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随笔(节选) [英国]吉辛
一
篱笆上悬挂着累累黑莓,使我记起老远以前的事。那时我不知怎么躲到了乡间,长途步行,中午感到有些饿。路旁的黑莓正在结果,我摘了一把吃了又吃,直到看见一间可以就餐的客店,但我却已不饿了,我已不需要再吃什么东西。当我想到这点,一种奇特的惊骇之感,一种迷惑之感油然而生。怎么!我吃了东西,吃得饱饱的,而又没有付钱,这可能吗?这是一件不平凡的事,我感到吃惊。在当时,我日夜全神贯注之事是如何赚钱谋生。有很多天,因为不敢花用袋内仅存的几个铜币,我挨着饿,我只能买廉价食品,而且就是那么几个品种。但这里大自然给我设宴,吃起来味道鲜美,而且吃得尽兴。惊异之感久留在我脑海之中,直到今天,还能记起它,并理解它。
要说明在大城市里非常贫穷意味着什么,我想没有比这个例子更好了。我很高兴自己居然活过来了。我今日能享受生活并感到满足,应归功于这段日子。这不仅由于对比的力量,也由于我比大多数的人更了解日食艰难的情况。对于普通有教养的人,不愁衣食是一件当然的事。如果问他,他也承认这种情况惬意。但丰衣足食对他不是一种了不起的欢乐之源,正如同完全强壮的人,认为身体健康算不了一回事一样。而对于我,假如能再活50年,这种生活无虞之感每天仍会一再使我不胜惊喜。我知道,也只有具有我这样经历的人,才能知道拥有维生手段所包含的一切意义。一般受过教育的人从不会孤单,不会完全孤单,不会仅有蔽体之衣,别无长物,而摆在他面前的问题是: 如何从一个不关心他死活的世界,夺取下一餐饭。现在没有这样的政治经济学学校。读过这样的课程对于这门可悲的科学(政治经济学)中一些基本名词的含义,你就不会再感到混淆不清了。
我比大多数人都更了解,我应如何感激别人的劳动。一年四季我从银行支取的钱,在某种意义上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但我知道得很清楚: 每分每厘都带有人们的血汗。但谢天谢地,此钱并非以卑鄙已极的资本主义霸道取得。我的意思只是说: 这些钱是人类劳动的成果,也许是合理的,但同样也是强迫的。看得更远些,它意味着体力苦活。粗人们的劳苦维持了我们生活的一切复杂结构。当我如此想时,我感谢人民。这是一种遥远的感谢,我过去不会有,将来也不会抱有民主狂热,这是我的思想特征,久已定性,不会变了。我憎恶富人特权(我难道不记得伦敦的那些地方吗?我站在那里,穷愁潦倒,心急如焚,眼睁睁地望着那些有钱的人熙来攘往)。但是,对于同居的地道穷人,我并不感到他们与自己是一类人。理由极为简单,我对他们知道得太清楚了。那些在优雅、舒适环境中培养自己热情的人,可以对于下层世界,终生怀着幻想。我不否认,这样对他更好。对于我,不可能有什么幻想。我了解穷人,我还知道他们的目标不是我的目标。我知道那种我几乎可以认为理想的生活(这是一种多么朴素的生活啊),对于他们来说(如果能够使之理解的话),只会感到厌倦与轻视。与他们联合以反对“上层社会”只是不正直,只是绝望。他们内心所追求的,对我来说,是枯燥无味的;而我所渴求的,他们永远不能理解。
