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典】 《世说新语·任诞》:“襄阳罗友有大韵,少时多谓之痴,尝伺人祠,欲乞食,往太蚤,门未开。主人迎神出见,问以非时,何得在此?答曰:‘闻卿祠,欲乞一顿食耳。’遂隐门侧。至晓,得食便退,了无怍容。为人有记功,从桓宣武平蜀,按行蜀城阙观宇,内外道陌广狭,植种...
【出典】 《礼记·檀弓上》:“曾子寝疾,病,乐正子春坐于床下,曾元、曾申坐于足,童子隅坐而执烛。童子曰:‘华而睆,大夫之箦与?’子春曰:‘止。’曾子闻之,瞿然曰:‘呼?’曰:‘华而睆,大夫之箦与?’曾子曰:‘然,斯季孙之赐也,我未之能易也。元起易箦。’曾元曰:...
【出典】 《战国策》卷三十一《燕策三》:燕太子丹遣荆轲刺秦王,将别,“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
【出典】 晋·葛洪《神仙传》卷五《泰山父老》:“汉武帝东巡狩,见老翁锄于道旁,头上白光高数尺,怪而问之。老人状如五十许人,面有童子之色,肌肤光华,不与俗同。帝问:‘有何道术?’对曰:‘臣年八十五时,衰老垂死,头白齿落。遇有道者教臣绝谷。但服术饮水,并作神...
【出典】 《文...
【出典】 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三:“汉武帝凿昆明池极深,悉是灰墨,无复土。举朝不解,以问东方朔。朔曰:‘愚臣不足以知之,可试问西域人。’帝以朔不知,难以移问。至后汉明帝时,西域道人来洛阳,时有忆方朔言者,乃试以武帝时灰墨问之。道人云:‘经云:天地大劫...
【出典】 《汉书》卷六《武帝纪》:元狩三年,“发谪吏穿昆明池”。晋·臣瓒注:“《西南夷传》有越巂昆明国,有滇池,方三百里。汉使求身毒国,而为昆明所闭,今欲伐之,故作昆明池象之,以习水战,在长安西南,周回四十里。” 【释义】 汉武帝曾在长安西南挖昆明池,练...
【出典】 《汉书》卷九十九下《王莽传下》:刘秀举事后,王莽派王邑、王寻发兵四十二万,困昆阳。刘秀将兵数千,来救昆阳,于昆阳城下大败王莽军,“汉兵乘胜杀寻,昆阳中兵出并战,邑走,军乱。大风蜚瓦,雨如注水,大众崩坏号呼,虎豹股栗,士卒奔走,各还归其郡。” 【释...
【出典】 《山海经·西山经》:“昆仑之丘,是实唯帝之下都,神陆吾司之。”《穆天子传》卷二:“吉日辛酉,天子升于昆仑之丘,以观黄帝之宫。” 【释义】 昆丘即昆仑丘,亦即昆仑山,传说为天帝居住之地。后世用作咏仙境的典故;昆丘出玉,故而也用于咏玉。 【例句】...
【出典】 《尔雅·释水》:“河出昆仑虚,色白。所渠并千七百一川,色黄。” 【释义】 古人认为黄河发源于昆仑山下,后并入一千七百条小河,因以昆仑渠称黄河源头。 【例句】 君乃昆仑渠,籍乃岭头泷。(韩愈《病中赠张十八》3816)这里引张籍语,谓张籍将作者比作黄河...
【出典】 《山海经·海内西经》:“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百神之所在。”《淮南子·坠形训》:“昆仑之丘,或上倍之,是谓凉风之山,登之而不死……或上倍之,乃维上天,登之乃神,是谓太帝之居。”旧题汉·东方朔《神异经·中荒经》:“昆仑之山,有桐柱...
【出典】 见“伶伦”条。 【释义】 昆仑竹指伶伦所制之管。传说昆仑解谷产竹,黄帝乐官伶伦曾采昆仑竹制十二管以定音律。后世用作咏竹或咏乐的典故。 【例句】 律比昆仑竹,音知燥湿弦。(杜甫《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2512)这里以传说中定律的昆仑...
【出典】 见“玉石同焚”条。 【释义】 《尚书·夏书·胤征》有“火炎昆冈”语,谓火烧昆山。后世用以咏烈火。 【例句】 势异昆冈发,光疑玄圃生。(温庭皓《观山灯献徐尚书》6915)这里举“昆冈”之火以衬托山灯之盛。...
【出典】 《文...
【出典】 《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传》:“盖闻虞舜之时,游于岩郎之上,垂拱无为,而天下太平。” 【释义】 岩廊,古作岩郎,原义为高峻的廊。诗文中用以喻指庙堂和朝廷。 【例句】 ①中有古刺史,盛才冠岩廊。(杜牧《入衡州》2384)这里称美阳济才冠朝廷。②公非刺...
【出典】 见“梦傅野”条。 【释义】 见“梦傅野”条。 【例句】 凭谁借问岩前叟,曾托吾皇一梦来。(王越宾《使至灊山》8372)这里化用“梦傅野”典,以殷王武丁梦傅说比拟唐玄宗梦游灊山。...
【出典】 《史记》卷八十三《邹阳列传》:邹阳于狱中上书梁孝王曰:“臣闻明月之珠,夜光之璧,以暗投人于道路,人无不按剑相眄者。何则?无因而至前也。……故无因至前,虽出随侯之珠,夜光之璧,犹结怨而不见德。” 【释义】 汉邹阳曾说,将珍珠于暗中投向别人,会引起...
【出典】 晋·干宝《搜神记》卷二十:“哙参,养母至孝。曾有玄鹤,为弋人所射,穷而归参。参收养,疗治其疮,愈而放之。后鹤夜到门外,参执烛视之,见鹤雌雄双至,各衔明珠,以报参焉。” 【释义】 传说有玄鹤衔明珠以报救命之恩,后用作咏报恩的典故。 【例句】 黄鹤青...
【出典】 《文...
【出典】 《尚书·虞书·舜典》:“舜格于文祖,询于四岳,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唐·孔颖达疏:“明四方之目,使为己远视四方也。” 【释义】 舜即位后向四岳求教,要求群臣为己远视四方,即“明四目”。后世用作称颂君主广开视听明察下情的典故。 【例句】 ①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