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书事》 - 宋·赵鼎

2019-05-11 可可诗词网-节日时令诗 https://www.kekeshici.com

宋·赵鼎

寂寞柴门村落里, 也教插柳纪年华。

禁烟不到粤人国, 上冢亦携庞老家。

汉寝唐陵无麦饭, 山溪野径有梨花。

一樽竟藉青苔卧, 莫管城头奏暮笳。

〔粤人国〕指今广东、广西等地,古为偏远的边疆之地。〔庞老〕即庞德公,东汉人,曾隐居岘山农耕,刘表多次请他出山为宦而遭拒绝。此处泛指平民百姓,普通农家。

诗作者赵鼎在宋高宗时曾两度出任宰相。他力辟和议,主张抗金,支持岳飞进兵收复失地;因而遭到秦桧的诬陷,被谪官潮州(今广东潮安)任清远军节度副使。这首诗就是他被贬官潮州后,在一种非常郁闷、苦痛的心境下写的一首寻求自我解脱的诗。

这首诗题为“书事”,但并没有单纯地记事录闻,而是借记事以抒怀,表现了诗人壮志难酬,倍受打击的极度愤懑情绪。

诗的前四句描述了荒凉偏远的村庄过寒食节的生活景象。诗人到潮州后发现,在这偏远之地,人们在过寒食节时也知道在门楣上插柳枝,也流行着全家老幼上坟扫墓的风习,只是寒食禁烟火的风习还没有传到这里。诗中的“也”、“亦”二字,写出了边疆与内地风习的一致性,同时也为“禁烟不到粤人国”的笔锋突转做了有力的铺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而也就更容易引发诗人的牢骚和感慨。诗人从“粤人国”不禁烟火,联想到晋文公禁烟火悼念的忠臣介之推,联想到做忠臣而不为平民百姓所记念的悲剧,更增加了他内心的激愤和惆怅。接着他又以庞德公携全家扫墓的典故,渲染了平民百姓举家上坟扫墓的热闹气氛,并借此表现了他对仕宦生活的厌倦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诗的后四句紧承上联,展开联想,进行对比,抒发感慨。作者由平民百姓熙熙攘攘的上坟扫墓情景,联想到历代帝王的陵墓,凄凄清清,无人凭吊,只有山溪、野径、梨花相伴,极目一片荒凉冷落景象。那煊赫一时的帝王陵墓,到头来竟落得连平民百姓的坟墓都不如。这种联想性的对比,反映了作者在政治上失意后,淡漠于政事,淡漠于功名的识破红尘的心境。最后两句又把这种心境加以生发:既然这样,还是让我们开怀畅饮,一醉方休吧,管他是非成败、兴盛衰亡呢! 这里的“暮笳”,是指北方军情的危急。“莫管”写出了一种无能为力、无可奈何的豁达和自慰。诗人正是借助于这种旷达无拘的反语,把他那不甘于消沉而又无力施展抱负的愤懑情绪和痛苦心境烘托得强烈、深刻,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