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典】 《韩非子》卷七《说林上》:“孟孙猎得麑,使秦西巴持之归,其母随之而啼,秦西巴弗忍而与之,孟孙归,至而求麑,答曰:‘余弗忍而与其母。’孟孙大怒,逐之,居三月,复召以为其子傅,其御曰:‘曩将罪之,今召以为子傅何也?’孟孙曰:‘夫不忍麑,又且忍吾子乎?’”
【释义】 战国时秦西巴出于不忍,放掉鲁大夫孟孙猎获的小鹿。孟孙识秦西巴心善,将他聘为儿子的教师。后世用作选用仁人的典故。
【例句】 ①吾闻中山相,乃属放麑翁。(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其四890)这里用秦西巴放麑事(将鲁大夫孟孙误为中山相),反衬上文所咏乐羊食子的残忍,寄托作者对时事的感慨。②我欲拣其养,放麑者是谁。(孟郊《子庆诗》4264)这里说将为儿子选择一个仁慈的教师。
分享到:
【释义】 战国时秦西巴出于不忍,放掉鲁大夫孟孙猎获的小鹿。孟孙识秦西巴心善,将他聘为儿子的教师。后世用作选用仁人的典故。
【例句】 ①吾闻中山相,乃属放麑翁。(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其四890)这里用秦西巴放麑事(将鲁大夫孟孙误为中山相),反衬上文所咏乐羊食子的残忍,寄托作者对时事的感慨。②我欲拣其养,放麑者是谁。(孟郊《子庆诗》4264)这里说将为儿子选择一个仁慈的教师。
发布时间:2024-06-17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s://www.kekeshici.com/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shicidiangu/tsdg/202414.html,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