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塔丽·萨洛特 童年
作家简介 娜塔丽·萨洛特是法国当代著名的新小说派作家及理论家。她1902 (1900)年生于俄国一个犹太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家庭。她两岁时父母离婚,分别定居巴黎与俄国,自此她便经常来往于法国和俄国之间。到1910年跟随再婚的父亲在巴黎定居,并开始学习。在小学及中学时代她对文学表现出强烈爱好,博览名著,特别爱好陀思妥耶夫斯基、普鲁斯特、卡夫卡等的著作。1919年在巴黎获英文学士学位,后赴英国牛津及德国柏林攻读历史和社会学,1922年进巴黎大学学习法律。1925年结婚并从事法律工作。她在1932年开始文学创作,1939年发表了第一部小说《向性》,这是一本与传统小说不同的作品,在小说里已表现出了“萨洛特式的心理描写”方法。《陌生人肖像》 (1946)是作家第二部小说,在这里,既无完整的故事,又无动人的情节,只不过写叙述者自己如何去窥探一对父女,然而,它却得到了萨特高度的赞扬,他在此作的序言里第一次用了新术语“反小说”。四十年代后作家继续创作了好几部成功的作品,如《马尔特洛》(1953),《怀疑的时代》 (1946—1956),《行星仪》 (1959),《金果》(1963)等,最近又写了《语言的应用》(1980),《童年》(1984),《天象馆》(?)等新作。《怀疑的时代》是一部论文集,此集为当时兴起的新小说浪潮奠定理论基础并成为当代法国文学的重要理论文献。在这部论文著作中作家主要阐述自己的文学主张。她和其他新小说派作家一样反对现实主义小说传统,主张变革小说艺术外,主要着重于心理描写,在这方面有完整的一套方法,她的小说除了《童年》外,几乎全部都是心理现代主义的作品。
内容概要 大概在五六岁时“我”和父亲一起在瑞士度假,有位年轻女人负责照料“我”并教“我”德语。那时“我”和其他孩子一起在儿童餐厅用餐,每顿饭“我”吃得最慢,因为“我”必须按照母亲的嘱咐把饭嚼碎成象汤一样流质后才咽下去,这使周围的人不满也使父亲难过,可我觉得应遵守诺言。后来回巴黎母亲身边时这些事都消失了,一切又恢复了无忧无虑的气氛,和母亲一起到舅舅家去过快乐的夏天,我舅舅在卡缅涅茨——波多利斯基市当律师。夏天过后我去了伊万诺沃父亲那里,这是我出生之地,我是两岁时离开这儿去了巴黎。我和父亲在这儿过得很愉快,父亲教我数数,我俩还彼此间说俄语或法语来打趣。圣诞节时我们在莫斯科父亲寓所里,还有一位年轻漂亮的金发女郎也和我们一起过节。圣诞过后我又回到母亲身边,那时父亲每到巴黎都要领我去卢森堡公园散步并玩各种游戏,有时我也去旅馆找父亲,有一次我在那儿碰见了一位年轻女人,她不是在莫斯科和我们一起过节的那个人,而是个一头褐发女人,叫薇拉,她也和我们一起散步,游玩还给我读安徒生的 《童话》,当时我感到很“欢乐”。后来我母亲和柯利亚(她继父) 搬到彼得堡去居住,我也跟随而去,在那里有位年轻女仆照料我,我们常一起散步逛街,到晚上父母出去后我们便和其他女仆一起玩牌,主要玩“作家四重奏”,相互猜作家及其作品。我在那时就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读了很多图书,特别喜欢看《王子和贫儿》,其中的两幅画面——王子与贫儿对我的影响很深。我不仅喜欢读书也开始了写作尝试,但没成功,妈妈请来的那位编辑先生说: “开始写小说以前,得好好学拼写法”,我觉得这是个美妙的“童年创伤”也许是很晚才开始 ‘写作’的原因。到了1909年2月,我又开始动身去巴黎。那时父亲和薇拉结婚并定居在巴黎。“我”已习惯于来来往往的生活,可感到这次的离别不同往常,“我”在一路上不停地流泪,母亲安慰我说一过夏就去接我。母亲送我到柏林车站后有位“叔叔”——父母好友带我去了巴黎。刚到巴黎时“我”很想念母亲每晚躺在床上一面哭一面拿出照片吻母亲,于是就写信向她诉说了不快和思念之情,可后来母亲写信把这些告诉了父亲,这种背叛行为对一贯尊敬和信任母亲的“我”来说无疑是很大的打击,从此我们母女之情开始淡化。