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形影
宋词典故·答形影
【出典】 晋·陶潜《陶渊明集》卷二《形影神》诗《序》:“贵贱贤愚,莫不营营以惜生,斯甚惑焉。故极陈形影之苦,言神辨自然以释之。好事君子,共取其心焉。”其一《形赠影》:“天地长不没,山川无改时。草木得常理,霜露荣悴之。谓人最灵智,独复不如兹!适见在世中,奄去靡归期。……我无腾化术,必尔不复疑。”其二《影答形》:“存生不可言,卫生每苦拙。诚愿游崑华,邈然兹道绝。……身没名亦尽,念之五情热。”其三《神释》:“与君虽异物,生而相依附。结托善恶同,安得不相语!三皇大圣人,今复在何处?彭祖爱永年,欲留不得住。老少同一死,贤愚无复数。……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释义】 晋义熙九年(413),四十九岁的陶渊明针对当时国内佛教徒宣扬“形尽神不灭”的宗教迷信论调,运用老庄玄学的自然观,作《形影神》诗三首,用形象化的描写批驳了佛家违反自然的学说,表达了形存神存、形谢神灭、灵魂随身体的死亡而死亡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例句】 叹高卧北窗,闲过五十,无说答形影。(刘辰翁《摸鱼儿·和韵》3248)作者像陶渊明一样高卧北窗,并已到了陶渊明写《形影神》诗的五十岁之龄,却对人生妙谛没有得出像渊明“答形影”那样的通脱理论,所以在此表示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