我远不认为: 我自己的目标显示了一种可供所有的人追求的最佳理想。也许不是。我很早就知道: 基于个人的偏爱,鼓吹改革是无用的。只要理清自己的思想就够了。不要追求规划一个新的世界体系。但能以自己的观点看清问题就很有意义了。我所珍视的艰苦日子,对我帮助不小。如果我的知识只是主观的,那么,这只是关系到我自己,我决不向别人宣传。换了另一个出身与教养像我一样的人,同样的艰苦经历,在他身上可能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他也许会把自己与穷人混为一体,心中终生燃烧着最高尚的人道主义之火。我不拟多批评他。我只想说: 他用不同于我的眼光来看待一切事物,所见景象也许更宽广、更公正。但在某一方面,他又像我。如果出现了这么一个人,让我们问他一问,一定会发现他也曾经用黑莓当饭吃——并为此思考过一番。
二
夏夜降临时,我从渥斯华脱湖旁经过,落日的余晖使天空犹有余温,山脊的黑线上映射着暗红色的阳光。我的下面,展现着长长的湖泊,在暗淡无光的湖岸间,呈现着钢灰色。在深沉的寂静中,对岸马蹄奔驰声似乎就在近边,使我更加感觉到大自然正在她的圣殿里休息。我感到一阵说不出的孤寂,但又不似凄凉之感。我所热爱的土地之心似乎在我周围寂静之夜中跳动着。我抚摸着永恒的事物中我所熟悉的、慈祥的大地。我轻轻地移动脚步,好像我的脚踏上去有些不敬。路转了个弯,一阵轻微的芳香,朝我迎面吹来,是绣线菊属植物的香味。接着,我看见农家窗户里闪耀着灯光——在黑漆漆的大山边闪现的一线光。在灯光下面,湖水在沉睡着……
一条小路引着我顺着奥斯河蜿蜒而行。河西边亲切的风景向远处延伸: 有耕地与牧场,篱笆与树丛,一直伸展到天空与那文静的山丘。相接之处,河水在生长着雏菊的两岸之间,在灰蓝色的柳林之间,缓慢地、静静地流过。前面是圣尼奥斯小市镇。在全英国再没有比这更单纯的农村风景,在全世界也没有比这更美的农村风光了。牛群在丰盛的草地上哞哞地叫着。这里,我可以在完全的宁静中游荡和梦想,而白云则在天空飘过,倒影映在水中……
我在南丘散步。山谷里,太阳分外炎热,但有清风徐来,使人头脑清醒,心情舒畅。脚踩在柔软的小草上有一种不倦的轻快之感,我感到可以一直走下去,甚至走到那白云投下飞影的辽远的地方。在我下面很远的地方,是夏天的海: 平静、沉默,它那老是变化的绿色、蓝色,以远处明亮的午潮轻雾为界变得模糊不清了。陆上伸展着广阔和起伏不平的山丘,上有羊群点缀。前面有萨色克的森林和耕地,它的颜色,就像上面的青天,但色彩更深。前面不远的可爱的洼地上,有一座几乎隐没在树林之中的茅屋,棕色的屋顶上缀着金色的藓苔。我看得到那低矮的教堂塔尖,与附近的小墓地;同时听到,在高高的天空,有一只百灵鸟在歌唱。它飞回鸟巢中,它那欣喜的歌声洋溢着幸福,我可以想象这歌声有一半是对于英国的爱……
天几乎黑了,我一定已经在火光映照的书桌上执笔写作了一刻钟之久。这种火光在我看来仿佛是夏日的阳光。白雪仍在下着。我看见白雪在逐渐模糊消失的天空闪着幽光。明天在我的花园中会有厚厚的积雪,也许会有好几天,但当它融化时,它会留下雪滴莲。在白雪覆盖保暖的大地下,藏红花也正在等待开放。
时间就是金钱——这种最庸俗的格言是任何时代、任何民族都知道的,把它倒转过来,你又可以得到一个宝贵的真理——金钱就是时间。在这个浓雾迷目的阴暗上午,当我来到书房看到灿烂的火光在剥剥地响与闪闪地跳,我想到了这个真理。如果我贫穷到不能发火取暖,享受这点令人快慰的火光,这一整天该会多么不同啊!由于缺乏能使我心境和谐的必要特质上的舒适条件,我这一生不是损失了很多天、很多天吗?金钱就是时间。我用钱买得了许多时间,供我快乐地使用,否则,无论从哪一个意义上说,它们都不会是我的。不,那样会使我成为它们的悲惨奴隶。金钱就是时间,感谢上帝,这种买卖需钱很少。而大有钱的人,与钱不够用的人一样糟糕,不能真正用金钱去买到它。我们整个一生除了购买时间,或企图购买时间,还作了些什么事呢?不过我们大多数人都是一手抓时间,而另一只手却在浪费时间。