不久“我”后母薇拉生了个女孩,小名叫莉莉,后母很偏爱她,经常专为她准备一些营养品设法补偿命运没给予女儿的一切东西,“我”对此一点也不在乎,可莉莉是个“神经质的孩子”,从不懂得母亲的爱心,常常怪声怪气的嚎叫。后来“我”渐渐地发现后母对“我”越来越冷漠,而且还说一些“这不是你的家”之类的话,不过她虽然对“我”怀有一种疏远的敌意,但从不对“我”发脾气,也许是怕扮演后娘这个不光彩的角色或者是由于父亲对“我”的那“遥远的”庇护。受女主人的影响仆人们也开始对“我”表现出不同的情感,有的说“没娘的孩子多不幸”,还有的说“没娘的孩子没教养”等等,但这些种种事件从没影响过我,我一贯“我行我素”的生活着。已经十月份了,可母亲还是没有来接我,在等待期间我到附近的一所学校上学,从头学起了字母拼写法,老师教得很耐心,我每次独自关在房里认真地描画,埋头努力学习。我在10岁时正式上了小学,那次平时很冷漠从不过问我教育的后母似乎也很高兴的为我准备了上学用具。学校里的崭新生活和孩子们的笑闹声很吸引我,每天都高高兴兴地去上学。小学教育在我身上可以说很成功,我学习很用功,每晚都找父亲辅导数学直到熟练为止,那时我背课很流利,字句清晰,恰到好处,具有一种与他们融为一体之感。有一次老师让我们以 《我的第一件伤心事》为题目写作文,我认为这是个很有趣的 “黄金主题”,于是我写出了一部以“我的小狗之死”为题材的充满孩童纯洁、天真情感的故事,把抽象的东西描写的很活泼生动,对此作不仅我自己满意而得到了父亲的赞赏。大概过了两年,有一天父亲告诉我母亲想要领回我的事,他还说“她真心想接你,完全可以自己来,可她提出必须由我负责送你去,这我可办不到,除非你要求我这样做。”这件事使我很矛盾,父亲又把决定权推给我本人,要我自己去割断和母亲的纽带是痛苦的,这纽带并不太结实,但我有时感到它的存在,不过父亲的语气在鼓励我下决心,我终于说出了“我愿意留在这里”这句话。这一举动从此使我和父亲的命运深深地连在一起,直到我成年。在小学时代对我影响很深的是薇拉的母亲和两位老师。我很爱薇拉的母亲,对我来说,真正的外婆也比不上她,我们是那么合得来,她教我弹琴,给我读喜剧 《没病找病》或者是《钦差大臣》 ,我们有时笑得都在地毯上打滚,我们还爱说德语好恢复以前所学过的德语。还有两位老师贝尔纳太太和T小组很关心“我”。贝尔纳太太常请“我”去和孩子们一起吃点心并给“我”一种含蓄温柔的体贴和充满温情的注视,特别是她讲到1870年的战争,讲巴黎如何被围等时的表情使“我”很激动,我们合唱起了那个充满战斗热情的 《马赛曲》 。和T小组在一起时“我”这种崇拜为国捐躯的情绪达到了高潮,在镜框间都夹起了波拿巴的画像。有一次T小组领我们去卢森堡博物馆参观后布置了作业: 《描写你最喜欢的画》,我挑选的是德塔伊的《梦》。我在11岁时母亲来看过“我”一次,那是1909年二月以来的第一次会面,后来在1914年母亲又来过一次,但因为战争很快就回去了。这时我也该去上中学了,终于有一天早晨后母送我到车站并拜托给了售票员,从此我开始了中学生活。我对童年往事的回忆也到此结束。
作品鉴赏 80多岁的法国当代女作家兼文艺理论家娜塔丽·萨洛特,至今仍挥动金笔,精神抖擞地驰骋在文坛上。诚然,“艺术家的生命力是永远的”,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谁能阻止一个人肌体的衰退呢?于是当人们祝愿这位德高望重的作家长寿时,她的思绪和情感已飘逝到遥远孩提的梦境中。《童年》这部优秀的自传体小说就此诞生了。趁这夕阳的余辉,托起童年的浓雾,将那隐藏在内心深处的东西钩住,完完整整地掏出来,以便抓住生命,获得力量,这就是作家创作的指导思想。小说艺术地再现了作家从五、六岁到十一、二岁的成长过程。她和一般儿童有相似点: 单纯幼稚、天真烂漫,善良诚实。她爱爬山、玩水,肆无忌惮地从雪堆上往下滚,她无忧无虑勇敢地玩各种游戏。她讨厌虚伪和做作,大人让她扮演一个比她年小的孩子的声音和动作,她感到是对真正自己的屈辱和背叛。她同情老人,疼爱爷爷、奶奶和外婆,她喜欢仁慈,温和,善良的舅妈和继父。