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需要 [罗马尼亚]斯特内斯库

2018-10-21 可可诗词网-外国散文 https://www.kekeshici.com

我完全赞同阿拉贡最近接受《快报》记者采访时发表的见解: 我们这个时代只有借助长篇小说才能表现出来。使我震动的倒不是他的论断里所流露出的对某种文学体裁的执著,而是他公开承认艺术的作用并视艺术为不可缺少之需要的勇气。

与人类其他许多精神活动直接的和完全的功利主义相比,艺术以它固有的最普遍的方式来体现它的功利主义。艺术不仅仅是为了余暇时间而创作的,表现自由是它鲜明的特性。但这从来不是指个人在其与社会的关系中的自由,而是指人类在其与自身生存的关系中的自由。事实上,优秀的艺术不是自为的个人的表现,而是处在与集体关系中的个人的表现。历史是从人类意识萌生以来整个生存的记载,艺术却从希望的观点展示尚未发生的未来的历史。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美的观念是一个深刻的道德观念。同样,我们也可以认为美学的领域是伦理领域的升华。

把美的观念视为无实用性的观念,这是再错误不过的。没有无实用性的美,——首先是因为美和美的观念本身即是一种交流活动。艺术交流的深刻的民主性无疑来源于艺术的“实用性”。从本质上来说,科学不仅要求专业知识和特殊的术语,而且它的效用几乎是直接的——创造具体的物质财富,艺术却创造精神产品,从自身排除了单纯的权宜性,能够在一种语言的动词所承认的一切时间里发挥交流作用。

对于我来说,诗是艺术的引力场,而且恕我斗胆地说,诗尽管有成千上万种形式,但归根结底是一般认识——不仅限于艺术——的引力场。没有诗,我们就不能生活。各国人民的民族文化证明了这个带有必然性的事实,因为民族文化归根结底体现了各国人民的特殊性以及全球的精神交流。几千年前尼罗河上一只划桨的船可以给予我们关于当时航海科学的观念,但一座金字塔向我们说明的不仅是一个民族的价值,而且是整个人类的心灵的价值以及超出时间和空间的永恒的精神交流的价值。

但是,诗的需要不仅是超出时间和空间的,而且也是直接的。人与其他任何事物不相同的特殊差异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特殊差异,亦即写出来的或者没有写出来的诗,是人的任何活动的组成部分,成为而且应该成为一切人的财富,社会和民族的财富。

随着诗作为一种现象深入每个人的心灵,上述情况就越发清楚。社会给予群众的余暇时间越多,蕴藏在每个人心中的诗就越是渴望得到表现。

诗不仅仅是艺术;它是生活本身,是生活的灵魂本身。诗首先借助艺术来表达,但又不仅只借助艺术。将诗仅仅理解成艺术,这贬低了诗的概念。它不是有人所说的生存的方式,而是生存的基本组成因素。

我曾对友人说过,真正的诗人不是作家。写作的艺术和作家的概念包括小说家、戏剧家和评论家。真正的诗人不是作家,却又是作家。

如果说小说家可以虚构,画家可以有幻觉,那么诗人只有当他也是小说家时才虚构,只有当他也是画家时才有幻觉。真正的诗人不虚构;他表现人们心灵中的诗,从人们心灵中发现诗,与人们心灵中的诗同命运、共呼吸。只有这样,诗人才受到人们的信赖,才具有影响。

我们不能虚构感情。我们只能发现和表达感情——爱与憎,并使这样的感情贴近自己的心或者加以摈弃。

对诗的创作活动,应该进行十分细致的解释和理解。它主要是建立在诗的创作者命运的基础上的,但也与诗本身的社会命运相关。可以说,诗人实际上是他的人民、他的国家的财产,而不属于他自己。美之所以成为美,并非因为大自然的美能通过自身表现出来,而是因为诗——存在于人的心灵里并由诗人表达出来的诗。

说得轻松一点,可以认为,诗——包括诗人和其他一切——是精神食粮,如果精神有牙齿和肠胃的话。说得严肃一点,可以断言,没有诗,人就形同乌有。

(陆象淦 译)

【赏析】

本篇诗论选自作家的散文集《微风》。由于在诗歌创作中的成就和多年的积累,作家对于诗歌理论有着独特的理解。这篇散文分别从艺术的功能、特性,诗歌存在的意义、特点和创作方法等各方面对作家艺术理念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并提出了自己的诗歌理论。

在斯特内斯库看来,艺术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这种作用不是科学所创造的那种物质财富,而是精神产品,是人类对自由的表达,对未来的期望。作家认为,在各种艺术表现形式中,诗无疑是最根本的一种,是“引力场”,是生活本身,是生活的灵魂,是生存的基本组成因素。诗歌的重要意义在于心灵的表达。一个真正的诗人所创作的诗是表现心灵、发现心灵的作品。就文学的发展过程来看,诗歌是最早期出现的文学形式,而且历久弥新,焕发出越来越强大的生命力。这也正是由于诗歌本身具有超越时间、空间的能力,能够真正让人与人的心灵直接沟通。

作者认为,“我们不能虚构感情。我们只能发现和表达感情”,这是对诗歌最基本的也是最高的要求。小说允许并需要虚构,画家也需要有幻觉,然而真正的诗是不允许虚构的。因为诗人必须从人们的心灵中发现诗,客观地表达诗,与人们心灵中的诗同呼吸共命运,才能真正引起读者的共鸣,产生只有诗歌才能产生的感染力。诗歌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在这里得到了强调,这种真实是基于人类心灵的真实,这种客观是诗人在发现心灵存在时的表达。真实的感情是一部好作品、一篇好文章的前提,更是一篇真正的诗歌所应该具备的素质,只有具备了真情实感,作品才能够打动人、感染人,才能具有心灵交流的意义。

对于诗歌的创作活动,作者主张要综合考虑诗人的个人因素和社会大背景,因为诗歌本身不仅是建立在它的创作者的命运之上,也建立在诗歌本身所处的社会命运之上。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生活经历和价值取向,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影响到他本人的创作,影响到诗歌的命运。所以说诗人是属于整个社会、国家和人民的,而不仅仅属于他自己。因此,将存在于人的心灵里的诗敏锐地发现和自由地表达出来,是整个时代赋予诗人的使命。

《艺术的需要》可以看作是斯特内斯库的诗歌理论宣言。“我们不能虚构感情,只能发现和表达感情”已经成为他对于诗歌创作的经典论述。在这样的理论指导下,他为读者留下了大量的饱含真情实感的诗作,也为我们理解作者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一把钥匙。

(王 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