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

2024-04-09 可可诗词网-杂文鉴赏 https://www.kekeshici.com

        我们这班圆颅趾方的动物应当怎样分类呢?若使照颜色来分做黄种、黑种、白种、红种等等,那的确是难免于肤浅。若使打开族谱,分做什么Aryan,Semitic等等,也是不彻底的,因为五万年前本一家。再加上人们对于他国女子的倾倒,常常为着要得到异乡情调,宁其冒许多麻烦,娶个和自己语言文字以及头发眼睛的颜色绝不相同的女人,所以世界上的人们早已打成一片,无法来根据皮肤颜色和人类系统来分类了。德国讽刺家Saphir说: “天下人可以分做两种——有钱的人们和没有钱的人们。”这真是个好办法!但是他接着说道:“然而,没有钱的人们不能算做人——他们不是魔鬼——可怜的魔鬼,就是天使,有耐心的,安于贫穷的天使。”所以这位出语伤人的滑稽家的分类法也就根本推翻了。CharlesLamb说: “照我们能建设的最好的理论,人类是两种人构成的,‘向人借钱的人们’同 ‘借钱给人的人们’。”可是他真是太乐观了,他忘记了天下尚有一大堆毫无心肝的那班洁身自好的君子。他们怕人们向他们借钱,于是先立定主意永不向人们借钱,这样子人们也不好意思来启齿了:也许他们怕自己会向人们借钱,弄到亏空,于是先下个决心不借钱给别人,这样子自断自己借钱的路,当然会节俭了,总之,他们的心被钱压硬了,再也发不出同情的或豪放的跳动。钱虽然是万能,在这方面却不能做个良好的分类工具。我们只好向人们精神方面去找个分类标准。
        夸大狂是人们的一种本性,个个人都喜欢用他自命特别具有的性质来做分类的标准。基督教徒认为世人只可以分做基督教徒和异教徒; 道学家觉得人们最大的区别是名教中人和名教罪人; 爱国主义者相信天下人可以黑白分明地归于爱国者和卖国贼这两类; “锺情自在我辈” 的名士心里只把人们斫成两部分,一面是餐风饮露的名士,一面是令人作呕的俗物。这种唯我独尊的分类法完全出自主观,因为要把自己说的光荣些,就随便竖起一面纸糊的大旗,又糊好一面小旗偷偷地插在对面,于是乎拿起号角,向天下人宣布道这是世上的真正局面,一切芸芸苍生不是这边的好汉,就是那面的喽罗,自己就飞扬跋扈地站在大旗下傻笑着。这已经是够下流了。但是若使没有别的结果,只不过令人冷笑,那倒也是无妨的; 最可怕的却是站在大旗下的人们总觉得自己是正宗,是配得站在世界上做人的,对面那班小鬼都是魔道,应该退出世界舞台的。因此认为自己该享到许多特权,那班敌人是该排斥、压迫、毁灭的。所以基督教徒就在中古时代演出教会审判那幕惨凄的悲剧; 道学家几千年来在中国把人们弄得这么奄奄一息,毫无“异端”的精神; 爱国主义者吃了野心家的迷醉剂,推波助澜地做成欧战; 而名士们一向是靠欺骗奸滑为生,一面骂俗物,一面做俗物的寄生虫,养成中国历来文人只图小便宜的习气。这几个招牌变成他们的符咒,借此横行天下,发泄人类残酷的兽性。我们绝不能再拿这类招牌来惹祸了。
        在上帝创造世界之后,宇宙是黑漆一团的,而世界的末日也一定是归于原始的黑暗,所以这个宇宙不过是两个黑暗中间的一星火花。但是这个世界仍然是充满了黑暗,黑暗可说是人生核心; 人生的态度也就是在乎怎样去处理这个黑暗。然而,世上有许多人根本不能认识黑暗,他们对于人生是绝无态度的,只有对于世人通常姿态的一种出于本能的模仿而已; 他们没有尝到人生的本质,黑暗,所以他们是始终没有看清人生的,永远是影子般浮沉世上。他们的哀乐都比别人轻,他们生活的内容也浅陋得很,他们真可说虽生之日犹死之年。可是,他们占了世人的大部分,这也是几千年来天下所以如是纷纷的原因之一。
