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本师”
章太炎先生已经故世多年了。偶然翻检他的文章,读到一篇《谢本师》,虽然我自己并没有 “为人师表” ,只因近来听到一些老专家、老教师的议论,心有所涉,不免来饶舌几句。
章太炎从二十三岁起读书于西湖诂经精舍,在德清俞曲园门下学习,前后七年。俞曲园着有《春在堂全集》五百卷,其中关于朴学的有《群经平议》、《诸子平议》、《古书疑义举例》等书。他的治学方法多本高邮王氏,所以当时人往往将这三部书和王念孙、引之父子的着作比较,认为《群经平议》不及《经义述闻》 (王引之),《诸子平议》可以和《读书杂志》 (王念孙)抗衡,《古书疑义举例》则超过了《经传释词》 (王引之),舆论推崇,可见一斑。俞曲园的淹博和精审,使章太炎受益不少,后者也一直念念不忘。太炎年轻时具有民族思想,热情爱国,游历台湾回来,反对帝制,倡言革命。有一次,他去晋谒老师,曲园对他大为不满,呵责甚严,说他主张革命是不忠,远离父母之邦是不孝,不忠不孝,这就算不得是人类,“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太炎在俞门执弟子礼,一向非常恭敬,只有这一回不让步。他抗辩说: “弟子以治经侍先生,今之经学,渊原在顾宁人。顾公为此,正欲使人推寻国性,识汉虏之别耳,岂以刘殷、崔浩期后生也?”这些话都记在《谢本师》这篇文章里。
章太炎后来设帐主讲,列名门墙的人很多。当“五四”前后新旧思想激烈冲突的时候,他的弟子中也有人如法炮制,来了一篇《谢本师》,算是精神决裂;后来这位写过《谢本师》的章门弟子,又为他自己的学生——第三代所“谢”,不得不宣告“破门”。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来,这一点本来不足为奇。但自然也还得看“谢”的是什么,凭什么“谢”,因为这究竟不是形式上的循环。
平心而论,章太炎在朴学上的造诣,是超过了俞曲园的,然而饮水思源,他始终没有忘记俞曲园的教导;他之所以“谢本师”,是因为自己要革命,而俞曲园却反对他革命。从师弟关系上说,前者的确有应该被“谢”的缺点,后者也的确有非“谢”不可的苦衷。“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爱吾师”是为了“爱真理”,“爱真理”也正所以“爱吾师”。这样的师弟关系,我想应该为今天的老专家、老教师们所首肯。然而太炎先生是厚道的,他后来写《俞先生传》,对这点就略而不谈。
弟子比老师更好,后辈比前辈进步,这个现象值得欢迎,决不至于动摇老师爱护弟子、后辈尊敬前辈的原则。由于弟子在某些地方超过了本人,因而悻悻然宣告“破门”,天下似乎不会有如此糊涂的老师;反过来,但愿天下的弟子个个都能超越老师,使老师觉得“后生可畏”——一种带着欣悦的“畏”。畏其果真有作为,有成就,而不是为了别的什么。那就对了。
章太炎的“谢本师”并非一件大事情,然而或者可以从中悟出一点师弟关系、青老关系的道理来。作者“所言者小”,而读者“所见者大”,这就是我执笔时一点微末的希望。
赏析 这篇杂文引用了一个故实: 章太炎从师俞樾(曲园)学习朴学,受益不浅,他深爱自己的老师。后来由于他投身革命,把斗争的锋芒直指封建皇帝,却受到俞樾的严厉斥责。章太炎“爱吾师,尤爱真理”,不顾师生的情谊,大义凛然地写了《谢本师》一文,公开宣布与俞樾断绝师生关系。作者通过这个历史故事讲怎样对待师弟关系、青老关系的道理,是切中时弊,很有教育意义的。
谈古论今是本文的主要特点。古是今的一面镜子,正如郭沫若所说: “今事的历程” 才是“重现古的线索” ( 《豕蹄·序》)。由于杂文说理不以逻辑推理见长,而以形象说理取胜,所以,杂文作者往往谈古论今,借助“古的线索”,来表达他对“今事历程”的感受和见解。这篇杂文即是如此。作者在文章开头就说:读了章太炎的《谢本师》,“只因近来听到一些老专家、老教师的议论,心有所涉,不免饶舌几句”。可见作者有感于当时社会上在师弟关系、青老关系的种种弊病,读了章太炎的《谢本师》,借题发挥,阐述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既入笔自然,有很强的针对性; 又说理形象,发人深思。
谈古论今,谈古是手段,目的在于论今。作者广征博引,说明了章太炎从师、“谢本师”的经过,以及他被弟子所“谢”的情况,不是为读者介绍这方面的知识,而是由此生发议论,阐明自己的观点。从弟子方面说,章太炎要革命,却遭到俞樾的反对,老师“的确有被‘谢’ 的缺点”,弟子“也的确有非 ‘谢’ 不可的苦衷”,从而得出“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的结论。从老师的方面说,老师应该欢迎弟子比老师好,后辈超过前辈,使老师觉得“后生可畏”,这种“畏”只能是“畏其果真有作为,有成就,而不是为了别的什么”,这才是老师对待弟子的正确原则。由此见出谈古是论今的依据,论今是谈古的结果,二者相辅相成,和谐统一,精辟地阐明了师弟关系、青老关系的道理,同时也使得全篇文章杂而不散,结构相当紧凑。
