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典】 晋·虞喜《安天论》:“俗传月中仙人桂树,今视其初生,仙见人之足,渐已成形,桂树后生。”(据《初学记》卷一引)。
【释义】 古代传说月中有桂树,后世用作咏月的典故。
【例句】 ①月中桂子落,天香云外飘。(宋之问《灵隐寺》653)这里借本典表现灵隐寺桂树之美。②初惊桂子从天落,稍误芦花带雪平。(戎昱《中秋夜登楼望月寄人》3024)这里以“桂子”喻指月光。③映水金波动,衔山桂树生。 (张南史《和崔中丞中秋月》3357)这里用月中有桂树的传说切咏月。④江长梅笛怨,天远桂轮孤。(武元衡《奉酬淮南中书相公见寄》3565)这里以“桂轮”代指月亮。⑤桂华临洛浦,如挹李膺仙。 (羊士谔《郡中玩月寄江南李少尹虞部孟员外三首》其二3700)这里以“桂华”代指月亮。⑥自从孤馆深锁窗,桂花九度圆还缺。(李贺《有所思》4440)这里以“桂花”代指月亮。⑦桂树枝犹小,仙人影未成。(李群玉《初月二首》其一6585)这里以月中人桂之形影未成,表明是初月。⑧眙子细视,睛瞳桂枝劖。 (贾岛《玩月》6619)这里借月有桂树的传说,夸张描绘张目望月的情景。⑨或向岩间坐,旋瞻见桂轮。(拾得《诗》9107)这里以桂轮作为月亮的代称。⑩桂魄吟来满,蒲团坐得凹。(归仁《酬沈先辈卷》9293)这里以“桂魄”作为月亮的代称,谓在吟诗中不觉度过了时日。
分享到:
【释义】 古代传说月中有桂树,后世用作咏月的典故。
【例句】 ①月中桂子落,天香云外飘。(宋之问《灵隐寺》653)这里借本典表现灵隐寺桂树之美。②初惊桂子从天落,稍误芦花带雪平。(戎昱《中秋夜登楼望月寄人》3024)这里以“桂子”喻指月光。③映水金波动,衔山桂树生。 (张南史《和崔中丞中秋月》3357)这里用月中有桂树的传说切咏月。④江长梅笛怨,天远桂轮孤。(武元衡《奉酬淮南中书相公见寄》3565)这里以“桂轮”代指月亮。⑤桂华临洛浦,如挹李膺仙。 (羊士谔《郡中玩月寄江南李少尹虞部孟员外三首》其二3700)这里以“桂华”代指月亮。⑥自从孤馆深锁窗,桂花九度圆还缺。(李贺《有所思》4440)这里以“桂花”代指月亮。⑦桂树枝犹小,仙人影未成。(李群玉《初月二首》其一6585)这里以月中人桂之形影未成,表明是初月。⑧眙子细视,睛瞳桂枝劖。 (贾岛《玩月》6619)这里借月有桂树的传说,夸张描绘张目望月的情景。⑨或向岩间坐,旋瞻见桂轮。(拾得《诗》9107)这里以桂轮作为月亮的代称。⑩桂魄吟来满,蒲团坐得凹。(归仁《酬沈先辈卷》9293)这里以“桂魄”作为月亮的代称,谓在吟诗中不觉度过了时日。
发布时间:2023-07-14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s://www.kekeshici.com/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shicidiangu/tsdg/203317.html,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