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

        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返则生,不返则死。
        

《素问·调经论》


        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
        

《灵枢·刺节真邪》


        仆击、偏枯……肥贵人则膏梁之疾也。
        

《素问·通评虚实论》


        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
        

《素问·生气通天论》


        春脉如弦,……其气来实而强,此谓太过,……太过则令人善忘(王冰:忘,当为怒字),忽忽眩冒而巅疾也。
        

《素问·玉机真脏论》


        【评】《内经》已指出中风的发生与体质、饮食、精神刺激、烦劳过度有密切关系。其病变部位在头。
        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
        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搏,邪在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㖞僻不遂。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
        

汉·张仲景《金匮要略·卷上·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


        【评】上述文献指出了中风病的病因及脉证。自此,中风病始有专论。中医认为“风、劳、鼓、噎”为内科四大证,中风病是最常见的病证之一。
        中风之证,卒然晕倒,昏不知人,或痰涎壅盛,咽喉作声,或口眼 斜,手足瘫痪,或半身不遂,或舌强不语。
        

明·戴元礼《证治要诀·诸中门》


        中风者,非外来风邪,乃本气自病也。凡人年逾四旬,气衰之际,或因忧喜忿怒,伤其气者,多有此疾。壮岁之时无有也,若肥盛则间有之,亦是形盛气衰而如此。
        因于风者,真中风也。因于火、因于气、因于湿者,类中风,而非中风也。……辨之为风,则从昔人以治。辨之为火、气、湿,则从三子以治,如此庶乎析理明而用法当矣。
        

明·王履《医经溯洄集·中风辨》


        非风一证,即时人所谓中风证也。此证多见卒倒,卒倒多由昏愦,本皆内伤积损颓败而然,原非外感风寒所致。
        ……
        人于中年之后,多有此证,其衰可知。经云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正以阴虚为言也。
        非风麻木不仁等证,因其血气不至,所以不知痛痒,盖气虚则麻,血虚则木,麻木不已则偏枯痿废,渐至日增。
        

明·张介宾《景岳全书》卷一一《杂证谟·非风》


        盖中脏者病在里,多滞九窍。……中腑者病在表多著四肢,其症半身不遂,手足不随,痰涎壅盛,气喘如雷,然目犹能视,口犹能言,二便不秘,邪之中犹浅。
        

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卷一二《中风源流》


        不治诸证:发直吐沫,摇头上撺,鱼口气粗,直视,眼小目瞪,喉声如锯,面赤如妆,汗出如珠,循衣摸床,神昏不语,头面手足爪甲青黑,大吐大泻,吐血下血,其脉坚急躁疾短涩者,皆不治。
        

清·张璐《张氏医通》卷一《中风门》


        今叶氏发明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变动。肝为风脏,因精血衰耗,水不涵木,木少滋荣,故肝阳偏亢,内风时起,治以滋液熄风,濡养营络,补阴潜阳。……或风阳上僭 ,痰火阻窍,神识不清,则有至宝丹芳香宣窍,或辛凉清上痰火。……至于审证之法,有身体缓纵不收,耳聋目瞀,口开眼合,撒手遗尿,失音鼾睡,此本实先拔,阴阳枢纽不交,与暴脱无异,并非外中之风,乃纯虚证也。故先生急用大剂参附以回阳,恐纯刚难受,必佐阴药,以挽回万一。若肢体拘挛,半身不遂,口眼㖞斜,舌强言蹇,二便不爽,此本体先虚,风阳夹痰火壅塞,以致营卫不和,治法急则先用开关,继则益气养血,佐以消痰清火,宣通经隧之药,气充血盈,脉络通利,则病可痊愈。
        

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卷一《中风·华岫桉》


        【评】上述文献指出,明、清以降对中风病的认识日趋完善,认识到肝阳化风、气血并逆直冲犯脑是主要发病机理,形成了较完整的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4-05-06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s://www.kekeshici.com/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shicidiangu/ciyu/226938.html,转载请保留。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