黑暗的日子快要结束,不久,春天就要来临了。我将走到户外的田野中,摔掉最近经常烦扰我炉边生活的泄气和恐惧的思想。对我来说,以自我为中心乃是一种美德。从各方面来看,我但求自我满足,比为天下担忧更有意义。世界使我惧怕,而受惊的人是不宜于干任何事的。我只知道一种方法,可以使我成为一个积极公民,来承担一份有益于人民的工作——在一个小村镇作一个教师,教育半打可爱的学童,使他们为喜爱学习而用功读书。我敢说,这是我可以做得到的。然而,不行,因为我必须要在年轻时具有老年时期的思想,排除一切不切实际的野心,不受达不到的理想干扰。我现在这样的生活,比我劳动一生中的任何时候,都无愧于我的国家,比大多数被人称誉为爱国主义而奔忙的人更为无愧。
我并不认为我的生活可作为任何人的楷模,我说的是,这种生活对我有好处,迄今为止,也有利于世界。在平静满足中生活肯定是个好公民。如果你能做更多的事,那就做吧,祝你成功!我知道我是一个例外,我发现医治自己忧郁思想的良好解毒剂就是在自己想象中展现这些人: 他们的思想与环境都完全不同于我,他们带着高兴与希望,精力充沛,献身于摆在他们面前的平凡工作。无论人们想起今日的世界人们干的大都是蠢事与卑鄙的事,内心如何忧伤失望,但要记住: 多少聪明的人,正在英勇地生活着,他们能看到任何地方的好事善举,他们不为不祥预兆而悲观沮丧,全力以赴做着他们应该做的工作。在每块国土上,都有这样一些为数不少的兄弟般的人们,不分种族与信仰,他们的确名符其实地构成了人类家族。他们的信仰只有一个: 崇拜理智与正义。究竟未来世界是属于他们,或是属于会说话的人猿,无人敢说。但他们生活着,劳动着,捍卫着那神圣希望的火光。
在我自己的国家,我胆敢设想这样的人比以前少了吗?有些人我是认识的,他们使我确信: 这样的人远近都有很多。他们心地高尚,坚韧不拔,仁慈慷慨,头脑清醒,目光敏锐,对于顺境与逆境,都能用同样的精神加以对待。我看到英国真正的儿子,他们的精力与美德,尚未受到损害。在他的血液里流着高尚的本能,蔑视卑鄙。他不让自己说话不算数,他宁愿放弃自己所有的一切,而不肯以卑鄙、吝啬而获利。他节约俭用的只是些不必要的言词。他是一个忠诚至死的朋友,对于要求他的爱的人,他总是温存对待,诚恳严肃,和蔼可亲;表面上似乎“不以苦乐为意”,内心对于他认为神圣的事业却极为热忱。他憎恶混乱与无聊的喧哗,他不去那群众拥挤的地方;他对于已经做过的事,绝不自夸,对他想做的事,从不轻诺;当愚钝的喊声很高,明智的意见受到压制,他便远离;当别人骚动破坏时,他满足于手边的平凡的工作,从事于建设和巩固。他总是充满着希望,认为对自己的国家绝望,是一种罪恶。“不,现在不好,将来不一定也不好。”①无论遭到什么样的厄运与谗言②,他心中都记着古代英国人的榜样,在任何威胁下,都勇往直前。而且像他们一样,如果必要,他也能站着等待,认为这也是尽自己的职责。
我急不可耐地等待春光的来临。最近晚上睡觉时把百叶窗帘也拉开来了,以便醒时能看到天空。今天早晨,旭日将升时我便醒来了。周围空气是宁静的,西方天空显现出微微的红光,告诉我: 东方天空定会有美好的景色。看不见云块,眼前是闪光的一弯半月向着地平线落去。