章太炎从二十三岁起读书于西湖诂经精舍,在德清俞曲园门下学习,前后七年。俞曲园着有《春在堂全集》五百卷,其中关于朴学的有《群经平议》、《诸子平议》、《古书疑义举例》等书。他的治学方法多本高邮王氏,所以当时人往往将这三部书和王念孙、引之父子的着作比较,认为《群经平议》不及《经义述闻》 (王引之),《诸子平议》可以和《读书杂志》 (王念孙)抗衡,《古书疑义举例》则超过了《经传释词》 (王引之),舆论推崇,可见一斑。俞曲园的淹博和精审,使章太炎受益不少,后者也一直念念不忘。太炎年轻时具有民族思想,热情爱国,游历台湾回来,反对帝制,倡言革命。有一次,他去晋谒老师,曲园对他大为不满,呵责甚严,说他主张革命是不忠,远离父母之邦是不孝,不忠不孝,这就算不得是人类,“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太炎在俞门执弟子礼,一向非常恭敬,只有这一回不让步。他抗辩说: “弟子以治经侍先生,今之经学,渊原在顾宁人。顾公为此,正欲使人推寻国性,识汉虏之别耳,岂以刘殷、崔浩期后生也?”这些话都记在《谢本师》这篇文章里。
章太炎后来设帐主讲,列名门墙的人很多。当“五四”前后新旧思想激烈冲突的时候,他的弟子中也有人如法炮制,来了一篇《谢本师》,算是精神决裂;后来这位写过《谢本师》的章门弟子,又为他自己的学生——第三代所“谢”,不得不宣告“破门”。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来,这一点本来不足为奇。但自然也还得看“谢”的是什么,凭什么“谢”,因为这究竟不是形式上的循环。
平心而论,章太炎在朴学上的造诣,是超过了俞曲园的,然而饮水思源,他始终没有忘记俞曲园的教导;他之所以“谢本师”,是因为自己要革命,而俞曲园却反对他革命。从师弟关系上说,前者的确有应该被“谢”的缺点,后者也的确有非“谢”不可的苦衷。“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爱吾师”是为了“爱真理”,“爱真理”也正所以“爱吾师”。这样的师弟关系,我想应该为今天的老专家、老教师们所首肯。然而太炎先生是厚道的,他后来写《俞先生传》,对这点就略而不谈。
弟子比老师更好,后辈比前辈进步,这个现象值得欢迎,决不至于动摇老师爱护弟子、后辈尊敬前辈的原则。由于弟子在某些地方超过了本人,因而悻悻然宣告“破门”,天下似乎不会有如此糊涂的老师;反过来,但愿天下的弟子个个都能超越老师,使老师觉得“后生可畏”——一种带着欣悦的“畏”。畏其果真有作为,有成就,而不是为了别的什么。那就对了。
章太炎的“谢本师”并非一件大事情,然而或者可以从中悟出一点师弟关系、青老关系的道理来。作者“所言者小”,而读者“所见者大”,这就是我执笔时一点微末的希望。
(1980年人民日报出版社《长短录》)
赏析 这篇杂文引用了一个故实: 章太炎从师俞樾(曲园)学习朴学,受益不浅,他深爱自己的老师。后来由于他投身革命,把斗争的锋芒直指封建皇帝,却受到俞樾的严厉斥责。章太炎“爱吾师,尤爱真理”,不顾师生的情谊,大义凛然地写了《谢本师》一文,公开宣布与俞樾断绝师生关系。作者通过这个历史故事讲怎样对待师弟关系、青老关系的道理,是切中时弊,很有教育意义的。
谈古论今是本文的主要特点。古是今的一面镜子,正如郭沫若所说: “今事的历程” 才是“重现古的线索” ( 《豕蹄·序》)。由于杂文说理不以逻辑推理见长,而以形象说理取胜,所以,杂文作者往往谈古论今,借助“古的线索”,来表达他对“今事历程”的感受和见解。这篇杂文即是如此。作者在文章开头就说:读了章太炎的《谢本师》,“只因近来听到一些老专家、老教师的议论,心有所涉,不免饶舌几句”。可见作者有感于当时社会上在师弟关系、青老关系的种种弊病,读了章太炎的《谢本师》,借题发挥,阐述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既入笔自然,有很强的针对性; 又说理形象,发人深思。
谈古论今,谈古是手段,目的在于论今。作者广征博引,说明了章太炎从师、“谢本师”的经过,以及他被弟子所“谢”的情况,不是为读者介绍这方面的知识,而是由此生发议论,阐明自己的观点。从弟子方面说,章太炎要革命,却遭到俞樾的反对,老师“的确有被‘谢’ 的缺点”,弟子“也的确有非 ‘谢’ 不可的苦衷”,从而得出“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的结论。从老师的方面说,老师应该欢迎弟子比老师好,后辈超过前辈,使老师觉得“后生可畏”,这种“畏”只能是“畏其果真有作为,有成就,而不是为了别的什么”,这才是老师对待弟子的正确原则。由此见出谈古是论今的依据,论今是谈古的结果,二者相辅相成,和谐统一,精辟地阐明了师弟关系、青老关系的道理,同时也使得全篇文章杂而不散,结构相当紧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