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伦·西利托 星期六晚上和星期天早上
作者简介 艾伦·西利托(1928— )英国小说家,诗人,剧作家。1928年3月4日生于英格兰中部高原的诺丁汉一个工人家庭。童年家境贫寒,14岁辍学,先后在当地自行车厂、三合板厂做工。1946年应征,入英国皇家空军当报务员,在马来西亚服役两年,后因染上肺结核在医院治疗一年多。之后,在诺丁汉居住一年,创作短篇小说。接着旅居法国、西班牙6年。1959年与过往多年的美籍诗人露丝·费恩莱特终成眷属。一生靠自学,在马来西亚时迷恋上特莱塞尔的工人小说《穿破裤子的慈善家》 。住院期间,博览希腊和拉丁经典作品译本。创作思想深受陀思妥耶夫斯基、劳伦斯、费尔丁、康拉德等人影响,深谙社会底层生活,擅长工人题材。1954年,受罗伯特·格雷夫斯指点,致力于以诺丁汉为背景的小说创作,将多年前写成的短篇,进行加工,整理,于1957年创作出 《星期六晚上和星期天早上》。此书曾遭拒绝,次年得以出版,轰动文坛。从此他被誉为“愤怒的青年”后期代表作家,真正的工人阶级作家。1963年应苏联作家联盟之邀,赴苏一个月。自1970年起,出任伦敦W·H·艾伦出版公司文学顾问。著作甚丰,几达四十部,重要小说有: 《没有啤酒没有面包》 (1957)、《星期六晚上和星期天早上》 (1958,获伦敦作家俱乐部奖,1961年由作者本人改编成同名剧本,该片成为电影史上经典之作)、《长跑运动员的孤独》 (1959,次年获霍桑登奖,并由作者本人改编成电影剧本)、《将军》 (1960)、《开门的钥匙》 (1961)、《下贱人的女儿》(1963,1970年改编成电影剧本)、《弗兰克·道利三部曲》、《威廉·波斯特斯之死》 (1964)、《燃烧着的树》(1967)、《生命之火》(1974)、《鳏夫之子》 (1976)、《说书人》(1976)、《第二次机会及其他故事》 (1980,短篇小说集)等。剧本有: 《所有公民皆士兵》(1967)、《这片异土》(1970)等。诗集有《工贼及其他诗歌》 (1960)、《沙门及其他诗歌》 (1968)、《野蛮人及其他诗歌》 (1973) 、《风暴: 新诗》 (1974) 等。
内容概要 英格兰中部高原的诺丁汉。一高大的自行车厂房里,21岁的青年工人亚瑟·西顿在车床边埋头操作。他在努力地干,因为一天做一千个零件,就能拿到14镑3先令两便士。为了生计,他15岁便开始干这种计件工作;为了享乐,得挣更多的钱。他口中念念有词,不停地抱怨,不断地愤怒: 累得腰酸背痛,快没命了! 如果象头牛样地干,一周的定额半星期就能完成,可那样一来,“他们”就会削减工资,提高定额……他不满: 每天都是乏味的工作、嘈杂的机器声,周围都是些同样乏味的苦力。于是,他抓机会捣蛋,对工头软硬兼用,并有一套自我保护的流氓办法。从他称为的“黑色星期一”开始,他便盼着周末,可以休息,找女人鬼混,喝他个天昏地转,不时地还可以与人打打赌,寻畔闹点事,发泄一通,以留下空间去容纳下一周的愤怒和怨气。他的同事们,一个个自私,对他人漠不关心,即便西顿烂醉如泥,摔倒在石阶上,也不伸手扶他起来。他不满、反感他生活其间的社会制度、机构,乃至工人组织和社会福利制度,因为他不得不定期从工资中抽点出来上缴给这些机构。然而,他又不象其当兵的堂兄堂弟,明火执仗地与国家法律作对,尽管从内心讲,他的反叛决心比他们更强。他18岁时曾参军,但他没有象堂兄那样屡屡逃跑,倒装出一副唯命是从的样子,尽管他对丘吉尔表示出极大的不敬。他不接受强加给他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只按快乐原则行事,因此,与已婚妇女、同事杰克的妻子布伦达勾搭,只要杰克不在,便与她私通。而30岁上下的布伦达,生活态度也随随便便,只要有享乐的机会,绝不放过。仅有布伦达还不够,在他因不小心,让她怀上孕之后,还要勾引布伦达的妹妹、军人的妻子温妮。当布伦达告诉他受孕一事,他满不在乎,所关心的只是这孩子是不是他的。一次在工人们常去寻欢作乐、借酒浇愁的酒吧里,他遇到了年方19的多琳,就因为她年轻、漂亮,于是穷追不舍,得到了这位天真、温顺的姑娘的爱情,但又从不考虑结婚,而且继续与其他女人鬼混。他的工作态度,言行举止、所作所为令周围的人看不惯,多次提出警告,但他只当耳旁风,听不得任何“教训”的话,依然我行我素,并自认为这样的生活很快乐,这才叫真正的生活。