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途杂感

2023-09-03 可可诗词网-杂文鉴赏 https://www.kekeshici.com

        


        飓风夹着雨丝,象山间的猛虎,蓦然扑在身上,心板扣紧了,而呼吸也颇有些压遏,低下头走,靠垂下的发丝作抵挡风雨的屏拦,并且下步也加足了劲道,虽然没有一颗迎着暴风雨歌唱的海燕的心,但从暴力下产生为生存的抵抗,不让风涛卷了去,倒是真切的事。
        但,慢慢的走,自己虽不是“才子”,也颇有些而 “触景生情”,因而想起一个寓言(当然免不了神话的色彩):
        太阳和风都是宇宙中的大亨,有一次,他们闲着无事,争论各自的威力。粗鲁的风恰巧看见一个穿大衣的人,他想,这倒是我竞赛得胜的机会,于是向太阳说:
        “好了,别大家夸耀了,现在不妨试验自己的威力,如果谁使得那人的大衣离开他的身上便谁胜!”因为风以为凭他的狂吼一定可以把大衣吹掉。
        太阳却柔和地,当然也怪阴险地笑着答应,于是竞赛开始:风狂吼,那人的大衣却卷得更紧,而太阳一展他暖和的光线,那人因为热把大衣脱下了——结果,太阳得了胜利。
        寓言是寓言,还是人们造出来的,这位作者“寓”的意思,也不过是“王道”胜于霸道,而柔能胜刚而已。
        中国的皇帝们,大约都懂得这一套,当征服于一个异族的时候,起先,虽时有反叛,可是聪明的皇帝却很会干这一手: 当了奴隶的人们使他们不知道自己是奴隶,而认为在皇帝“陛下” “服务”是“荣幸之至的”。
        这也好象太阳的脱衣术一样——但抽去被奴役的人们反抗的精髓,是比太阳更高一手的呢!
        


        也是因风想起的:
        风的暴威也不过及于不牢的市招,和墙砖木石,使琵缩的人更其瑟缩。但为了活,瑟缩不下去激起抗拒也常有的事,而于一个战士,则在暴风雨中更可以作锻炼自己的体魄的场合。
        鲁迅先生说: “中国各处是壁,然而无形,象‘鬼打墙’一般,使你随时能‘碰’。能打这墙的,能碰而不感到痛苦的,是胜利者。”
        鲁迅先生所指的“壁”是那伪君子,旧礼教,封建,所构成然而是无形的“壁”,当然,有所感慨——但,现在中国这种无形的“鬼打墙”虽有,然而新“壁”的构成也不是可否认的事。
        “众志成城”,已有古谚,虽然千万的人,却是一颗心——万里长城只能算古迹而失了防御的作用了。在中国各处都有无形的而坚韧的墙——任何暴淫的风也吹不倒的。
        风便只能“惠及”不牢的木、石、墙、砖……一切根基不牢的东西。

        

(1941年9月10日《文苑月刊》创刊号)


        赏析 这篇杂文运用寓言、比喻、象征等手法,暗示性地表达了作者对于敌伪统治下的社会生活的感受。
        文章的标题用“风途”二字,具有象征意义:在敌伪统治下的黑暗社会中生活,如同在飓风中行路一样地使人感到压抑和艰难。文章分两节抒发了作者在这种压抑而艰难的生活中产生的感想。
        第一节的开始从描绘在飓风中行走的真切感受生发开去,表明:暴力只能激发起人们为生存而抗争。文章接着用一个太阳和风比赛威力的寓言说明: 凡侵略者,都好用“王道”的骗术来麻痹被奴役者,以扼杀他们的反抗精神,这是比太阳的只剥去一层衣服更为毒辣阴险的手段。在这一节,文章用愤怒的声调层层深入地揭露了敌伪统治的黑暗和险恶。
        文章在第二节改用昂扬的音调,抒发了反抗侵略与压迫的无所畏惧的信心。这一节一开始就表明: “风”的暴力只能威吓那些胆小的人,却不能奈何于一个战士; 何况,胆小的人在活不下去时也会起来反抗的。接着,文章引用了鲁迅的话加以发挥。在鲁迅生活的时代,反动势力所构成的无形的“壁”还很坚硬,人民的力量也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但是现在,在抗日斗争中已经铸成了一条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新“壁”,这是“任何暴淫的风也吹不倒的。”于是,风便只能向一些弱者示威了。
        这篇杂文采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变幻多姿地展开议论,内涵深刻,读来生动有趣,给人以启示和鼓舞。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