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杂感》
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
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
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
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
《杂诗》六首, 《文选》将其编为一组,实际各首互不关联。此篇是杂诗的第四首,抒发的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慨叹。这是曹植后期诗歌的常在主题。曹丕称帝之后,为了排斥曹植,除了把曹植的左右亲近丁仪、丁翼等杀掉,还借故把曹植贬爵,并在十一年中使他三徙都,这使曹植常“汲汲无欢”。但是具备有文武全才的曹植,从来是不甘寂寞,他总想有所作为,甚至在曹丕叫他老实地靠边闲着的时候,他还不知深浅地向上呈递《求自试表》,剖白“以功勤济国,辅主济民”的志愿。为了求得任用,把谦卑之语几乎说尽: “冀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萤烛之光,增辉日月。”曹植在表中甚至还保证,自己决心要象贾谊、终军、霍去病的报国献身那样, “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克服吴蜀,统一天下。可是尽管曹植如此真诚,曹丕对他仍是不加重用,这就难免不使他发出“愿欲一轻济,惜哉无方舟”的感叹了。这就是《杂诗》 (其四)的思想感情的基础。
诗一开篇,诗人就以“佳人”自比: “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有如桃李一样鲜美的南国佳人,本欲为“悦己者容”,甚至不惜周流天下,到处寻找真正的悦己者,她“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可是却遍寻无遇,只受尽了朝行江岸的风凉,夕宿潇湘的孤冷。诗人感时不遇的怨叹之情正深寓于好象是无关情意的形象之中。本来历史上一向珍重名剑、宝马、美色、良材,可是这个“南国佳人”,为何受此冷遇?虽然出于多种原因不宜直言,但是含蓄却不是没有针对性,还是要找到“佳人”不遇的原因: “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诗中的“佳人”,指的是富有才华的自己, “时俗”就是指当朝的政策。当政者不喜欢纳贤用材,高声呼吁又有何效果呢?在一个鄙薄朱颜皓齿的时代,绝代“佳人”也无处贡献自己的色艺。从这首诗中反映的感情看,很明显是在《求自试表》后写成的,诗人的意向已由希望走向了失望。诗的最后两句可以看做是诗人的自我预言: “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诗人表明,生活中的这种冷遇,会使桃李荣华很快凋零,决绝之情写到这里,可以说是到了极点。果然,写诗后没有几年,曹植这位刚过四十岁的旷代诗人就抱恨终天了。
这首怨恨时移岁改、报国无路的抒情诗,全篇用的是托言咏志的手法,象征之中饱含倾向,艺高文妙,韵味无穷。
-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2019-05-12]
-
刘长卿《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2019-05-12]
-
卢纶《晚次鄂州》
[2019-05-12]
-
周邦彦《过秦楼》
[2019-05-12]
-
岳飞《满江红》
[2019-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