“好管闲事”的布尔太太,用饶舌妇的方式谴责他,他针锋相对,骂她“母狗”、“妓女”,说她与别的男人通奸,最后还用更厉害的方式报复她:选择她的屁股作为他的汽枪的攻击目标。这样,布尔太太因不便将受伤的部位露给警察看而只好哑吧吃黄连。然而,他得到了报应: 军人杰克同几个士兵,在游乐场外,将他揍得鼻青脸肿,不省人事,幸亏多琳终于找到了他。这次血的实际教训,使他在昏迷中醒过来后,有所感悟,但劣习仍有所保留,企图蒙骗母亲和女友多琳,说那遍体鳞伤是马车撞的,从储气罐上摔下来造成的,云云。毕竟他慢慢成熟起来了,体会到了安分守己忠于一个女人的乐趣,能够在盲目的、一古脑儿的反叛与他面临的铁的现实原则之间,找到某种平衡。于是,他不再沉湎于酒的快感,追求女人的乐趣之中,终于去水边垂钩了;于是,他尝到了纯真的爱情的欢乐;于是,布伦达终于秘密地、成功地将孩子打掉了; 于是,他至少表面上与杰克言和了; 于是,3个月后,他与多琳结婚——他似乎与这个一直厌恶、反感的社会妥协了。到书的结尾,他于星期天早上,去小河边钩鱼。他钩上了一尾,但从它的眼神中,他看出了那条鱼想活下去的强烈欲望。那条鱼就象他自己,吃比自己小的鱼而逃避比自己大的鱼。他感到那条鱼的命运,完全掌握在他的手上。他发了慈悲,将它放了。但是,他又在等着下一次机会,这次只要抓住了,绝不会再放掉,因为他得为自己的生存而斗争。
作品鉴赏 《星期六晚上和星期天早上》,是一部情节松散,由一连串的故事片断构成的小说(全书实际上分两部分,前12章写星期六晚上,到亚瑟·西顿挨揍为止; 后4章写星期天早上,主要围绕主人公的转变过程)。然而它被誉为当代经典之作。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赋予它名著的特质:拥有最长的工业文明的英国,在十九世纪就产生了不少以工人疾苦为主题的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到了二十世纪,也有特莱塞尔、劳伦斯等专注工人题材的作家。可是,这个优秀的传统,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扬。西利托的可贵之处在于,他拣起了前辈的笔,将这个传统的文学题材提到了新的高度,成功地塑造了西顿这个反复无常、充满矛盾的现代工人形象,使这部作品成为“愤怒的青年”文学的晚期代表作。在这个金钱至上的社会里,为了生存,他15岁就被迫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在这个以享乐为时髦的时代,为了挣到更多的钱,他必须拼命苦干,尽管抱怨这机械的工作要他的命。他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对一切都不满,模糊地意识到由机器文明所带来的现行的政治、经济、军事制度道德规范等等,象一张无形的网,把他罩得严严实实。他愤怒,想反抗,但是,游离于工人阶级之外,看不出工党和保守党之间的区别的他,只能采取低级下流的手段:纵情声色,滥饮狂醉,崇尚暴力。这一切实际上是他愚昧地、笼统地反社会心理的外化。社会没有给他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他因此不能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更无法获得发展自我的机会。于是只有凭借原始的生命力,为求得生存和寻找快乐而惹是生非。这样一种恶劣的环境和心境,又给予他保全自我和利用法规的本能。而且,当他最终意识到自我力量的不堪一击时,他又能与社会妥协,直至良心发现,与人为善。但是,他骨髓里的“弱肉强食”观念,又保不准将来他会不会“反社会”。他是当代社会的怪胎,却是地地道道的、曾经风行一时的“反社会”的英雄,是他那一类人的代表。由此看来,这部作品是忠实于时代精神的。作者一反传统工人小说手法,没有将“工人”作为纯洁朴实的代表苍白地置于受剥削压迫的位置上,而是深入到他们的悲惨生存环境中,去探究他们的矛盾心理,并不加粉饰地提炼出血肉齐全、令人信服的真实形象,加强了作品悲喜剧兼有的艺术感染力,对社会的揭露批判精神,更是力透纸背。这部作品语言生动活泼,大量运用工人的口语、俚语和俗语,富有强烈的节奏感,将读者带进工人的工作、生活、思想、语言环境之中。西利托无疑深受其前辈劳伦斯的影响。稍一比较,便会发现,这两位作家,有很多相同之处:他们是同乡,都是诺丁汉人;他们的眼光,都投放到家乡处境悲惨的工人身上;他们都认为,资本主义的工业文明扭曲了人性。