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暴之疾,须速灸疗。一日之间,止忌一时是也。千金云:痈疽丁肿,喉痹客忤尤为急。凡作汤药,不可避凶日。觉病须臾,即宜便治。又曰:凡人卒暴得风,或中时气。凡百所苦,须急救疗。
【评】灸法也能救治暴发性疾病,这点对现代灸疗的研究提供了线索。
艾炷若大,复灸多,其人永无心力。如头上灸多,令人失精神。臂脚灸多,令人血脉枯渴,四支细而无力。既失精神,又加于细,即令人短寿。
下经云,凡著艾得疮发,所患即差。不得疮发,其疾不愈。
【评】说明瘢痕灸法对顽固性疾病是有一定疗效。然而王氏所论灸疮化脓与否确是关键。
气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络满经虚,灸阴刺阳;经满络虚,刺阴灸阳。陷下则灸之。针所不为,灸之所宜。阴阳皆虚,火自当之。经陷下者,火则当之。经络坚紧,火所治之。
【评】此条所述的“温灸法”原则,正被现代医家所采用。
大抵不可刺者,宜灸之。一则沉寒痼冷。二则无脉,知阳绝也。三则腹皮急而阳陷也。舍此三者,余皆不可灸。盖恐致逆也。
灸病必先候脉辨症,脉得数实,症见躁烦,口干咽痛,面赤火盛,新得汗后以及阴虚内热等症,俱不宜灸臂脚穴。灸多脱人真气,令人血脉枯竭,四肢削瘦无力。人有病,欲灸足三里者必年三十以上,方许灸之。恐年少火盛伤目。故凡灸足三里者,以足三里能下火气也。阴晦、大风、雷雨,并人神所在忌日,皆不宜灸。然有病当急遽之时又宜权变。
灸者温暖经络,宣通气血,使逆者得顺,滞者得行,诚前圣之妙用而惠人于无穷也。且有风寒卒中,危在须臾,用药有所不及,灸得其要,立可回生。医家取效见功莫过于此者。夫灸取于火,以火胜热而至速,体柔而用刚,能消阴翳,走而不守,善入脏腑。取艾之辛香作炷能通十二经,入三阴,理气血,以治百病,效如反掌。学者不可不知也。
【评】充分肯定灸法的疗效,应当提倡应用它治疗虚寒性疾病,体现作者良苦用心。
分享到:
宋·王执中《针灸资生经》卷二
【评】灸法也能救治暴发性疾病,这点对现代灸疗的研究提供了线索。
艾炷若大,复灸多,其人永无心力。如头上灸多,令人失精神。臂脚灸多,令人血脉枯渴,四支细而无力。既失精神,又加于细,即令人短寿。
宋·王执中《针灸资生经》卷二
下经云,凡著艾得疮发,所患即差。不得疮发,其疾不愈。
宋·王执中《针灸资生经》卷二
【评】说明瘢痕灸法对顽固性疾病是有一定疗效。然而王氏所论灸疮化脓与否确是关键。
气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络满经虚,灸阴刺阳;经满络虚,刺阴灸阳。陷下则灸之。针所不为,灸之所宜。阴阳皆虚,火自当之。经陷下者,火则当之。经络坚紧,火所治之。
明·高武《针灸素难要旨》
【评】此条所述的“温灸法”原则,正被现代医家所采用。
大抵不可刺者,宜灸之。一则沉寒痼冷。二则无脉,知阳绝也。三则腹皮急而阳陷也。舍此三者,余皆不可灸。盖恐致逆也。
明·汪机《针灸问对》卷之下
灸病必先候脉辨症,脉得数实,症见躁烦,口干咽痛,面赤火盛,新得汗后以及阴虚内热等症,俱不宜灸臂脚穴。灸多脱人真气,令人血脉枯竭,四肢削瘦无力。人有病,欲灸足三里者必年三十以上,方许灸之。恐年少火盛伤目。故凡灸足三里者,以足三里能下火气也。阴晦、大风、雷雨,并人神所在忌日,皆不宜灸。然有病当急遽之时又宜权变。
清·吴亦鼎《神灸经纶》卷一
灸者温暖经络,宣通气血,使逆者得顺,滞者得行,诚前圣之妙用而惠人于无穷也。且有风寒卒中,危在须臾,用药有所不及,灸得其要,立可回生。医家取效见功莫过于此者。夫灸取于火,以火胜热而至速,体柔而用刚,能消阴翳,走而不守,善入脏腑。取艾之辛香作炷能通十二经,入三阴,理气血,以治百病,效如反掌。学者不可不知也。
清·吴亦鼎《神灸经纶》卷一
【评】充分肯定灸法的疗效,应当提倡应用它治疗虚寒性疾病,体现作者良苦用心。
发布时间:2019-07-17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s://www.kekeshici.com/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shicidiangu/ciyu/227042.html,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