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开元寺夏雨》 - 宋·吕本中
宋·吕本中
风雨潇潇似晚秋, 鸦归门掩伴僧幽。
云深不见千岩秀, 水涨初闻万壑流。
钟唤梦回空怅望, 人传书至竟沈浮。
面如田字非吾相, 莫羡班超封列侯。
北宋灭亡后,诗人辗转跋涉,流亡到柳州开元寺避乱。这首写于开元寺避乱期间的诗,通过描写开元寺夏天的雨景,抒发了诗人身在草野,心忧社稷的深情。
“风雨潇潇似晚秋,鸦归门掩伴僧幽。”描写了诗人在一个风雨飘摇的夏日傍晚,与僧为伴的幽寂情景和心境。诗中的“似”和“伴”用得极妙。前句的“似晚秋”之喻,不只写出夏日雨中的气温骤降,而且更重要的是衬托出诗人冷寂、萧索的心境。后句的“伴僧幽”是写与僧人为伴,过着清苦、无欲的生活。这又反映了诗人不得已而为之的孤苦处境。此外,前句写动,后句写静,在动与静的互衬中,给人一种风雨更为凄凉,山寺更为幽寂之感。
“云深”和“水涨”二句是从视觉和听觉的不同角度,写出雨景的奇幻。放眼远处,雨雾迷濛,本来能举目所见的峰峦叠嶂,却为雨雾所遮挡。山间的沟壑也不再是流泉淙淙,而是山洪倾泻,涛声如吼。从“初闻”二字可见风雨之大,为诗人来开元寺后之前所未见。这难免引起诗人的遐想,更增添了异乡人孤独、忧思和隔绝之苦。
“钟唤梦回空怅望,人传书至竟沈浮。”写出诗人思念故乡,企盼家书的急切心情。前一句写他的乡梦被寺院的钟声惊破,心中倍生惆怅之感。后一句写诗人的怀疑、猜想。因见不到家书,他怀疑是传书的人把信弄丢了。“传书沈浮”之典出自《世说新语·任诞篇》,据载,殷羡赴任豫章太守时,有些人托他捎带书信,他将信投到水里说:“沉者自沉,浮者自浮。”诗人的怀疑、猜想,生动地反映了他孤寂的心境。
最后两句是借典抒怀。“面如田字非吾相”,是化用了《南齐书·李安民传》中的语句。据载,齐明帝曾称南齐名将李安民“面方如田,封侯状也”。“莫羡班超封列侯”是化用了《后汉书·班超传》中的故事。班超生得“燕颔虎颈”,被相面者誉为“万里侯相”。诗人借用此二典意在说明他自己没有“侯”的形相,也不羡慕那些高官厚爵。方回在《瀛奎律髓》中曾评述此联“乃是避地岭外,闻将相骤贵者,亦老杜秦蜀湖湘之意也。”晚年的杜甫流徙于秦蜀湖湘之地,曾对那些趁国难之秋,饱中私囊,坐享富贵的将相激愤满怀;而吕本中的处境又与杜甫相似,因而产生共鸣。这一联看似自谦自贬,实际上是以反语讽刺了那些于国事维艰之际“骤贵”的将相,表现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深沉情思。
这首诗前四句写景,抒写诗人羁旅生活的孤独,寂寞的感情,运笔凝重,语意求工。后四句抒情,以通达晓畅的语言,抒写他滞留异乡的感慨。这里既有对家乡故国的怀念,又有对那些骤贵将相的唾弃与不满,同时还表现了诗人思谋报国济时,不与那些“骤贵将相”为伍的襟怀与品格。
-
《中秋月》 - 宋·苏轼
[2019-05-11]
-
《元日》 - 宋·王安石
[2019-05-11]
-
《冬景》 - 宋·刘克庄
[2019-05-11]
-
《初夏即事》 - 宋·王安石
[2019-05-11]
-
《初夏行平水道中》 - 宋·陆游
[2019-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