除外,她还是个与众不同,有着异样气质的儿童,五、六岁时,当大人们告诉她:“不,你不能这样做”时,她说: “不,我要这样做”于是她拿起剪刀扎烂了绸椅套,她是一个好奇心极强,爱做别人不做或别人禁止她做的事的孩子,她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同时又很敏感容易被伤害。父母离异后,遭到旁人歧视和白眼,她就对自己说: “我没必要变成一个可怜的畸形人,一个贱民,我有一切都摧不毁的力量,掌握着完全彻底的独立性。”她对后母的偏心眼很气愤,就采取她仅能采取的报复手段,她故意偷了一袋糖果,被人当场抓住,让后母当众出丑。上学之前她写了一些文章,没有得到大作家的赏识,给她幼小的心理留下很深的创伤,童年这个创伤使作者到了三十岁以后才开始搞创作。但她在儿童时就具备了一个艺术家所特有的气质,她有崇高的理想和志愿,她崇拜象伊凡诺夫先生那样视死如归的革命家,她渴望荣誉崇尚英雄主义,她时常觉得自己就是那个胖胖的,大腹便便的拿破仑。她又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观察力,高度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力。她把全班三十几个学生的名字写在自己叠的玩具鸡的头上,叫出每个学生名字起来回答问题,她自己又扮老师又当学生,她具有超常的想象力。她极其敏锐地观察到后母眼睛里闪着令人不安的小火花、象刁恶的后娘对待灰姑娘似的。她能够很准确的概括和分析出母亲五官及肤色的优缺点,得出母亲不如玩具娃娃美的结论。对大自然的酷爱也陶冶了这位未来艺术家的美好性情,她时常陶醉在红、黄、蓝、绿、青等各式温馨、柔和的花草中达到忘我的境地。强烈的求知欲、顽强的学习毅力为她以后的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她从小就对各种知识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如饥似渴地看小儿书以及后来看那些对她那么小的年龄难以理解的书。她上学时,要求自己每门功课必须拿第一,她把作文课看成是一种最自由、最美丽、最自高无尚的享受,这一切都在一个八十岁老人的笔下生动地再现了出来,在这篇小说里作者运用了新小说的心理描写法取得极佳的效果,尤其是她最擅长的对话的运用,内心独白、独白前奏等的穿插交错的运用,更令人耳目一新,作者采用老年人的口气和儿童的口气,以便不断相互提醒、相互补充、相互纠正,使童年往事的回忆更加清晰,内容和性格特征也更突出。在语言上作家保留了自己的特点,大量地运用短句、断续句及省略号,以此赋予人们一双孩童的眼睛,让他们用这双眼睛和她一起来看那新鲜有趣的世界,而不是被动地去听她的讲述,这样她就把传统叙事法和新小说心理描写及自己语言特点就更巧妙地结合了起来
内容概要 大概在五六岁时“我”和父亲一起在瑞士度假,有位年轻女人负责照料“我”并教“我”德语。那时“我”和其他孩子一起在儿童餐厅用餐,每顿饭“我”吃得最慢,因为“我”必须按照母亲的嘱咐把饭嚼碎成象汤一样流质后才咽下去,这使周围的人不满也使父亲难过,可我觉得应遵守诺言。后来回巴黎母亲身边时这些事都消失了,一切又恢复了无忧无虑的气氛,和母亲一起到舅舅家去过快乐的夏天,我舅舅在卡缅涅茨——波多利斯基市当律师。夏天过后我去了伊万诺沃父亲那里,这是我出生之地,我是两岁时离开这儿去了巴黎。我和父亲在这儿过得很愉快,父亲教我数数,我俩还彼此间说俄语或法语来打趣。圣诞节时我们在莫斯科父亲寓所里,还有一位年轻漂亮的金发女郎也和我们一起过节。圣诞过后我又回到母亲身边,那时父亲每到巴黎都要领我去卢森堡公园散步并玩各种游戏,有时我也去旅馆找父亲,有一次我在那儿碰见了一位年轻女人,她不是在莫斯科和我们一起过节的那个人,而是个一头褐发女人,叫薇拉,她也和我们一起散步,游玩还给我读安徒生的 《童话》,当时我感到很“欢乐”。后来我母亲和柯利亚(她继父) 搬到彼得堡去居住,我也跟随而去,在那里有位年轻女仆照料我,我们常一起散步逛街,到晚上父母出去后我们便和其他女仆一起玩牌,主要玩“作家四重奏”,相互猜作家及其作品。