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诗句】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出处】唐·杜甫《前出塞九首·其六》
【意思】射人要先射他的马,擒贼要 先擒他们的头目。擒(qín):捉拿。
【鉴赏1】 要射倒一个人,就要先射他骑的马;要捉拿一群贼,就要先捉他们的王。这句诗形容做事首先要抓牢关键:攻敌就要攻到要害,捉贼要先捉贼头。无论做任何事情,只要能把握住重点,自然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鉴赏2】射击敌人时应该先射他骑的马,擒拿敌人时应该先擒拿敌人 的头领。此句诗歌蕴含着奇妙的战术:以马为射箭的目标,则成功率大 增,马倒则骑者倒;王是一个军队的指挥者,先擒拿军队的首领,军队因丧 失指挥则容易自相溃乱。诗歌语言简易晓畅,却自然成对,朗朗上口。诗 句蕴含着充满智慧的思考,至今仍是至理名言。后世常用此句表示做事 须抓住要害,方能事半功倍的哲理。
【用法例释】用以说明除敌要先抓 首恶,解决问题则要抓住关键。[例1] 岳飞说:“贤弟,常言道:‘射人先射马, 擒贼先擒王。’我们只要擒拿贼首,救出 恩师,以酬素志,何惧那贼兵多寡?”(钱 彩等原著,陈杰改编《说岳通俗演义》第 十四回)[例2]打蛇要打七寸,放羊要赶 头羊。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说的 都是要善于抓住关键。(余心言《你怎 样思考问题》)
【英语翻译】
1. Before a horseman,shoot his horse;
Capture the chief to beat his force!
2. To shoot a man,first shoot his horse.
Capture the chief of rebel force.
【全诗】
《前出塞九首·其六》
.[唐].杜甫.
挽弓当挽强, 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 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 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 岂在多杀伤?
【鉴赏】
这是一首带讽刺性的政论诗。
《前出塞》 九首是写天宝末年哥舒翰征伐吐蕃的时事,意在讽刺唐玄宗的开边黩武政策。本诗原列第六,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
前四句脱胎于当时军中流行的作战歌诀,颇富韵致,饶有理趣,且深得议论的要领。后人评它“似谣似谚,最是乐府妙境”。两 “当” 两 “先” 妙语联珠,开人胸臆,提出了作战步骤的关键所在,强调队伍要强悍,士气要高昂,对敌有方略,智勇须并用。四句以排句出之,如数家珍,宛若总结战斗经验。然而从整篇看,它还不是作品的主旨所在,而只是对下文的衬托。
后四句才是诗篇的主旨所在,阐述了赴边作战应有的终极目的。诗人在这里慷慨陈词,直抒胸臆,发出振聋发聩的呼声。他认为,拥强兵只为守边,赴边关不应为了杀伐。不论是为制敌而“射马”,不论是不得已而“杀伤”,不论是拥强兵而“擒王”,都应该是以 “制侵陵” 为限度,不能乱兴边衅,乱动干戈,更不能以黩武为能事,侵犯异邦。这种以战去战、以强兵制止侵略的思想,是恢宏正论,是安边良策。它反映了国家的利益、人民的愿望。所以,后人说这后四句是将“大经济语借戍卒口中说出”。
全诗采用先扬后抑的艺术手法。前四句以通俗而富哲理的谣谚体开势,讲如何练兵用武、怎样克敌制胜; 后四句则以慷慨的语言直陈如何节制武功、力避杀伐,道出 “止戈为武” 的本质。这种先行辅笔,后行主笔; 辅笔与主笔之间看似掉转,实为顺接的手法,看似矛盾,实为辩证。因为如无可靠的武备,就不能制止外来的侵略; 但自恃强大武装而穷兵黩武,也是不可取的。所以诗中主张既拥有强兵,又以 “制侵陵” 为限,才符合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唐人的诗篇中,以议论取胜的作品很少,而本诗以此见长。它以立意高、正气盛、富哲理、有气势而博得好评。
今日更新
-
身经大小百余战,麾下偏裨万户侯。苏武才为典属国,节
[2018-10-02]
-
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
[2018-10-02]
-
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陇头明月迥临关,陇
[2018-10-02]
-
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玉靶角弓珠勒马,汉
[2018-10-01]
-
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山野火烧。暮云空碛时驱马,秋
[2018-10-01]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