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诗句】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出处】唐·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注释】①回乐烽:回乐县的烽火台,故址在今宁夏灵武。②受降城:唐中宗 景龙二年(公元708年),朔方军总管张仁愿于黄河以北筑东、西、中三受降城,用 以防御突厥侵扰。
【鉴赏】回乐烽火台前的沙子有如皑皑白雪,受降城外月亮皎洁,月 色清冷,有如清凉的白霜。就在这清冷寂静之夜,不知何处何人在吹芦 管,凄凉幽怨的芦笛声,如泣如诉,随着夜风散入城中,传入军营,打动征 人之心,让戍守边疆、远离家乡的战士彻夜难眠,顿起思乡情思。诗歌前 两句,描写诗人登城时所见的边疆月下清冷之景,边塞生活极苦,诗人用 “沙似雪”“月如霜”之词让人感到边疆的冷意;后两句抒写征人闻芦笛声 后的思乡之情,芦笛声哀怨低沉,很容易引发战士思乡、思念亲人之情。 作者以“望乡”一词,将征人睁着眼望着家乡方向,彻夜难眠的画面写活, 意境悲壮苍凉。诗歌情景交融,意境悲壮,感人至深。
【全诗】
《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鉴赏1】
李益(748-827),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大历四年(769)进士,在边地做幕僚时多,所以多写边塞诗。诗歌体裁最成功的是七言绝句。受降城:这里指西受降城,在今内蒙古境内乌加河北岸。回乐烽:在西受降城附近。芦管:笛子。
前两句双用比喻,巧妙地用色彩表现景物和环境,是借景抒情的边塞诗名篇。
边塞诗是唐诗中的奇葩,数量不少。盛唐时最盛,是盛唐气象的标志之一;中唐以后衰落。本篇以及作者的其他同类作品就是诗歌史上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边塞诗的题材内容丰富,写法也各异。本篇侧重写征人思乡,厌战的思想包含在其中。盛唐的英雄气概没有了,这正是随着唐帝国国力日渐衰弱而来的必然趋势。
本篇的艺术表现力强。背景描写双用比喻,天地之间一片白,空旷茫茫,广漠无边,同时又是死一样的寂静。在这空旷寂静之中,人的生命个体显得愈发渺小,变得无足轻重。但是,人的情感却是不死的精灵,它比任何事物都更强大。人在边疆戍守打仗,日复一日,艰苦的生活好像永远也不完结,胜无希望,败也不能承受,恐惧和死亡随时都萦绕心头。想家想亲人,想战争快些结束以告别恐惧和死亡,回归田里做一个自由人。想得很多很远,尤其是在夜里。诗写夜里,时间就选得很好。夜深人静,最容易动思念之情,加上冷霜似的月光照耀。吹笛之声来自何处何人不重要,但都能在此时产生极强的效果,何况笛声是思乡怀人的伤感曲子。就这一支曲子,引得“一夜征人尽望乡”,多么深情,多么形象的望乡啊!诗中一字不说愁苦,而愁苦全在征人的望眼之中了。明代学者王世贞说:“绝句李益为胜,‘回乐峰’一章,何必王龙标、李供奉。”竟将其评价在李白、王昌龄的七绝创作之上了。清代学者李慈铭说这首诗“高格、高韵、高调”,尽管有些玄虚,但诗押“阳韵”的响亮却是可以感受到的。
【鉴赏2】
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诗作。诗题中的受降城,是灵州 治所回乐县的别称。在唐代,这里是防御突厥、吐蕃的前线。
诗的开头两句,写登城时所见的月下景色。远望回乐城东面数 十里的丘陵上,耸立着一排烽火台。丘陵下是一片沙地,在月光的 映照下,沙子像积雪一样洁白而带有寒意。近看,但见高城之外,天 上地下满是皎洁、凄冷的月色,有如秋霜那样令人望而生寒。这如 霜的月光和月下雪一般的沙漠,正是触发征人乡思的典型环境。而 一种置身边地之感、怀念故乡之情,隐隐地袭上了诗人的心头。在 这万籁俱寂的静夜里,夜风送来了凄凉幽怨的芦笛声,更加唤起了 征人望乡之情。“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不知”两字 写出了征人迷惘的心情,“尽”字又写出了他们无一例外的不尽的 乡愁。
