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顺帝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正月,徐寿辉率兵攻陷武昌(今属湖北武汉),顺江东下,进逼江州(治所在今江西九江)。江州路总管李黼死守孤城,士气很盛。当时黄梅县(今属湖北)主簿也孙贴木儿愿意领兵与敌兵作战,黼同他对天立誓,共保孤城。两人话刚说完,贼兵先头部队...
元文宗至顺元年(公元1330年),观音奴由户部主事转任归德(治所在今河南商丘南)知府。他为官廉明刚断,断案如神。老百姓有几十年前的冤案得不到申理的,虽隔千里,也前来告状,观音奴立即为之立案审理,不过10天,就能审理清楚,所以声名远扬。彰德府(治所在今河南安阳)...
元文宗至顺二年(公元1331年),林兴祖被升任铅山州(治所在今浙江铅山东南)知州。铅山这地方一向有很多人制造假钞票,豪绅吴友文是其中最大和最有势力的一个人。他制造的伪钞,运到江淮、燕蓟,莫不畅通元使。友文为人狡诈、凶狠,因伪造钞票发了横财,就先后分别派遣...
元武宗至大元年(公元1309年),永嘉县(治所在今浙江温州)某弟兄二人,弟弟因急着用钱,就将珍珠步摇暂时典当给自己的哥哥,后来去赎时,由于哥哥的妻子也很喜欢这件首饰,他的哥哥便谎称这件首饰被人偷走了。这个弟弟多次到官府告状,均无法解决。于是就告到海宁县(今...
元武宗至大元年(公元1308年),宁海县(今属浙江)主簿胡长孺从浙东道(治所在今宁波)宣慰司帅府汇报公事回到县里,下属刑房官吏告诉他有一件通奸案子,问了好几次案犯都不承认。长孺告诉他们说:“这件事容易得很,一定会弄清楚的。”一天夜里,他让一位衙役伏在大堂公...
元武宗至大元年(公元1309年),宁海县(今属浙江)主簿胡长孺下乡出巡,有一群老妇人会集在庙里,念经做佛事、祈祷神佛保佑。其中一位老妇人的衣服被人偷走了,于是告到县衙。长孺把同样多的大麦放到每个老妇人双手合掌之中,让她们像刚才一样围绕像念经,自己闭起眼睛...
元武宗至大元年(公元1309年),胡长孺任宁海县(今属浙江)主簿。一次,有位农民挑了一担大粪去浇田,不小心将粪汁溅到路过田旁的士兵身上。这位士兵不仅打破了农民的粪桶,还打伤了这位农民,但农民却不知道这位士兵的姓名。农民前来县衙告状,又说不出那位打他的士兵...
元武宗至大元年(公元1309年),胡长孺任台州路(治所在今浙江临海)宁海县主簿,以善断案除恶知名。宁海县有个地方叫铜岩,有一帮无赖藏身在峡谷间,经常出来拦路抢劫,过往客商和老百姓都很头疼,官府也没有办法治他们。长孺到任后,装扮成商人,让仆人挑着货担跟在后面...
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公元1308年),浙东道(治所在今浙江宁波)遭受大旱灾,第二年(公元1309年)春夏,大小麦颗粒不收,到处都有饿死的老百姓。浙东道宣慰司同知脱欢察下了一道赈救灾民的命令,让有钱的人家拿出150万贯钱,发给灾民,到了宁海县(今属浙江),还剩下25万贯,脱...
元顺帝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济宁路(治所在今山东巨野)总管董抟霄奉皇帝命令,跟从江浙行省(治所在今浙江杭州)平章教化进军安丰(今安徽寿县)讨贼。到达合肥(今安徽合肥)打了一次大胜仗。但朱皋(故址在今河南固始北)、固始(今属河南)一带,敌人的势力仍然很强...
元顺帝至正五年(公元1345年),贡师泰仍在绍兴路(治所在今浙江绍兴)任总管府推官。曾审理过一起案情复杂的制造伪钞案,得到上司和下级以及全路百姓的称赞。邻郡余姚州(治所在今浙江余姚)出现一桩奇案:原来这个州衙役孙国宾在访捕盗贼中,抓到专门制造伪钞的姚甲,...
元顺帝至正三年(公元1343年),贡师泰母丧期满,被任命为绍兴路(治所在今浙江绍兴)总管府推官,凡疑难案件一到他这里都可迎刃而解。山阴白洋港(在今浙江绍兴西北30里)有一条大船自动飘浮到岸边,史甲等20人正好在海边取卤制盐,因见船上没有主人,只有二具尸体,便取...
元英宗至治元年(公元1321年),干文传在乌程(治所在今浙江吴兴南)做县尹。县内有一财主名叫张甲,他的妻子王氏没有生儿子,张就在外面娶了一房妾,妾替他生了一个儿子,还没有过100天。王氏设法引诱妾带着孩子来到自己家中,先夺下妾的婴儿,把他杀掉,而且焚尸灭迹,然...
元泰定帝四年(公元1327年),汪泽民因母亲丁氏丧事期满,起复为平江路(治所在今江苏苏州)总管府推官。一次,调阅一件人命案卷,觉得有怀疑之处,原来平江有一和尚法名诤广,他与另外一名和尚有矛盾,两人之间已久不来往。有一天,那名和尚突然主动邀请诤广前往喝酒,诤...
元泰定帝泰定年间(公元1324—1327年),中书左丞相倒刺沙专横跋扈,贪赃枉法,天下不安。英宗朝侍卫官任速哥就秘密与平章政事速速计议说:“先帝(英宗)被弑之仇,我日夜痛心而不能报仇雪恨,可当时还没有想出什么好办法。现在我考虑,武宗皇帝有两个儿子,长子周王,按...
元顺帝至正五年(公元1345),王思诚出任河南山西道(治所在今山西太原)肃政廉访司佥事,巡行到武乡县(今属山西),知县前来迎接,思诚悄悄地对随从属吏说:“这个人一定是赃官。”没有多久,果然有人在路旁状告这位县太爷。思诚问告状人:“你是不是告县官夺了你的马匹?...
元顺帝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松州(故址在今内蒙古赤峰西南)官吏用诬陷的方法拘捕良民来榨取贿赂,以致到御史这儿来上告的竟达40多人,监察御史王思诚奉上司命令前往勘问。思城便借用办理其它公事的名义,进入松州境内,把知州以下的20名官员皆拘捕起来,查清了事实...
元泰定帝元年(公元1324年),虞槃被任命为湘乡州(治所在今湖南湘乡)判官。一次有个巫者来到湘乡,宣称有神附体,并告诉某人,那一方要失火,果然他所指的那地方就很快起了火;又说明天某一方要失火,到了第二天,那地方也确实如此。凡是老百姓来报火灾,虞槃都亲自带人...
元英宗至治三年(公元1323年),不花的父亲杨朵儿只的冤案得到平反昭雪,按照朝廷的惯例,杨不花得了荫补武备司提点,不久就转任河东山西道(治所在今山西太原)肃政廉访司佥事。有一次,他出巡下属州县,在检查已判和未判的案犯卷宗时,发现有个案件,原告控告仇家杀了他...
元仁宗延祐元年(公元1314),御史纳磷上书奏事,得罪了皇帝,皇帝将要加罪于他。御史中丞杨朵儿只上章解救,一天甚至上八九道奏章,他说:“臣下不是爱惜纳磷,但确实不愿陛下有杀御史的坏名声。”仁宗对他说:“为了你,我可以原谅他,不再加罪,但要降他的官,让他到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