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2018-07-25 可可诗词网-爱情 https://www.kekeshici.com

 
【诗句】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出处】唐.李端《听筝
 
【意思1】女子想要得到那个听曲人 的顾盼,故意一再弹错琴弦。周郎:三 国的周瑜精通音乐,听人奏曲有错,便 要转过头去看看演奏者。这里以周郎 比喻弹筝女所喜爱的一位听曲人。拂: 轻轻按动。
 
【意思2】周郎: 周瑜。《三国志·吴志·周瑜传》: “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句意: 弹筝的女子为了逗取对方聆赏她的乐曲,时时把曲子故意弹错。把女子的心情曲折地表露了出来。
 
【意思3】
    周郎:周瑜。他二十四岁为将,时称“周郎”。他精通音律,常听 人弹琴,有时为军事误时,即使喝得半醉,还要回过头去看一看演 奏者,故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说。顾:回头看。时时:多次。误拂弦: 弹奏者(歌女)故意把曲谱弹错。
 
     此联的意思是:(歌女)为了让周郎多回买看她几眼,故意 多次把曲子弹错。后用来表达某些女人故意在某男子面前那种邀 宠之态。
 
【用法例释】用以形容故意出错或 做出异常举动以吸引心爱的人或其他 什么人注意。[例1]我想,她们的别有 用心,少女那“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 弦”的可爱傻劲,作为成年男子的他不 会看不出来。(庞度《大学师生恋一 瞥》)[例2]有许多时候,听一些朋友说 话简直觉得恍若隔世,让人觉得他们是 从银河系以外来的。也许,有的人并不 是王晓波笔下那位只会缝扣子的傻大 姐,而是聪明地“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 弦”。(郝建《有中国特色的反全球化》)
 
 
【全诗】
 
《听筝》
.[唐].李端.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注释1】
①筝:古乐器,形状似琴,有十三弦。②金粟柱:指筝上系弦的弦轴。金粟:形容筝柱的装饰华贵。③拂:这里是“拨”的意思。
 
【注释2】 ①金粟:形容筝柱的华贵。柱:筝上系弦的部件。素手:洁白的手,表明弹筝者为女子。②周郎:指三国吴将周瑜。顾:转头看。《三国志·吴志》说周瑜吴中呼为周郎,他精通音乐,虽在酒后,别人弹奏有误也能指出,所以时谣云: “曲有误,周郎顾。”
 
【解题】
      此诗作年不详。筝:拨弦乐器。诗中描写听筝时所见弹筝女子的情态。前二句暗示女子的聪明和美丽,后二句写女子为了引人注意,故意拨错筝弦。全诗不直接写人物而人物形象心态跃然纸上,维妙维肖。徐增《而庵说唐诗》评此诗云:“妇人卖弄身分,巧于撩拨,往往以有心为无心。手在弦上,意属听者。在赏音人之前,不欲见长,偏欲见短。见长则人审其音,见短则人见其意。李君何故知得恁细?”
 
       据说三国时东吴大将周瑜精通音乐,听人弹琴,只要弹错了,他一定能听出来,当时就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曲有误,周郎顾。”李端的诗反其意而用之,弹筝的女子为了引起“周郎”的注意,故意把曲子弹错了,周瑜肯定是听出来了的,所以谜底是“周谕”,也就是“周瑜明白”的意思。因为标明是“粉底格”,所以末一字用同音字“瑜”替代“谕”,正确的谜底就是“周瑜”。当然,要猜中这则谜语,你必须要先知道这个典故。
猜用典的谜,对文化修养要求比较高,对典故不熟的人根本无从下手,所以制作这一类的谜语,一定要用熟典,即很多人都知道的典故,切忌用僻典。这类谜语,一经猜中,一定兴味盎然,因此在猜谜活动中也可以适当地用一点。
 
 
       前二句写美人弹筝。“素手”说明弹筝者是女子。“金栗柱”、“玉房”不单写筝贵、房丽,与“素手”同置,更能衬托出女子的美丽。后二句写女子故意弹错以博青睐。《三国志》载“曲有误,周郎顾”。为博这样通晓音律的周郎一顾,所以女子“误拂弦”。也许是这个周郎貌似而不晓音律,也许是能晓音律而故做不知,也可能是女子对一顾不满足,所以这弹筝女子要“时时误”以博周郎顾。
这首诗描写作者置身事外,只以简约线条勾画,不对女子心态做一字描写,然而却把这女子的情态心意勾画的惟妙惟肖,成功地塑造出女子的形象,表现出女子的心态。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少女恋情的诗。虽然只有短短四句,但通过对一个富有意味的细节 (“误拂弦”) 的描写,生动地刻画出了一个处在热恋中的少女的形象。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这两句写少女坐在华美的房舍前面,弹着华丽的古筝。这里没有说是一个人还是好几个人,可能是几个人在一起弹奏。这是因为下面两句的意思是说这位姑娘为了得到自己心上人的眷顾而频频拂错了弦,显然这里不只是她一个人。“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的典故出自 《三国志·吴志·周瑜传》,说周瑜作建威中郎将时才二十四岁,国人皆呼为周郎。他精通音乐,凡是演奏有误,一定会被他发觉。当时人说: “曲有误,周郎顾”。这里当然是用 “周郎” 代指这位姑娘的心上人。但对“误” 的原因历来有这样的解释,清人徐增在《而庵说唐诗》 中说: “妇人卖弄身分,巧于撩拨,往往以有心为无心。手在弦上,意属听者。在赏音人之前,不欲见长,偏欲见短。见长则人审其音,见短则人见其意”。这里将“误拂弦” 的原因归结为妇人的卖弄与做作。当然,这位姑娘 “误拂弦”的间接原因已经很清楚了,是 “欲得周郎顾”,但她并不是因此而搔首弄姿,故意“误拂弦”。而是由于她感情太饱满,心情太激动了。因为她的情人就在眼前,她时时刻刻盼望她的心上人给她投来会心的一瞥,因而她不知不觉地频频地拂错了弦。这才是她“误拂弦” 的直接原因。这是她的真情流露,并不是有心机地勾引别人。所以,用“时时误拂弦” 来描写姑娘的动作和心理是很细腻很精彩的。
 
       由此可见,这首诗并不是写一个姑娘的 “邀宠”,而是写一个处于热恋中的姑娘的真感情的自然流露。
 
 
【鉴赏】这是一首描写女子故意弹筝出错、博取他人青睐的诗,写得细腻婉曲,极有 情味。前二句之“金粟”,是用筝柱的装饰明言筝的华美珍贵;“素手”,则以弹筝玉指的 洁白暗示女子的美丽。此言华美的房前,抚筝美人,挥动玉指,筝弦里飞出一阵阵优美 悦耳的乐音。后二句之“周郎”,巧用典故,暗指精通音乐的知音,也可理解为她所属意 的郎君。“误拂弦”更是别有情味,写出了弹筝女子为了博得属意郎君的青睐,故意出 错之心理、情态。清徐增《而庵说唐诗》云:“妇人卖弄身份,巧于撩拨,往往以有心为无 心。手在弦上,意属听者。在赏音人之前,不欲见长,偏欲见短。见长则人审其音,见 短则人见其意。李君(即李端)何故知得恁细。”其见解十分精辟。这“周郎顾”“误抚 弦”,真是写得细腻微妙,婉转曲折,极富情趣,且十分传神。此诗也是十分成功的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