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里湾

2024-01-26 可可诗词网-第二卷 https://www.kekeshici.com

当代长篇小说。赵树理著。连载于《人民文学》1955年第1、2、3、4期,通俗读物出版社1955年出版。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5月第1版,1959年、1962年、1964年再版。作品是赵树理小说创作中篇幅最长的一部,也是中国第一部较大规模地反映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长篇小说。

作品以华北老解放区模范村——三里湾的社会主义改造为背景,通过秋收、整党、扩社、开渠等事件展开情节,生动地勾勒出农业合作化初期经历着巨大变革的中国农村的社会风貌。周杨曾评论说:“作者以他特有的关于农村的丰富知识,热情和幽默,真实地描写了农村中社会主义先进力量和落后力量之间的斗争,农民在生产关系、家庭关系和恋爱关系上的种种矛盾冲突”。(《论<三里湾>》)

作品围绕着两条道路、两种思想的矛盾冲突,刻画出一组不同类型、不同觉悟的农民形象。党支部书记兼农业生产合作社副主任王金生是一位寄托着作者理想的农村基层干部形象,淳厚、朴实又富于理想,文化水平不高却把各项工作做得井井有条。作品还塑造了王玉生、范灵芝、王满喜等一组农村青年积极分子形象,表现了他们追求进步的热情和尊重科学、讲求实干的精神。

作品中更为丰满、生动、真实的人物一批带有旧思想残余和小私有者习惯的落后农民形象。作者以讽刺、幽默、风趣的艺术笔触,着力描写了落后人物与新环境的冲突,成功地塑造出“糊涂涂”、“常有理”等几个老中农形象。作者试图通过描绘这些小私有者自私落后、狭隘、保守的心理状态和狡诈的行为,对中国农民特别是落后农民的思想意识进行批判。并揭示出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同时,作品还描绘了落后农民在这场社会变革中的转变与进步,表现出作者对中国农民的深厚感情。作品发表后曾在中国文艺界引起热烈讨论。

《三里湾》集中体现了他的艺术风格。作者运用了传统的民间说书手法并加以创新,将新人、新思想与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艺术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适合广大农民阅读、欣赏。用作者自己的话讲:“我写东西,大部分是想写给农村中的识字人读,并且想通过他们介绍给不识字人听的,所以在写法上对传统的那一套照顾得多一些。”(赵树理:《<三里湾>写作前后》)

这部小说曾被改编成话剧、评剧,豫剧、湖南花鼓戏和题为《花好月园》的电影上演,并被译成多种文本在国外出版。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