前景很好,早餐后,我不能再在炉边坐着。的确,火并不是非有不可的了。太阳拉我外出,整个早晨,我都在那些潮湿的小道上下走着。大地的芳香,使我心情舒畅。
回家途中,我看到今年初生的白屈莱。
这样,年岁又已周而复始了。多么快啊,唉,多么快啊!自从上个春天以来,难道又是整整12个月了吗?因为我对于生活是那样的感到满足,生活便故意要从我身边溜掉,好像吝于给我幸福吗?过去,一年到头劳苦与焦虑,所期待的事,总是不能如意。时间显得漫长。更早一些的时候,那孩提时代的一年,似乎更是长得无休无止。熟悉了生活,时间便过得快些了,像在孩提时一样,当每天都是朝着未知的世界前进,都在积累经验,日子便显得长了。当回顾一下学过的那些东西时,刚过去一周,就显得已是辽远的了。而未来的一周,特别是那预告会有一些欢乐事情的一周,更是总在远远的地方姗姗来迟。过了中年,人们学的就很少了,期望的也很少;今天和昨天相像,和要来的明天,也差不多。只有身心遭受折磨,才能觉察到那不易察觉的钟点在无谓地拉长。这一天你尽情享受,看吧,它便缩成了片刻。
我可能有希望再活很多年月,不过即使我知道自己剩下的时间不到一年了,也不会有怨言。当我在这个世界上过得不自在时,死将是难受的,因为我虚度了年华,一无成就可言,这种结局似乎太突然了,太无意义了。现在,我的生命是圆满的了。它以童年时代天生无所思虑的幸福开始,它将以成熟心灵的理性宁静而告终。有多少次,当我经过长时间的劳动,将一篇文章写完,搁笔时,我总是欣慰地叹息一声;这个作品虽然充满着缺点,但是,我已认真地工作了,已尽我的时间、精力以及自己天赋之可能完成了它。但愿我生命的最后一点钟也是这样度过的。但愿回顾时,自己的一生就像一件已经恰当完成的长期工作——就像一篇自传,虽然充满着缺点,但这是尽我的能力好好写出来的——但愿当我说出“完结了”这个字时,心中只有满足,没有别的想法,以这种心情欢迎那继之而来的安息。
(郑翼棠 译)
注释:
① 引自霍拉斯的诗。
② “无论遭到什么样的厄运与谗言”见弥尔顿《失乐园》。
【赏析】
提起乔治·吉辛的作品,评论家的评价是: 他的小说尽管好,但准不能使他进入第一流作家的行列,而《四季随笔》却可以使他跻身于最好作家之列。正如他自己所预料的那样,“在我的其他无益作品随着我的无益生命逝去时,这作品多半还会留存”。事实则证明,《四季随笔》不仅在世界文学史上广为流传,至今仍为众多爱书之人的枕边书。
这本随笔集英文名为《亨利·赖伊克罗夫特杂记》,依吉辛在序言中对本书基本结构所作的说明译作“四季随笔”。吉辛序言中称,亨利·赖伊克罗夫特是他的好友,此人以卖文度日,生活极其穷困。50岁时得到一笔遗产,使他终于摆脱了劳累的生活,迁居于埃克塞特乡下,从此远离尘嚣,钟情文字,在宁静诗意的生活中度过了晚年。他死后,由吉辛将他在埃克塞特生活时期写下的杂记整理成为文集。其实,亨利·赖伊克罗夫特并无其人,作者对此人的描述皆为杜撰。《四季随笔》是一本托名的自传体日记,吉辛借这个虚拟人物来叙述自身的生活经验,剖析自己的内心世界。作者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对文学名著的爱好与追求,对大自然与恬静生活的向往,在书中均有充分的反映。本书分为春、夏、秋、冬四个部分,文笔优美,行文流畅,是英国散文随笔的精品。
