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与蚓
又见一蜈蚣,盘旋蚓穴之上,蚓匿穴中,忽探首拔去蜈蚣一足。蜈蚣怒欲入穴,而穴小不能容,正彷徨旋绕,蚓复乘间拔其一足。蜈蚣益怒而无如之何,守穴口不肯去,蚓遂渐拔其足,阅一时许,则蜈蚣已无一足,身虽未死,而不能转动,横卧于地,如僵蚕焉。蚓公然出穴,噬其腹而吸食之。
【意译】
我又看到一条蜈蚣盘旋在蚯蚓洞穴的上方,蚯蚓躲藏在洞中,突然探出头咬拔掉蜈蚣一只脚。蜈蚣被激怒了,想进入洞内,但洞穴太小蜈蚣不能容身,正不知从哪里进洞而旋来绕去时,蚯蚓又乘其不备的间隙拔掉它一只脚。蜈蚣更加愤怒但又对蚯蚓无可奈何,只好守在洞口不肯离开。蚯蚓于是渐渐不停地拔去蜈蚣的脚。我察看了大约个把钟头,那蜈蚣已经没有脚了,身体虽然没有死去,但已动弹不得,横躺在地上,像一只僵死的蚕了。蚯蚓这才大胆地爬出洞,咬开蜈蚣的腹部将它吸食一饱。
【解说】
蚯蚓之吃食蜈蚣,实在是一出难得一见的好戏。看那蚯蚓的样子, 一点也没有勇士的气度,没有足,没有甲, 更没有毒刺巨螯,而且行动又十分缓慢,窝窝囊囊,常使人鄙视讨厌。而蜈蚣堪称昆虫中的山大王, 又号称“百脚”,连人见了也都要避让三分。然而居然活生生地让蚯蚓咬掉了所有的足,成了蚯蚓的美餐。要不是作者亲目所睹,很难叫人相信。然而仔细想来,蚯蚓之吃掉蜈蚣也是合乎特定之逻辑的。一是蚯蚓藏身泥中,很好地保护了自己, 避开了短处, 二是蚯蚓采用“敌驻我扰”, “敌疲我打”的游击战术, 发挥了自己所长。相反,蜈蚣虽有“百脚”,却不能进入泥洞,长不足为长;虽有毒螯, 却无从下手, 其短在明处暴露无余。相比之下, 蚯蚓是 “扬长避短”, 而蜈蚣则是“扬短避长”, 所以, 蜈蚣给蚯蚓吃掉是在理中, 虽然有悖“常情”。综观《蜘蛛与蛇》、《壁虎与蝎》和本则寓言,都阐明了以弱胜强的道理,相对而言,蜘蛛、壁虎、蚯蚓,都没有强有力的体魄和才能,是弱者,但最后都打败了强大的对手。这是它们运用智力的结果。在这里作者实在是在给柔弱的清王朝献计献策。在强大的洋枪洋炮面前,如果一味虚侨好斗,盲目开战,就是以短对长, 必败无疑; 反之, 如果采用蜘蛛、壁虎、蚯蚓们的战略、战术, 以暂时的忍让、退却、避实就虚,最终是能够战胜强敌的。只可惜,作者的这一番好心和好主意,对于昏愦衰败的清王朝来说,是不会发生多大作用的。倒是在他以前数百年的刘基看得透彻,对于“坏宅”只有推倒一法。
【相关名言】
智者顺时而谋, 愚者逆理而动。
——《庸庵笔记》
【意译】
我又看到一条蜈蚣盘旋在蚯蚓洞穴的上方,蚯蚓躲藏在洞中,突然探出头咬拔掉蜈蚣一只脚。蜈蚣被激怒了,想进入洞内,但洞穴太小蜈蚣不能容身,正不知从哪里进洞而旋来绕去时,蚯蚓又乘其不备的间隙拔掉它一只脚。蜈蚣更加愤怒但又对蚯蚓无可奈何,只好守在洞口不肯离开。蚯蚓于是渐渐不停地拔去蜈蚣的脚。我察看了大约个把钟头,那蜈蚣已经没有脚了,身体虽然没有死去,但已动弹不得,横躺在地上,像一只僵死的蚕了。蚯蚓这才大胆地爬出洞,咬开蜈蚣的腹部将它吸食一饱。
【解说】
蚯蚓之吃食蜈蚣,实在是一出难得一见的好戏。看那蚯蚓的样子, 一点也没有勇士的气度,没有足,没有甲, 更没有毒刺巨螯,而且行动又十分缓慢,窝窝囊囊,常使人鄙视讨厌。而蜈蚣堪称昆虫中的山大王, 又号称“百脚”,连人见了也都要避让三分。然而居然活生生地让蚯蚓咬掉了所有的足,成了蚯蚓的美餐。要不是作者亲目所睹,很难叫人相信。然而仔细想来,蚯蚓之吃掉蜈蚣也是合乎特定之逻辑的。一是蚯蚓藏身泥中,很好地保护了自己, 避开了短处, 二是蚯蚓采用“敌驻我扰”, “敌疲我打”的游击战术, 发挥了自己所长。相反,蜈蚣虽有“百脚”,却不能进入泥洞,长不足为长;虽有毒螯, 却无从下手, 其短在明处暴露无余。相比之下, 蚯蚓是 “扬长避短”, 而蜈蚣则是“扬短避长”, 所以, 蜈蚣给蚯蚓吃掉是在理中, 虽然有悖“常情”。综观《蜘蛛与蛇》、《壁虎与蝎》和本则寓言,都阐明了以弱胜强的道理,相对而言,蜘蛛、壁虎、蚯蚓,都没有强有力的体魄和才能,是弱者,但最后都打败了强大的对手。这是它们运用智力的结果。在这里作者实在是在给柔弱的清王朝献计献策。在强大的洋枪洋炮面前,如果一味虚侨好斗,盲目开战,就是以短对长, 必败无疑; 反之, 如果采用蜘蛛、壁虎、蚯蚓们的战略、战术, 以暂时的忍让、退却、避实就虚,最终是能够战胜强敌的。只可惜,作者的这一番好心和好主意,对于昏愦衰败的清王朝来说,是不会发生多大作用的。倒是在他以前数百年的刘基看得透彻,对于“坏宅”只有推倒一法。
【相关名言】
智者顺时而谋, 愚者逆理而动。
——朱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