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

        【出典】 见“郄诜第”条。
        【释义】 晋郄诜对策第一,自喻为桂林一枝;后因以桂枝喻指功名。
        【例句】 ①洛阳才子能几人,明年桂枝是君得。(岑参《送韩巽入都觐省便赴举》2054)这里借以表示期待韩巽中举。②直矜鹦鹉赋,不贵芳桂枝。(钱起《送李四擢第归觐省》2606)这里以“桂枝”喻指功名。③多才白华子,初擅桂枝名。(钱起《送郑巨及第后归觐》2643)这里以“桂枝名”喻指功名。④桂枝攀最久,兰省出仍初。(刘禹锡《伤韦宾客》4023)这里以“桂枝攀最久”表明韦宾客已中进士多年。⑤桂枝妄举手,萍路空劳生。(孟郊《题从叔述灵岩山壁》4220)这里以“桂枝”喻指功名。⑥君子识不浅,桂枝忧更多。(孟郊《送别崔寅亮下第》4243)这里以“桂枝”喻指功名。⑦君兼莲幕贵,我得桂枝荣。(顾非熊《行经褒城寄兴元姚从事》5787)这里的“桂枝荣”指科举考试得中。自述已中进士。⑧芬桂当年各一枝,行期未分压春期。(李商隐《及第东归次灞上欲寄同年》6184)这里以“芬桂各一枝”喻指自己与诸同年一榜中进士。⑨长乐遥听上苑钟,绿衣称庆桂香浓。(李商隐《赠孙绮新及第》6195)这里以“桂香浓”喻指孙绮及第。⑩桂树一枝当白日,芸香三代继清风。(李商隐《奉和太原公送前杨秀才戴兼招杨正守戎》6208)这里以“桂树一枝”喻指杨戴已于秀才科中第。(11)霄汉春风棣萼开,桂枝攀尽贾家才。(李群玉《送唐侍御福建省兄》6603)这里以“桂枝攀尽”表明唐侍御兄弟都已进士及第。(12)得意东归过岳阳,桂枝香惹蕊珠香。(袁皓《寄岳阳严使君》6942)这里以“桂枝香”表明自己刚刚进士及第。(13)丹桂阻丹恳,白衣成白头。(许棠《投徐端公》6968)这里以“丹桂阻”表明自己名场失意。(14)丹霄空把桂枝归,白首依前着布衣。(许棠《讲德陈情上淮南李仆射八首》其八6984)这里说自己虽然及第,但未得官,仍是一介布衣,意在求取帮助。(15)桂树既能欺贱子,杏花争肯采闲人。(李山甫《下第卧疾卢员外召游曲江》7364)这里用桂树欺喻指“下第”。(16)青桂本来无欠负,碧霄何处有因依。(李山甫《下第献所知二首》其一7374)这里借以自叹落第。(17)麻衣尽举一双手,桂树只生三两枝。(李山甫《赴举别所知》7365)这里借以表示担心难以登科。(18)鹄箭亲疏虽异的,桂花高下一般香。(李咸用《赠陈望尧》7405)这里说,只要登科,同样荣耀。(19)高情不与俗人知,耻学诸生取桂枝。(方干《献王大夫》7500)这里是称颂王氏早年不屑于竞逐科场。(20)抛掷红尘应有恨,思量仙桂也无端。(罗隐《西京崇德里居》7532)这里借以自叹功名难获。(21)丹桂无心彼此谙,二年疏懒共江潭。(罗隐《湘中赠范郧》7557)这里以无心丹桂喻指已经厌倦了对功名的追求。(22)仙桂高高似有神,貂裘敝尽取无因。(罗隐《东归》7560)这里用桂树高不可攀比喻中进士无望。(23)难将白发期公道,不觉丹枝属别人。(罗隐《东归》7560)这里用“丹枝”喻指功名。(24)还被青青桂,催君不自由。(罗隐《商於驿与于蕴玉话别》7569)这里说于氏还要忙于准备科举赴考。(25)不耕南亩田,为爱东堂桂。(罗隐《思归行》7577)这里用爱桂表示热心科举。(26)红尘偶别迷前事,丹桂相倾愧后徒。(罗隐《寄徐济进士》7588)这里说后来者纷纷中了进士,作者自愧不如。(27)当年忆见桂枝春,自此清途未四旬。(罗隐《酬寄右司李员外》7590)这里用“桂枝春”喻指李氏登科。(28)六枝仙桂最先春,萧洒高辞九陌尘。(罗隐《送蕲州裴员外》7605)这里用以称颂裴氏进士登科。(29)丹桂竟多故,白云空有情。(罗隐《南康道中》7608)这里用“丹桂多故”喻指科场屡败。(30)桂树放教遮月长,杏园终待隔年开。(卢尚卿《东归诗》7638)这里以“桂树教长”喻指当年停止科举。不爱春宫分桂树,欲叫天子枉蒲轮。(翁洮《赠方干先生》7640)这里用以称赞方干对科举功名不感兴趣。荆璞献多还得售,桂堂恩在敢轻回。(翁承赞《喜弟承检登科》8088)这里化用郄诜事,以“桂堂恩”表现承检登科,蒙受皇恩。今日桂枝平折得,几年春色并将来。(贯休《闻许棠及第因寄桂雍》9419)这里以“桂枝平折”比喻许棠及第意含称美。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9-06-29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s://www.kekeshici.com/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shicidiangu/tsdg/203318.html,转载请保留。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