本文是《四季随笔》的节选,文中陶醉于湖光山色的田园归隐者的所思所想、所感所言,深深地震颤着每一位细心读者的灵敏神经。作者将那种归隐山林的惬意和神思感悟的哲理,自然地交融在四季的时空变化之中: 那篱笆上累累的黑莓是大自然的设宴,是冷漠的尘世社会难以想象的慷慨馈赠;那夏季傍晚落日余晖中的寂静,是大自然创造的、抚慰人们心灵的圣殿;那清泉蜿蜒、鸟语花香的乡村,是灵魂得以自由翱翔的梦境……四时变化,斗转星移,面对万物荣枯的伟大轮回,面对大自然的博大无私,渺小的人类得以抛下“生活的泄气和恐惧的思想”,获得前所未有的“自我满足”。也许这种生活并非是适用于所有人的范本,但是,它给心灵带来的无上宁静又何尝不令人羡慕、向往!作者坦言,这种“以自我为中心”、返璞归真、超然物外的宁静生活,“比我劳动一生中的任何时候,都无愧于我的国家,比大多数被人称誉为爱国主义而奔忙的人更为无愧”。“在平静满足中生活肯定是个好公民。”
然而,作者沉醉山水之时并没有忘记对现实的反思。当西方社会在摆脱传统、迈向现代的道路上渐行渐远,一方面现代文明使物质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而另一方面,这种成就却没有带给人们所预期的幸福生活,相反,伴随而来的是个体的自由与行动意义的丧失。尤其是那些长期生活在大城市的人们,为贫穷与生活压力所迫,“全神贯注之事是如何赚钱谋生”,以至于终生劳累奔波,无法享受生活的乐趣。吉辛认为,“时间就是金钱——这种最庸俗的格言是任何时代、任何民族都知道的,把它倒转过来,你又可以得到一个宝贵的真理——金钱就是时间”。 正是因为忘记了金钱就是时间,忘记了用金钱购买时间供自己幸福舒适地生活,反而沦为金钱的奴隶。庸庸碌碌的人们感到时间黯淡乏味,漫长无聊,是因为一年到头的劳苦与焦虑使身心疲惫;而如果真正放下心灵的包袱去感受生活,则又会感到童年时代天生无忧的幸福,时间便变得充实而短暂,“缩成了片刻” 。
怎样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做出选择,怎样在人生重压下保持个体的独立自由,吉辛通过赖伊克罗夫特从喧哗都市到归隐山林、独善其身的生活,给出了答案。也许这并不是每个人的理想归宿,但在那娓娓道来、凝于山水的字里行间,这一理想生活却被演绎得无比动人。那些对自由、独立的渴望与追求,一直闪烁着纯真和智慧的光芒,在现代纷乱的社会中显得弥足珍贵。
《四季随笔》是吉辛在他一生中最幸福也是最后的时光写下的。他一生经历了两次失败的婚姻,曾为救助他人而偷窃获罪入狱。他终生以卖文为生,长期生活在贫困与忧患之中。直到晚年,他和一位颇有文学修养的女子结合,才过了一段短暂的幸福生活,《四季随笔》便是此时成就的精品之作。这本书出版不久,吉辛的身体便日渐衰弱,在46岁时黯然谢世。吉辛虚拟的自我是一个胸怀自然的人,相信他也愿意把这本书奉献给那些接近自然的灵魂——那些不受人间喧嚣、名利纷争影响的灵魂。就像他曾经说过的:“人们的心灵,如果一劳永逸弃绝一种不现实的希望,心境便会越来越安宁,从而得到补偿。”
(袁 薇)
-
美洲,请不要熄灭你的明灯 [智利]聂鲁达
[2018-10-27]
-
城市人的生活 [智利]聂鲁达
[2018-10-27]
-
我们伟大的兄弟马雅可夫斯基① [智利]聂鲁达
[2018-10-27]
-
论人缘 [英国]布洛克
[2018-10-27]
-
偷听谈话的妙趣 [英国]吉尔伯特·海厄特
[2018-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