        他们并非完全过着天鹅绒的生活,他们也遇过人生的坎坷,或者终身在人生的白子里面被人磨春着,但是他们不能了解什么叫做黑暗。天下有许多只会感到苦痛,而绝不知悲哀的人们。当苦难压住他们时候,他们本能地发出哀号,正如被打的猫狗那么嚷着一样。苦难一走开,他们又恢复日常无意识的生活状态了,一张折做两半的纸还没有那么容易失掉那折痕。有时甚至当苦痛还继续着时候,他们已经因为和苦痛相熟,而变麻木了。过去是立刻忘记了,将来是他们所不会推测的,现在的深刻意义又是他们所无法明白的,所以他们免不了莫明其妙的过日子。悲哀当然是没有的,但是也失丢了生命,充实的生命。他们没有高举生命之杯,痛饮一番,他们只是尝一尝杯缘的酒痕。有时在极悲哀的环境里,他们会如日常地白痴地笑着,但是他们也不晓得什么是人生最快意的时候。他们始终没有走到生命里面去,只是生命向前的一个无聊的过客。他们在世上空尝了许多无谓的苦痛同比苦痛更无谓的微温快乐,他们其实不懂得生命是怎么一回事。真是深负上天好生之德。
        有人以为志行高洁的理想主义者应当不知道世上一切龌龊的事体,应当不懂得世上有黑暗这个东西。这是再错不过的见解。只有深知黑暗的人们才会热烈地赞美光明。没有饿过的人不大晓得食饱的快乐,没有经过性的苦闷的小孩子很难了解性生活的意义。奥古斯丁、托尔斯泰都是走遍世上污秽的地方,才产生了后来一尘不沾的洁白情绪。不觉得黑暗的可怕,也就看不见光明的价值了。孙悟空没有在八卦炉中烧了四十九天,也无从得到那对洞观万物的火眼金睛了。所以天下最贞洁高尚的女性是娼妓。她们的一生埋在黑暗里面,但是有时谁也没有她们那么恋着光明。她们受尽人们的揶揄,历遍人间凄凉的情境,尝到一切辛酸的味道,若使她们的心还卓然自立,那么这颗心一定是满着同情和怜悯。她们抓到黑暗的核心,知道侮辱她们的人们也是受这个黑暗残杀着,她们怎么不会满心都是怜悯呢。当De Quincey流落伦敦,徬徨无依的时候,街上下等的娼妓是他惟一的朋友,最纯洁的朋友。当朵斯妥夫斯基的《罪与罚 》里主要人物Raskonikov为着杀了人,万种情绪交哄胸中时候,妓女Sonia是惟一能够安慰他的人,和他同跪在床前念圣经,劝他自首。只有濯污泥者才能够纤尘不染。从黑暗里看到光明的人正同新罗曼主义者一样,他们受过写实主义的洗礼,认出人们心苗里的 罗 曼根源,这才是真真的罗曼主义。在这个糊涂世界里,我们非是先一笔勾销,再重新一一估定价值过不可,否则囫囵吞枣地随便加以可否,是猪八戒吃人参果的办法。没有夜,那里有晨曦的光荣。正是风雨如晦时候,鸡鸣不已才会那么有意义,那么有内容。不知黑暗,心地柔和的人们象未锻炼过的生铁,绝不能成光芒十丈的利剑。
        但是了解黑暗也不是容易的事,想知道黑暗的人最少总得有个光明的心地。生来就盲目的,绝对不知道光明和黑暗的分别,因此也可说不能了解黑暗了。说到这里,我们很可以应用柏拉图的穴居人的比喻。他们老住在穴中,从来没有看到阳光,也不觉得自己是在阴森森的窟里。当他们才走出来的时候,他们羞光,一受到光明的洗礼,反头晕目眩起来,这是可以解说历来人们对于新时代的恐怖,总是恋着旧时代的骸骨,因为那是和人们平常麻木的心境相宜的。但是当他们已惯于阳光了,他们一回去,就立刻深觉得窟里的黑暗凄惨。人世的黑暗也正和这个窟穴一样,你必定瞧到了光明,才能晓得那是多么可怕的。诗人们所以觉得世界特别可悲伤的,也是出于他们天天都浴在洁白的阳光里。而绝不能了解人世光明方面的无聊小说家是无法了解黑暗,虽然他们拼命写许多所谓黑幕小说。这类小说专讲怎样去利用人世的黑暗,却没有说到黑暗的本质。他们说的是技术,最可鄙的技术,并没有尝到人世黑暗的悲哀。所以他们除开刻板的几句世俗道德家的话外,绝无同情之可言。不晓得悲哀的人怎么会有同情呢?“人心险诈”这个黑暗是值得细味的,至于人心怎样子险诈,以及我们在世上该用那种险诈手段才能达到目的,这些无聊的世故是不值得探讨的。然而那班所谓深知黑暗的人们却只知道玩弄这些小技,完全没有看到黑暗的真意义了。俄国文学家Dostoiefsky、Gogol、Chekhov等才配得上说是知道黑暗的人。他们也都是光明的歌颂者。当我们还无法来结实地来把人们分类时候,就将世人分做知道黑暗的和不知道黑暗的,也未始不是个好办法罢!最少我这十几年来在世网里挣扎着的时候对于人们总是用这点来分类,而且觉得这个标准可以指示出他们许多其它的性质。

