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防有鹊巢

2023-12-15 可可诗词网-诗经鉴赏 https://www.kekeshici.com

        


        防有鹊巢,① 哪有堤上筑鹊巢?
        邛有旨苕。② 哪有山上长苕草?
        谁侜予美?③ 谁在离间我情人?
        心焉忉忉。④ 心里又愁又烦恼。
        
        中唐有甓,⑤ 哪有庭院瓦铺道?
        邛有旨鹝。⑥ 哪有山上长绶草?
        谁侜予美?  谁在离间我情人?
        心焉惕惕。  心里担忧又烦躁。


        

(程俊英译)


        
        【注】 ①防: 堤坝。②邛 (qiong) : 土丘。旨: 味美。苕 (tiao) : 蔓生植物,一名鼠尾,生在低湿之地。③侜(zhou) : 欺诳。予美:我爱之人。④忉忉: 忧愁的样子。⑤唐: 古时朝堂前或宗庙门内的大路。中唐: 即中庭的道路。甓(pi): 砖瓦。⑥鹝(yi): 杂色小草,又名绶草。⑦惕惕: 担心害怕的样子。
        
        这是一首“忧谗”之诗。诗人以事物的颠倒反常作比兴: 鹊巢本应筑在大树上,可现在却出现在堤坝上了; 鼠尾草本应长在低湿的土地里,可现在却出现在土丘上了;砖瓦是用来造房的,为什么却被铺设在中庭的大道;杂色的小绶草又为什么会长在高高的山丘上。世上的事情可以反复无常,可耻小人惯于作伪造谣,那些无根浮词离间了我和“予美”之间的关系,心中怎能不忧愁烦恼?
        对这首诗的“忧谗”,从《诗序》到朱熹的《诗集传》乃至清代和近现代的学者,都没有异议。但对被谗的对象却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分歧的焦点在对“予美”一词的理解。《诗序》首先提出“宣公多信谗,君子忧惧焉。”郑玄继其说,并明确指出 “所美,谓宣公也”。(《郑笺》孔颖达进而发挥: “臣之事君,欲君美好,故谓君为所美之人。” (《孔疏》)到了宋代,王质引用 《史记》 中陈宣公宠信嬖姬之子款,而杀太子御寇,公子完惧祸流亡齐国的故事,来坐实宣公的信谗。(《诗总闻》)那么,王质的“予美”,显然是“御寇”了。总之,这些说解都是把《防有鹊巢》当作政治诗来理解的。直到清代,象姚际恒,方玉润这样对《诗经》主题有着很多真知灼见的大学者,也都取这样的见解。但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他就是朱熹。朱子认为: “此男女之有私而忧或间之之辞。”他说: “予美,指所与私者也。”他的说解无疑于发聋振聩的惊雷,把笼罩在这首民歌表面的雾障一扫而空,还了它的本来面目。朱熹的功绩在于他能跳出《诗序》的束缚,就诗论诗,从诗篇的实际出发来分析认识它的主旨。他的方法是科学的,故而得出了正确的结论。朱熹的观点虽然一直受到攻击,直到清代还不断有人发难,但现在他的见解已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高亨先生引用《唐风·葛生》一诗中的“予美亡此”中“予美”指作者的妻子,(《诗经今注》) 进一步证实了朱熹的论断。
        其实,我们从《防有鹊巢》的结构和特点看,这完全是一首民间情诗。有人评这首诗“柔肠曲尽”,(《吴闿生《诗义会通》) 可谓深得诗旨。仔细品味这首诗,一个失恋者的愁苦之情不是跃然纸上了吗?对情人的深爱、失去了心上人的苦楚和对挑拨者的一腔怨恨,交织在一起,编成了这首诗。没有“柔肠曲尽”的真切感受,是无论如何写不出如此哀怨之作的吧!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