我在那时就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读了很多图书,特别喜欢看《王子和贫儿》,其中的两幅画面——王子与贫儿对我的影响很深。我不仅喜欢读书也开始了写作尝试,但没成功,妈妈请来的那位编辑先生说: “开始写小说以前,得好好学拼写法”,我觉得这是个美妙的“童年创伤”也许是很晚才开始 ‘写作’的原因。到了1909年2月,我又开始动身去巴黎。那时父亲和薇拉结婚并定居在巴黎。“我”已习惯于来来往往的生活,可感到这次的离别不同往常,“我”在一路上不停地流泪,母亲安慰我说一过夏就去接我。母亲送我到柏林车站后有位“叔叔”——父母好友带我去了巴黎。刚到巴黎时“我”很想念母亲每晚躺在床上一面哭一面拿出照片吻母亲,于是就写信向她诉说了不快和思念之情,可后来母亲写信把这些告诉了父亲,这种背叛行为对一贯尊敬和信任母亲的“我”来说无疑是很大的打击,从此我们母女之情开始淡化。不久“我”后母薇拉生了个女孩,小名叫莉莉,后母很偏爱她,经常专为她准备一些营养品设法补偿命运没给予女儿的一切东西,“我”对此一点也不在乎,可莉莉是个“神经质的孩子”,从不懂得母亲的爱心,常常怪声怪气的嚎叫。后来“我”渐渐地发现后母对“我”越来越冷漠,而且还说一些“这不是你的家”之类的话,不过她虽然对“我”怀有一种疏远的敌意,但从不对“我”发脾气,也许是怕扮演后娘这个不光彩的角色或者是由于父亲对“我”的那“遥远的”庇护。受女主人的影响仆人们也开始对“我”表现出不同的情感,有的说“没娘的孩子多不幸”,还有的说“没娘的孩子没教养”等等,但这些种种事件从没影响过我,我一贯“我行我素”的生活着。已经十月份了,可母亲还是没有来接我,在等待期间我到附近的一所学校上学,从头学起了字母拼写法,老师教得很耐心,我每次独自关在房里认真地描画,埋头努力学习。我在10岁时正式上了小学,那次平时很冷漠从不过问我教育的后母似乎也很高兴的为我准备了上学用具。学校里的崭新生活和孩子们的笑闹声很吸引我,每天都高高兴兴地去上学。小学教育在我身上可以说很成功,我学习很用功,每晚都找父亲辅导数学直到熟练为止,那时我背课很流利,字句清晰,恰到好处,具有一种与他们融为一体之感。有一次老师让我们以 《我的第一件伤心事》为题目写作文,我认为这是个很有趣的 “黄金主题”,于是我写出了一部以“我的小狗之死”为题材的充满孩童纯洁、天真情感的故事,把抽象的东西描写的很活泼生动,对此作不仅我自己满意而得到了父亲的赞赏。大概过了两年,有一天父亲告诉我母亲想要领回我的事,他还说“她真心想接你,完全可以自己来,可她提出必须由我负责送你去,这我可办不到,除非你要求我这样做。”这件事使我很矛盾,父亲又把决定权推给我本人,要我自己去割断和母亲的纽带是痛苦的,这纽带并不太结实,但我有时感到它的存在,不过父亲的语气在鼓励我下决心,我终于说出了“我愿意留在这里”这句话。这一举动从此使我和父亲的命运深深地连在一起,直到我成年。在小学时代对我影响很深的是薇拉的母亲和两位老师。我很爱薇拉的母亲,对我来说,真正的外婆也比不上她,我们是那么合得来,她教我弹琴,给我读喜剧 《没病找病》或者是《钦差大臣》 ,我们有时笑得都在地毯上打滚,我们还爱说德语好恢复以前所学过的德语。还有两位老师贝尔纳太太和T小组很关心“我”。贝尔纳太太常请“我”去和孩子们一起吃点心并给“我”一种含蓄温柔的体贴和充满温情的注视,特别是她讲到1870年的战争,讲巴黎如何被围等时的表情使“我”很激动,我们合唱起了那个充满战斗热情的 《马赛曲》 。和T小组在一起时“我”这种崇拜为国捐躯的情绪达到了高潮,在镜框间都夹起了波拿巴的画像。有一次T小组领我们去卢森堡博物馆参观后布置了作业: 《描写你最喜欢的画》,我挑选的是德塔伊的《梦》。我在11岁时母亲来看过“我”一次,那是1909年二月以来的第一次会面,后来在1914年母亲又来过一次,但因为战争很快就回去了。这时我也该去上中学了,终于有一天早晨后母送我到车站并拜托给了售票员,从此我开始了中学生活。我对童年往事的回忆也到此结束。