        

(1934年开明书店版《泪与笑》)


        注释 ①Aryan——雅利安人,史前时期居住在伊朗和印度北部的一个氏族。Semitic——闪米特人。②Charles Lamb——查尔斯·兰姆,英国文学评论家、散文家。③Raskonikov——拉斯科里尼科夫,Sonia——索尼娅,均为小说《罪与罚》中的人物。④Dostoiefsky——陀斯安耶夫斯基。Gogol——果戈理。Chekhov——契珂夫。
        赏析 生命伊始,美好与丑恶便咬噬在一起,难解难分。随着生命的进化,人们有着越来越多的对光明前景的向往。然而那丑恶,如同作者所说的“黑暗”,也时刻在逼人们就范。光明与黑暗、文明与愚昧的种种冲突,构成了一部人类的发展史。作者以富有哲理的语言揭示了在光明与黑暗之中挣扎的人们的心灵,并以无限的感慨,陈述了他对“黑暗”的深刻见解。他向往着美好的光明,正因为他深深地体味了黑暗的折磨与摧残。作者的这种悲天悯人的愁肠和一片赤子之心,深深地撼动着每个读者的灵魂。
        作者把人分成“知道黑暗的和不知道黑暗的”两类,并以此为依据,站在人类本性的高度,对黑暗进行层层深入,由表及里的剖析。光明与黑暗只对于人类才有意义,在这二者之间,人类衍生出种种世相: 有濯污泥而不染的真罗曼主义者,他们体味黑暗的可怖,因而全身心地追求着美好的光明; 有“站在大旗下” 自命“正宗”的黑暗的制造者,使世界出现了一幕幕凄惨的悲剧; 还有不知黑暗为何物的人们,因为他们从来没想到过光明,其最大特性便是对世界的麻木。他们无爱无恨,“对人生是绝无态度的,只有对于世人通常态度的一种出于本能的模仿而已。”而正是这种人占了人类的大多数。作者通过以上的分析,表达了对真罗曼主义者的崇敬,表达了对黑暗制造者的憎恨,也表达了对不知黑暗与光明的人的悲哀。从中我们不难体会到作者的一片深情,不难体会到作者对自己理想世界的苦苦追求。
        世界纷杂,人类便在这纷杂当中繁衍生息。生命的意义全在于对光明与美好的追求,无论为此付出怎样的代价。而也有人“生来就是盲目的,绝对不知道光明和黑暗的分别”。他们“始终没有走到生命里面去,只是生命向前的一个无聊的过客”。这些人做着黑暗的顺民,帮助着黑暗的执行。我们完全有理由责备他们的麻木,同时更有责任唤醒他们——这人类的大多数,共同去创造和追求美好与光明。不管作者身心受到黑暗怎样的压迫,他始终保持着一片真情和纯净的理想,并以此为动力和目标,在进行艰苦的富有意义的努力。
        这篇文章情真意切,拳拳之心当不难察。既有无情的批判、揭露,也有善意的嘲讽和无限的同情。文章虽未具体点出黑暗与光明的指向,却如苦口良药,渐入人心。此外,作者作为一名优秀的散文家,始终注重语言的流畅,优美,及表达的充分和完善。文章内容丰富,意味深长,带给读者以无尽的遐思和深刻的启迪。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