蝼蛄疖即鳝拱头,其因有二,胎中受毒者小而悠远,生后受毒者大而易愈,但其内有衣膜故愈而复发,未溃时用绀珠膏贴之,脓熟者针之,插三品一条于孔内化尽内膜,自不再发。又有不肿而不收口者,必风袭之也,用败铜散搽之兼戒口味。择吉日,须午时于北房门槛前侧卧,耳前有穴名蝼蛄穴,用麦粒大艾于穴上灸之,只一壮即愈。
蝼蛄疖即鳝拱头,势小势大各有由,胎毒坚小多衣摸,暑热形大功易收。
注:此证多生小儿头上,俗名貉,未破如曲蟮拱头,破后似蝼蛄串穴,有因胎中受毒者,其疮肿势虽小,而根则坚硬。溃破虽出脓水,而坚硬不退,疮口收敛,越时复发,本毒未罢,他处又生,甚属缠绵难敛。宜用三品一条,插于孔内,化尽坚硬衣膜,换撤生肌散,贴玉红膏以收敛之不致再发也。亦有暑热成毒者,大如梅李,相联三五枚,溃破脓出,其口不敛,日久头皮串空,亦如蝼蛄串穴之状。宜贴绀珠膏,拔尽脓毒,将所串之空皮剪通,使无藏脓之处。用米泔水日洗一次,干撒生肌散,贴万应膏甚效。有因疮口开张,日久风邪袭入,以致疮口周围作痒,抓破津水,相延成片,形类黄水疮者,宜用败铜散搽之,忌鱼腥发物。
【评】蝼蛄疖,俗名蟮拱头,多生于小儿头部,若无恰当治疗,迁延日久,缠绵难敛。这里对本病辨证治疗的方法,较为实用。
分享到:
清·祁坤《外科大成》卷三
蝼蛄疖即鳝拱头,势小势大各有由,胎毒坚小多衣摸,暑热形大功易收。
注:此证多生小儿头上,俗名貉,未破如曲蟮拱头,破后似蝼蛄串穴,有因胎中受毒者,其疮肿势虽小,而根则坚硬。溃破虽出脓水,而坚硬不退,疮口收敛,越时复发,本毒未罢,他处又生,甚属缠绵难敛。宜用三品一条,插于孔内,化尽坚硬衣膜,换撤生肌散,贴玉红膏以收敛之不致再发也。亦有暑热成毒者,大如梅李,相联三五枚,溃破脓出,其口不敛,日久头皮串空,亦如蝼蛄串穴之状。宜贴绀珠膏,拔尽脓毒,将所串之空皮剪通,使无藏脓之处。用米泔水日洗一次,干撒生肌散,贴万应膏甚效。有因疮口开张,日久风邪袭入,以致疮口周围作痒,抓破津水,相延成片,形类黄水疮者,宜用败铜散搽之,忌鱼腥发物。
清·吴谦《医宗金鉴》卷六三
【评】蝼蛄疖,俗名蟮拱头,多生于小儿头部,若无恰当治疗,迁延日久,缠绵难敛。这里对本病辨证治疗的方法,较为实用。
发布时间:2024-10-10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s://www.kekeshici.com/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shicidiangu/ciyu/226974.html,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