相形之下,西利托的这部作品,在很多方面,超过了劳伦斯。劳伦斯过分醉心于心理分析学说,因此,他笔下的工人形象并不怎么丰满,倒有心理分析学的图解之嫌,并且都成了遭压抑了的性的牺牲品。而西利托的这本小说,既注重人物的生活环境,又注重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更能揭示现代工业文明对于人的压抑和个人无力抗争、只能妥协的命运。西顿这个人物,体现了作者对英国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关系和对工人阶级的现状与本来的矛盾认识,这种矛盾使得他又象劳伦斯一样,不能给予他所同情的工人阶级设想出一个光明的前景,因此他笔下的工人们只好继续处在弱肉强食的社会中。
内容概要 英格兰中部高原的诺丁汉。一高大的自行车厂房里,21岁的青年工人亚瑟·西顿在车床边埋头操作。他在努力地干,因为一天做一千个零件,就能拿到14镑3先令两便士。为了生计,他15岁便开始干这种计件工作;为了享乐,得挣更多的钱。他口中念念有词,不停地抱怨,不断地愤怒: 累得腰酸背痛,快没命了! 如果象头牛样地干,一周的定额半星期就能完成,可那样一来,“他们”就会削减工资,提高定额……他不满: 每天都是乏味的工作、嘈杂的机器声,周围都是些同样乏味的苦力。于是,他抓机会捣蛋,对工头软硬兼用,并有一套自我保护的流氓办法。从他称为的“黑色星期一”开始,他便盼着周末,可以休息,找女人鬼混,喝他个天昏地转,不时地还可以与人打打赌,寻畔闹点事,发泄一通,以留下空间去容纳下一周的愤怒和怨气。他的同事们,一个个自私,对他人漠不关心,即便西顿烂醉如泥,摔倒在石阶上,也不伸手扶他起来。他不满、反感他生活其间的社会制度、机构,乃至工人组织和社会福利制度,因为他不得不定期从工资中抽点出来上缴给这些机构。然而,他又不象其当兵的堂兄堂弟,明火执仗地与国家法律作对,尽管从内心讲,他的反叛决心比他们更强。他18岁时曾参军,但他没有象堂兄那样屡屡逃跑,倒装出一副唯命是从的样子,尽管他对丘吉尔表示出极大的不敬。他不接受强加给他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只按快乐原则行事,因此,与已婚妇女、同事杰克的妻子布伦达勾搭,只要杰克不在,便与她私通。而30岁上下的布伦达,生活态度也随随便便,只要有享乐的机会,绝不放过。仅有布伦达还不够,在他因不小心,让她怀上孕之后,还要勾引布伦达的妹妹、军人的妻子温妮。当布伦达告诉他受孕一事,他满不在乎,所关心的只是这孩子是不是他的。一次在工人们常去寻欢作乐、借酒浇愁的酒吧里,他遇到了年方19的多琳,就因为她年轻、漂亮,于是穷追不舍,得到了这位天真、温顺的姑娘的爱情,但又从不考虑结婚,而且继续与其他女人鬼混。他的工作态度,言行举止、所作所为令周围的人看不惯,多次提出警告,但他只当耳旁风,听不得任何“教训”的话,依然我行我素,并自认为这样的生活很快乐,这才叫真正的生活。“好管闲事”的布尔太太,用饶舌妇的方式谴责他,他针锋相对,骂她“母狗”、“妓女”,说她与别的男人通奸,最后还用更厉害的方式报复她:选择她的屁股作为他的汽枪的攻击目标。这样,布尔太太因不便将受伤的部位露给警察看而只好哑吧吃黄连。然而,他得到了报应: 军人杰克同几个士兵,在游乐场外,将他揍得鼻青脸肿,不省人事,幸亏多琳终于找到了他。这次血的实际教训,使他在昏迷中醒过来后,有所感悟,但劣习仍有所保留,企图蒙骗母亲和女友多琳,说那遍体鳞伤是马车撞的,从储气罐上摔下来造成的,云云。毕竟他慢慢成熟起来了,体会到了安分守己忠于一个女人的乐趣,能够在盲目的、一古脑儿的反叛与他面临的铁的现实原则之间,找到某种平衡。于是,他不再沉湎于酒的快感,追求女人的乐趣之中,终于去水边垂钩了;于是,他尝到了纯真的爱情的欢乐;于是,布伦达终于秘密地、成功地将孩子打掉了; 于是,他至少表面上与杰克言和了; 于是,3个月后,他与多琳结婚——他似乎与这个一直厌恶、反感的社会妥协了。到书的结尾,他于星期天早上,去小河边钩鱼。他钩上了一尾,但从它的眼神中,他看出了那条鱼想活下去的强烈欲望。那条鱼就象他自己,吃比自己小的鱼而逃避比自己大的鱼。他感到那条鱼的命运,完全掌握在他的手上。他发了慈悲,将它放了。但是,他又在等着下一次机会,这次只要抓住了,绝不会再放掉,因为他得为自己的生存而斗争。
