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结合”创作方式

2018-10-01 可可诗词网-第二卷 https://www.kekeshici.com

当代文艺思潮。这是一种违 反艺术创造规律的创作方式。这种领导、群众、作家“三结合”的创作方式最早出现在1958年文艺“大跃进”运动中。1962年3月6日,陈毅在《在全国话剧、歌剧、儿童剧创作座谈会上的讲话》里曾嘲笑过这种方式。他说:“特别最滑稽的是‘领导出思想、群众出生活、作家出技巧’。我就请问:作家就没有思想啦?领导就可以包思想啦?群众出生活,作家就没有生活?领导就没有生活啦?领导就死掉了啦?作家出技巧,这个作家就仅仅是一个技巧问题呀!不晓得哪里吹来这么一股歪风!”(《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文化组编《党和国家领导人论文艺》第141页)这股“歪风”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变了一个花样又重新更厉害地刮了起来。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短篇小说集《这里并不平静》、《农场的春天》,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小说《钻天锋》、短篇小说集《迎着朝阳》、诗集《革命要钢我们炼》等都是“三结合”的产物。“文化大革命”中“三结合”的内涵与1958年“大跃进”运动的“三结合”略有不同,它是党委领导、工农兵业余作者和专业编辑人员3个部分的“结合”。当时的报刊舆论是这样宣传的:“‘三结合’的集体创作,是文化大革命以后出现的新事物。”“‘三结合’的集体创作,有利于加强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有利于创作队伍的发展和健康成长,有利于专业工作者同工人群众相结合,有利于提高作品的思想和艺术水平。”(中共二七机车车辆厂委员会:《搞好文艺创作的“三结合”,努力写好反映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作品》)。“文化大革命”以后,这种创作方式即已不复存在。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