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像与真父

2024-10-06 可可诗词网-寓言典故 https://www.kekeshici.com

        歙俗多贾。有士人,父壮时贾秦、陇间,去三十余载矣,独影堂画像存焉。一日父归。其子疑之,潜以画像比拟,无一肖。拒曰:“吾父像肥皙,今瘠黧;像寡须,今髯多,鬓皤。乃至冠裳履綦,一何殊也!”母出,亦曰:“嘻!果远矣。”已而,其父与其母亟话畴昔,及当时画史姓名, 绘像颠末。乃惬然阿, 曰: “是吾夫也。”子于是乎礼而父焉。夫、父天下莫戚者也。乃一泥于绘像,致有妻、子之疑。彼儒者独不知经、史亦帝王圣贤之绘像也, 专泥经史而忘求圣人之心, 是即所谓泥绘像而拒真父者也!

——《贤奕编》


        【注释】
        ①歙(she):安徽东南部。②贾(gu):商人。③影堂:挂放字画、绘像的厅堂。④晳(xi): 皮肤白细。⑤瘠(ji)黧 (li):瘦黑。⑥髯(ran):胡须。⑦皤(po):白。⑧綦(qi):鞋带。⑨畴昔:过去,这里指过去的事。⑩阿(e):亲近,亲热。⑾戚:亲。⑿泥: 拘泥。
        【意译】
        歙地风俗习惯:许多人外出经商。有个读书人,他的父亲在壮年时去陕西、甘肃一带做生意,离家已三十多年了,只有在厅堂里还悬挂着父亲的画像。一天,父亲回来了。他儿子一看,感到不像自己的父亲,就暗自将画像与他比,果然没有一处相同。于是拒绝接受说:“画像上,我父亲又胖又白,而你又瘦又黑; 我父亲胡须很少,而你胡须很多,鬓毛也白了,连帽子, 衣服,鞋子和鞋带子都是完全不同啊!”母亲走出一看也说: “唉! 果真很不一样呀。”他父亲眼看被拒之门外,急忙与他母亲讲起往事,直说到画家的姓名,画像前后经过,他母亲才愉快而亲昵地说:“这真是我的夫君。”因此,他儿子上前行礼,认了父亲。丈夫、父亲是天下最亲近的人,竟受一幅画像束缚,以致妻子和儿子产生怀疑。那些读书人偏偏不懂得经书、史书正如帝王圣贤的画像一样,他们专门拘泥于经书、史书上的记载却忘了去深入探求圣人的思想, 这就是所说的拘泥于画像而拒绝真正的父亲啊!
        【解说】
        在明代,有几位有名的人物提出复古的口号。前七子的代表人物李梦阳,倡导“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后七子的代表人物李攀龙,则是“无一语作汉以后,无一字不出汉以前”,他主张“文必西汉,诗必盛唐”,唐代以后的书,不能读。这都可以说是明代的“凡是派”——凡是古人的都是好的,应该一字不改地摹仿,凡是当代人的都是不好的。到了晚清,又有种种复古、拟古的文学流派,什么宋诗派、汉魏六朝诗派、盛唐诗派,名目繁多,而大抵像梁启超所说,不过是些“鹦鹉名士”,跟在古人后面学舌而已。“五四”运动中,陈独秀、胡适发动“文学革命”,又有林纾等人竭力反对,觉得孔孟之道不能废。……中国的复古、泥古、拟古的死教条,倒真是绵绵不绝的。如果我们深入了解一下,这些复古思潮出现时,也正是社会经历急剧变化的时代。明代有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晚清有戊戌变法,五四有新文化运动,……这就不难明白复古、泥古的逆历史潮流而动的性质。而从历史发展看,尽管提倡者声嘶力竭,终究无法阻挡时代潮流。
        【相关名言】
        堪笑翰林陶学士,年年依样画葫芦。

——陶毂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