作品鉴赏 《星期六晚上和星期天早上》,是一部情节松散,由一连串的故事片断构成的小说(全书实际上分两部分,前12章写星期六晚上,到亚瑟·西顿挨揍为止; 后4章写星期天早上,主要围绕主人公的转变过程)。然而它被誉为当代经典之作。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赋予它名著的特质:拥有最长的工业文明的英国,在十九世纪就产生了不少以工人疾苦为主题的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到了二十世纪,也有特莱塞尔、劳伦斯等专注工人题材的作家。可是,这个优秀的传统,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扬。西利托的可贵之处在于,他拣起了前辈的笔,将这个传统的文学题材提到了新的高度,成功地塑造了西顿这个反复无常、充满矛盾的现代工人形象,使这部作品成为“愤怒的青年”文学的晚期代表作。在这个金钱至上的社会里,为了生存,他15岁就被迫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在这个以享乐为时髦的时代,为了挣到更多的钱,他必须拼命苦干,尽管抱怨这机械的工作要他的命。他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对一切都不满,模糊地意识到由机器文明所带来的现行的政治、经济、军事制度道德规范等等,象一张无形的网,把他罩得严严实实。他愤怒,想反抗,但是,游离于工人阶级之外,看不出工党和保守党之间的区别的他,只能采取低级下流的手段:纵情声色,滥饮狂醉,崇尚暴力。这一切实际上是他愚昧地、笼统地反社会心理的外化。社会没有给他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他因此不能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更无法获得发展自我的机会。于是只有凭借原始的生命力,为求得生存和寻找快乐而惹是生非。这样一种恶劣的环境和心境,又给予他保全自我和利用法规的本能。而且,当他最终意识到自我力量的不堪一击时,他又能与社会妥协,直至良心发现,与人为善。但是,他骨髓里的“弱肉强食”观念,又保不准将来他会不会“反社会”。他是当代社会的怪胎,却是地地道道的、曾经风行一时的“反社会”的英雄,是他那一类人的代表。由此看来,这部作品是忠实于时代精神的。作者一反传统工人小说手法,没有将“工人”作为纯洁朴实的代表苍白地置于受剥削压迫的位置上,而是深入到他们的悲惨生存环境中,去探究他们的矛盾心理,并不加粉饰地提炼出血肉齐全、令人信服的真实形象,加强了作品悲喜剧兼有的艺术感染力,对社会的揭露批判精神,更是力透纸背。这部作品语言生动活泼,大量运用工人的口语、俚语和俗语,富有强烈的节奏感,将读者带进工人的工作、生活、思想、语言环境之中。西利托无疑深受其前辈劳伦斯的影响。稍一比较,便会发现,这两位作家,有很多相同之处:他们是同乡,都是诺丁汉人;他们的眼光,都投放到家乡处境悲惨的工人身上;他们都认为,资本主义的工业文明扭曲了人性。相形之下,西利托的这部作品,在很多方面,超过了劳伦斯。劳伦斯过分醉心于心理分析学说,因此,他笔下的工人形象并不怎么丰满,倒有心理分析学的图解之嫌,并且都成了遭压抑了的性的牺牲品。而西利托的这本小说,既注重人物的生活环境,又注重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更能揭示现代工业文明对于人的压抑和个人无力抗争、只能妥协的命运。西顿这个人物,体现了作者对英国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关系和对工人阶级的现状与本来的矛盾认识,这种矛盾使得他又象劳伦斯一样,不能给予他所同情的工人阶级设想出一个光明的前景,因此他笔下的工人们只好继续处在弱肉强食的社会中。
今日更新
-
田宫虎彦 画册
[2019-06-01]
-
椎名麟三 深夜的酒宴
[2019-06-01]
-
鲇川信夫 鲇川信夫诗集
[2019-06-01]
-
太宰治 斜阳
[2019-06-01]
-
梅崎春生 樱岛
[2019-06-01]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