唐书》本传及《唐才子传》。其诗多应制之作,尤善五律,属对精工,声韵谐美,与沈佺期齐名,并称“沈宋”,对初唐律诗之完成颇有贡献。流贬中所作写景抒情诗,语近旨远,清通圆美,开盛唐先声。原集已佚,今有明人辑《宋之问集》二卷。
        【解题】
        此诗作年不详。明河,即银河、天河。诗中写作者秋夜仰望天河所产生的感想。天河光影照射洛阳宫阙,画堂琼户特相宜;而照射到南陌,则征人不归,夜捣寒衣,形成宫廷欢和民间悲的强烈对照。最后诗人就题咏古,以传说作结,另出新意。全诗语言流畅,意境宛转,风格清新,为宋之问七古代表作。
        【注释】
        ①河汉:银河的别称。②二句意谓黄昏时在南楼望银河,觉得它很清浅;早晨它从西山落下去,觉得它原来纵(南北)的走向变成了横(东西)的走向。上句用《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篇中的“河汉清且浅”意。③二句意谓洛阳的城阙高耸半天,银河夜夜照耀着千道宫门。天中:半天,形容高峻。长河:银河。 ④二句意谓宫中的复道和连绵的屋脊有时一起遮蔽了银河的光影,以至有些地方不能照到,有所亏缺,但对广阔的厅堂和洞开的窗户则特别相称。复道:连接楼阁和楼阁之间的空中走廊,因其中还有一条地面的路,故称复道。甍(meng):屋脊。亏:缺。画堂:华丽的堂屋。琼户:镶嵌美玉的窗户。⑤二句意谓银河的光影最初照射在云母帐前,接着转而连续地斜射在水晶帘外。这是对“特相宜”的具体描写。云母:矿石名。古人以为此石为云之根,故名。可析为片,薄者透光,可作镜屏。此处即指屏风。泛滥:形容光影四布。逶迤(wei yi):延续斜射貌。⑥二句意谓明亮的银河在天空转动如一匹白绸那么洁白,它又出于东城上空接着照射到居民住处的街道。倬(zhuo)彼昭回:用《诗· 大雅· 云汉》“倬彼云汉,昭回于天”句意。倬:明亮。云汉:银河。昭:光影。回:转动。练:煮过的洁白丝织品。南陌:泛指街道或田间小路。
        ⑦捣寒衣:唐代出征战士必须自备衣物,衣服常由家人制好寄往驻地,而用练制衣,先要在石砧上用木杵捣,才能缝纫,故唐诗中写征人,常写到寄衣和捣衣。⑧二句意谓饰有鸳鸯图案的织机上只有稀疏的萤度过,乌鹊在七月七日为牛郎织女相会搭的桥边只有孤独的雁在飞。比喻征人妻子在家的孤独生活。⑨微没:指银河光影由微弱到沉没。⑩二句写天空出现浮云,随着浮云移动,银河有时舒展,有时卷起,其光辉只能让给流动的月亮了。与上文“万里无云河汉明”相对照。(11)三句写古代传说故事:《博物志》卷三记载,天河与海相通,有个住在海边的人看到年年八月都有浮槎来去,便乘槎而去,到一座城,有许多女子在纺织。问一个牵牛喝水的男子,此为何处,这人给他一块石头,说:你回去问成都卖卜人严君平就知道。后来严君平告诉他:这是织女的支机石。他才知道上次到了天河牛郎织女居住之处。槎(cha):木筏。问津:问路。津,渡口。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