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帐远笼清珮响,更曛晴日上龙旗。”诗句出处:《杨柳枝寿杯词十八首》;是唐朝诗人司空图的作品。
|
乐府翻来占太平,风光无处不含情。
千门万户喧歌吹,富贵人间只此声。
撼晚梳空不自持,与君同折上楼时。
春风还有常情处,系得人心免别离。
灞亭东去彻隋堤,赠别何须醉似泥。
万里往来无一事,便帆轻拂乱莺啼。
台城细仗晓初移,诏赐千官禊饮时。
绿帐远笼清珮响,更曛晴日上龙旗。
桃源仙子不须夸,闻道惟栽一片花。
何似浣纱溪畔住,绿阴相间两三家。
偶然楼上卷珠帘,往往长条拂枕函。
恰值小娥初学舞,拟偷金缕押春衫。
池边影动散鸳鸯,更引微风乱绣床。
直待玉窗尘不起,始应金雁得成行。
稻畦分影向江村,憔悴经霜只半存。
昨日流莺今不见,乱萤飞出照黄昏。
客泪休沾汉水滨,舞腰羞杀汉宫人。
狂风更与回烟帚,扫尽繁花独占春。
游人莫叹易凋衰,长乐荣枯自有期。
看取明年春意动,更于何处最先知。
昔年行乐及芳时,一上丹梯桂一枝。
笑问江头醉公子,饶君满把麹尘丝。
渡头残照一行新,独自依依向北人。
莫恨乡程千里远,眼中从此故乡春。
絮惹轻枝雪未飘,小溪烟束带危桥。
邻家女伴频攀折,不觉回身罥翠翘。
处处萦空百万枝,一枝枝好更题诗。
隔城远岫招行客,便与朱楼当酒旗。
锦城分得映金沟,两岸年年引胜游。
若似松篁须带雪,人间何处认风流。
日暖津头絮已飞,看看还是送君归。
莫言万绪牵愁思,缉取长绳系落晖。
大堤时节近清明,霞衬烟笼绕郡城。
好是梨花相映处,更胜松雪日初晴。
圣主千年乐未央,御沟金翠满垂杨。
年年织作升平字,高映南山献寿觞。
《杨柳枝寿杯词十八首》唐朝诗人司空图的作品。
【注释】
①桃源:桃花源。
②一片花:陶渊明《桃花源记》谓桃源洞外有桃花林,“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云
云。
③浣纱溪:又名若耶溪,在浙江绍兴市南,即西施浣纱处。
【评解】
江南山青水秀,风光旖旎,胜似传说中的桃源仙境。词人用淡雅的笔墨,传达出人
间春色的无限情韵。司空图诗宗王维山林隐逸之风,其词亦然,清新自然,雅洁可爱。
【注释】:
帐:
①床帐或帷帐。《史记·黥布列传》:“帐御饮食从官如汉王居,布又大喜过望。”②军用营帐。《史记·项羽本纪》:“即其帐中斩宋义头。”③登记户籍、账目的簿子。《隋书·高祖纪下》:“凡是军人,可悉属州县,垦田籍账,一与民同。”笼:
(一)①畜养鸟类、兽类或虫类的编竹器。《庄子·庚桑楚》:“以天下为之笼,则雀无所逃。”②用木竹做成的笼器或篮子。宋子侯《董娇娆》:“不知谁家子,提笼行采桑。” (二)lǒng ①遮掩罩住。《齐民要术·脯腊》:“纸袋笼而悬之。”张居正《安肃道中雪》:“二月燕山雪尚飞,薄云笼日转霏微。”②包罗;控制。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盐铁论》:“笼天下盐铁诸利。”③竹箱。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二:“官职是国家的,非卧房笼箧中物,婿安得有之?”清:
①水纯净透明,与“浊”相对。屈原《渔父》:“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②洁净。张衡《东京赋》:“京室密清。”③使洁净;使干净。陆云《盛德赋》:“泛时雨以清天,洒狂尘以肃地。”④清晰;清楚。张祜《酬凌秀才惠虎枕》:“八寸黄杨惠不轻,虎头光照簟文清。”⑤声音清亮;清脆。苏轼《石钟山记》:“南声函胡,北声清越。”(函胡:含糊,模糊。越:高扬。)⑥清爽;清凉;寒凉。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别:另一。)⑦冷清;凄清。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⑧寂静;清静。《庄子·天下》:“寂乎若清。”⑨清平;安定;太平。唐太宗《咏风》:“劳歌《大风曲》,威加四海清。”(大风曲:汉高祖即位后曾回故乡,作《大风歌》。加:施。)⑩公正;廉洁;清白;清廉。《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是以:因此。)(11)单纯;素雅。杜牧《沈下贤》:“斯人清唱何人和? 草径苔芜不可寻。”(12)肃清;使干净。梁启超《戊戌政变记·谭嗣同传》:“保护圣主,复大权,清君侧,肃宫廷。”(13)用完;用尽。《越绝书·荆平王内传》:“(伍子胥)乃发其箪饭,清其壶浆而食。”(荆:楚国的别称。)(14)中国封建朝代名称,公元1616~1911年。(15)厕所。后作“圊”。《风俗通·怪神》:“二三日乃于清中粪下啼。”(16)古代哲学用语。指冲和之气。《荀子·解蔽》:“故道之以礼,养之以清。”响:
①回声。《水经注·江水》:“空谷传响,哀转久绝。”②声音。《石钟山记》:“桴止响腾,馀韵徐歇。”③发出声音。陆机《赴洛道中作》之二:“侧听悲风响。”④声音高而大。刘长卿《湘中纪行·浮石濑》:“众岭猿啸重,空江人语响。”[响应]回声相应。比喻迅速表示赞同。贾谊《过秦论上》:“天下云集而响应。”更:
(一)①改变;更换。《韩非子·解老》:“凡法令更则利害易。”②替换。《吕氏春秋·仲春纪》:“是月也,祀不用牺牲,用圭璧,更皮币。”(牺牲:祭祀用的牲畜。圭:玉器名。皮币:毛皮和缯帛。)引申为交替。《汉书·万石君传》:“九卿更进用事。”③经历;经过。《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更日久则涂干而椽燥。”④抵偿;抵押。《史记·平准书》:“悉巴蜀租赋不足以更之。”(悉:竭尽。)⑤古时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一更约二小时。岳飞《小重山》:“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二)gèng 副词。①相当于“再”、“又”。《史记·孟尝君列传》:“此时孟尝君有一狐白裘,直千金,天下无双,入秦献之昭王,更无他裘。”(直:同“值”。)杜甫《石壕吏》:“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②相当于“愈”。更加。《史记·管晏列传》:“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曛:
①落日时余光。苏颋(tǐng)《兴州出行》:“松梢半吐月,萝翳渐移曛。”②黄昏;傍晚。《冬日》:“曛雾蔽窮天。”③昏暗。李白《送崔度还吴诗》:“踌躇日将曛。”晴:
①天空无云;天气晴好。袁峤之《兰亭诗》之二:“四眺华林茂,俯仰晴川涣。”(涣:流散。)②指雨雪停止,天转晴朗。潘岳《闲居赋》:“微雨新晴。”上:
(一)①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孟子·梁惠王上》:“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②等级高或质量好的。《天工开物·饴饧》:“色以白者为上。”③次序或时间在前的。《墨子·七患》:“故虽上世之圣王,岂能使五谷常收,而旱水不至哉?”古乐府《日出东南隅行》:“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④在上位的君主。《孟子·梁惠王上》:“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⑤由低处往高处。《庄子·逍遥游》:“抟(tuán)扶摇而上者九万里。”⑥去;往。黄宗羲《柳敬亭传》:“始复上街头理其故业。”⑦向前。《战国策·秦策二》:“三鼓之而卒不上。”(卒:终。)⑧进呈;进献;送上。《汉书·东方朔传》:“四方士多上书言得失。”⑨出场。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楔子:“正旦扮莺莺上。”⑩加;添加。《论语·颜渊》:“草上之风必偃。”(11)涂染。《天工开物·造竹纸》:“先以白矾水染过,后上红花汁云。”(12)通“尚”。崇尚。《吕氏春秋·长见》:“尊贤上功。” (二)shǎng 上声,汉语四声之一。钟嵘《诗品序》:“至平上去人,则余病未能。”龙:
(一)①我国传说中的神异动物,头有角,身有鳞。有脚可走,无翼能飞。《周易·乾》:“见龙在田,利见大人。”(田:指地上。)②帝王的象征。杜甫《哀王孙》:“高帝子孙尽隆准,龙种自与常人殊。”(高帝:汉高祖。隆准:高鼻梁。)白居易《长恨歌》:“天旋日转回龙驭。”③八尺以上的马;骏马。张衡《东京赋》:“龙辂充庭,云旗拂霓。”(辂:天子的车。云旗:很高的旗。霓:副虹,借指空中。)④指杰出的人才。《三国志·诸葛亮传》:“诸葛孔明者,卧龙也。”⑤二十八宿中东方七星(角、亢、氐、房、心、尾、箕)的合称。⑥十二生肖之一。[龙钟]1. 衰老、疲惫的样子。王维《夏日过青龙寺谒操禅师》:“龙钟一老翁,徐步谒禅宫。”2. 潦倒、不得意的样子。白居易《别微之于澧上》:“莫问龙钟恶官职,且听清脆好文篇。”3. 泪流纵横的样子。蔡邕《琴操》下:“空山歔欷,涕龙钟兮。”(歔欷xū xī:哀叹抽泣声。)4.踯躅难行的样子。 苏颋《晓发方骞驿》:“传置远山蹊,龙钟蹴涧泥。”(蹴cù:践踏。)(二)lǒng 同“垄(lǒng)”。①冈垄。《孟子·公孙丑下》:“有贱丈夫焉,必求龙断而登之。”(贱丈夫:指贪利可鄙的男子。龙断:断而高的冈垄。)②独占利益。《艺林伐山》:“私富贵之龙断。” (三)chǒng 通“宠”。荣耀。《诗经》:“何天之龙。”旗:
①[名]旗帜。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②[名]比喻事物的标志。《左传· 闵公二年》:“佩,衷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