从全诗来看,前两句写的是色,第三句写的是声;末句抒心中所 感,写的是情。前三句都是为末句直接抒情作烘托、铺垫。开头由 视觉形象引动绵绵乡情,进而由听觉形象把乡思的暗流引向滔滔的 感情的洪波。前三句已经蓄势有余,末句一般就用直抒写出。李益 却蹊径独辟,让满孕之情在结尾处打个回旋,用拟想中的征人望乡 的镜头加以表现,使人感到句绝而意不绝,在戛然而止处仍然漾开 一个又一个涟漪。这首诗艺术上的成功,就在于把诗中的景色、声 音、感情三者融合为一体,将诗情、画意与音乐美熔于一炉,组成了 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意境浑成,简洁空灵,而又具有含蕴不尽的特 点。因而被谱入弦管,天下传唱,成为中唐绝句中出色的名篇之一。
〔注〕 ①贞观二十年,唐太宗曾亲临灵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受降城”之名 即由此而来。《宋史·张舜民传》仍沿袭唐时称呼,把灵州呼作受降城。历来注 家对李益此诗中“受降城”的所在地虽然说法不一,但都认为是指唐代朔方道大 总管张仁愿所筑的东、西、中三受降城中的西城。考之记载,三受降城都在今内 蒙古自治区境内黄河的北面,西城在临河,与唐太宗受降的灵州了不相涉。
【鉴赏3】
唐武后时,朔方总管张仁愿为抵御突厥的入侵修建了东、西、 中三座受降城,此指西受降城。诗中的前两句是对句,描写边塞荒寒夜 景。“烽”即烽火台。有的版本作“峰”,实误。“回乐烽前”就在“受降城 外”,两句是平起,都是点明题目中的“受降城”和“夜”。在一个深秋的夜 晚,诗人乘着月色,登绝塞之孤城,举目四望,只见辽阔的沙漠和耸立的烽 火台,笼罩在寒冷的月光中。沙漠如雪一般银白,城外地上也好像铺满了 白霜,景色荒寒,令人感到冷森森的。作者以对句写之,弥见雄厚。诗人 抓住“沙似雪”和“月如霜”的边塞特有景色,渲染环境的荒寒,形象鲜明、 确切。如霜的月光和月下雪一般的沙漠正是触发征人乡思的典型环境。 一是因为边地之感,二是因为月色撩动了乡愁。这为笛声的出现设置了 环境,也为末句的抒情作了烘托和铺垫。
末二句写戍边将士闻笛而兴起的思乡之情。芦管指竹笛或胡笳。征 人久戍边地,本来就很寂寞,今夜在深秋月下又忽然听到不知何处传来的 凄凉的芦笛声,思乡之情油然而生。谁无父母,谁无妻子,“一夜征人尽望 乡”,写尽了征人心中的牵念与企盼。诗人没有交代芦管的具体音乐形 象,也没有正面刻画音乐的曲调特点,而是描绘了芦管的音响给征人动 作、情绪带来的瞬间变化,表现出音乐巨大的感染力。当久戍不归的征人 在只有寒沙、冷月相伴的边塞,突然听到声声芦管响彻夜空时,浓郁思乡 之情再也无法控制,终于来了个大爆发。视觉、听觉和情感活动达到了完 美的统一,收到了余韵悠长、感人肺腑的艺术效果。
这首诗以生动的比喻,色彩鲜明地描写了边地寥廓凄清、寂寞苦寒的 景象,由景见情;再写由闻笛而引起的普遍的望乡之情,感慨至深,真是 “意态绝健,音节高亮,情思悱恻,百读不厌”(清施补华《岘佣说诗》)的“绝 唱”。它代表着李益边塞诗的最高成就。这首诗在当时已传诵很广。如 刘禹锡《和令狐相公言怀寄河中杨少尹》中提到李益有“边月空悲芦管秋” 句,即指此诗。另据《旧唐书·李益传》载,其“‘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 外月如霜’之句,天下以为歌词”,从中可见该诗在当时的流行程度。
今日更新
-
身经大小百余战,麾下偏裨万户侯。苏武才为典属国,节
[2018-10-02]
-
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
[2018-10-02]
-
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陇头明月迥临关,陇
[2018-10-02]
-
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玉靶角弓珠勒马,汉
[2018-10-01]
-
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山野火烧。暮云空碛时驱马,秋
[2018-10-01]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