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
当代中篇小说。谌容著。初载《收获》1980年第1期。百花文艺出版社1980年6月出版单行本,列为“百花中篇小说丛书”,书内有插图4幅;1981年3月再版;1982年11月第3次印刷,书前加作者照片。小说通过因工作和家庭双重重担压得身心交瘁、长期“超负荷运转”而终于病倒在医院、处于垂危昏迷状态中的眼科女大夫陆文婷的意识活动,通过在病房护理或探望她的爱人、领导和同事的言谈、举止、表情与回忆,从不同侧面和角度,描绘了陆大夫对待事业、工作、爱情和家庭的高尚品格、情操与感情,也描绘了她的丈夫、专攻金属力学的科研人员傅家杰的种种难堪遭遇,以及她的同事和朋友姜亚芬夫妇因丧失生活信心而不得不远走异国他乡的苦闷心情,及时而较准确地表现了新时期极应引起重视的中年知识分子问题,表现了“黑暗已经过去,光明已经来到”而生活中仍然存在某些阴影的社会现实。“陆大夫”陆文婷和“马列主义老太太”秦波,具有相当高的典型性,在中国当代文学人物画廊中,增添了独具特色的艺术形象。整部作品格调深沉,构思精巧,布局严谨,语言清丽明快,富有诗意美。它是女作家谌容的成名作和代表作,是她长期生活积累和艺术追求的结晶,在创作过程中,她“白天去同仁医院补充生活,晚上在家写作《人到中年》”(何火任、王子红《谌容生平纪略》)。有人问作品里有没有她自己的生活感受,她说:“当然是有的。在一段很长的时间里,我就是啃两个冷烧饼,就一杯白开水,伏在三屉桌上写东西的。”(谌容《并非有趣的自述》)。在艺术上,她采用“颠颠倒倒、虚虚实实的写法”。力图“在中篇小说的结构方式上作一些突破”(谌容《编辑和我》)。小说引起文学界和学术界的热烈反响,受到广泛好评。巴金说他读过3遍,他多么希望自己“能够写一部象《人到中年》那样的小说”(《关于<还魂草>》)。朱寨强调,关于中年人的迫切问题,“在文学创作中,还没有象《人到中年》这样,给予突出集中的表现”,“在当前反映现实社会问题主题的创作领域内,《人到中年》应该说是一个新的开拓和突进”(《留给读者的思考》)。这部小说获中国作家协会第一届(1977—1980)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等奖,名列第一。该篇被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花城出版社以及福建、云南、江西、四川、江苏等人民出版社分别收入出版的各种小说选本,还被《中国文学》杂志社和外文出版社分别译为英、法、乌都尔等文种收入书中在国外发行。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拍摄后于1983年公映,先后获金鸡奖、文化部优秀影片奖和百花奖。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