作品鉴赏 80多岁的法国当代女作家兼文艺理论家娜塔丽·萨洛特,至今仍挥动金笔,精神抖擞地驰骋在文坛上。诚然,“艺术家的生命力是永远的”,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谁能阻止一个人肌体的衰退呢?于是当人们祝愿这位德高望重的作家长寿时,她的思绪和情感已飘逝到遥远孩提的梦境中。《童年》这部优秀的自传体小说就此诞生了。趁这夕阳的余辉,托起童年的浓雾,将那隐藏在内心深处的东西钩住,完完整整地掏出来,以便抓住生命,获得力量,这就是作家创作的指导思想。小说艺术地再现了作家从五、六岁到十一、二岁的成长过程。她和一般儿童有相似点: 单纯幼稚、天真烂漫,善良诚实。她爱爬山、玩水,肆无忌惮地从雪堆上往下滚,她无忧无虑勇敢地玩各种游戏。她讨厌虚伪和做作,大人让她扮演一个比她年小的孩子的声音和动作,她感到是对真正自己的屈辱和背叛。她同情老人,疼爱爷爷、奶奶和外婆,她喜欢仁慈,温和,善良的舅妈和继父。除外,她还是个与众不同,有着异样气质的儿童,五、六岁时,当大人们告诉她:“不,你不能这样做”时,她说: “不,我要这样做”于是她拿起剪刀扎烂了绸椅套,她是一个好奇心极强,爱做别人不做或别人禁止她做的事的孩子,她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同时又很敏感容易被伤害。父母离异后,遭到旁人歧视和白眼,她就对自己说: “我没必要变成一个可怜的畸形人,一个贱民,我有一切都摧不毁的力量,掌握着完全彻底的独立性。”她对后母的偏心眼很气愤,就采取她仅能采取的报复手段,她故意偷了一袋糖果,被人当场抓住,让后母当众出丑。上学之前她写了一些文章,没有得到大作家的赏识,给她幼小的心理留下很深的创伤,童年这个创伤使作者到了三十岁以后才开始搞创作。但她在儿童时就具备了一个艺术家所特有的气质,她有崇高的理想和志愿,她崇拜象伊凡诺夫先生那样视死如归的革命家,她渴望荣誉崇尚英雄主义,她时常觉得自己就是那个胖胖的,大腹便便的拿破仑。她又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观察力,高度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力。她把全班三十几个学生的名字写在自己叠的玩具鸡的头上,叫出每个学生名字起来回答问题,她自己又扮老师又当学生,她具有超常的想象力。她极其敏锐地观察到后母眼睛里闪着令人不安的小火花、象刁恶的后娘对待灰姑娘似的。她能够很准确的概括和分析出母亲五官及肤色的优缺点,得出母亲不如玩具娃娃美的结论。对大自然的酷爱也陶冶了这位未来艺术家的美好性情,她时常陶醉在红、黄、蓝、绿、青等各式温馨、柔和的花草中达到忘我的境地。强烈的求知欲、顽强的学习毅力为她以后的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她从小就对各种知识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如饥似渴地看小儿书以及后来看那些对她那么小的年龄难以理解的书。她上学时,要求自己每门功课必须拿第一,她把作文课看成是一种最自由、最美丽、最自高无尚的享受,这一切都在一个八十岁老人的笔下生动地再现了出来,在这篇小说里作者运用了新小说的心理描写法取得极佳的效果,尤其是她最擅长的对话的运用,内心独白、独白前奏等的穿插交错的运用,更令人耳目一新,作者采用老年人的口气和儿童的口气,以便不断相互提醒、相互补充、相互纠正,使童年往事的回忆更加清晰,内容和性格特征也更突出。在语言上作家保留了自己的特点,大量地运用短句、断续句及省略号,以此赋予人们一双孩童的眼睛,让他们用这双眼睛和她一起来看那新鲜有趣的世界,而不是被动地去听她的讲述,这样她就把传统叙事法和新小说心理描写及自己语言特点就更巧妙地结合了起来
今日更新
-
田宫虎彦 画册
[2019-06-01]
-
椎名麟三 深夜的酒宴
[2019-06-01]
-
鲇川信夫 鲇川信夫诗集
[2019-06-01]
-
太宰治 斜阳
[2019-06-01]
-
梅崎春生 樱岛
[2019-06-01]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