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尸既伏窜,九藏乃和平。”诗句出处:《与道者同守庚申》;是唐朝诗人权德舆的作品。
|
洞真善救世,守夜看仙经。俾我外持内,当兹申配庚。
斋心已恬愉,澡身自澄明。沉沉帘帏下,霭霭灯烛清。
四支动有息,一室虚白生。收视忘趋舍,叩齿集神灵。
伊予嗜欲寡,居常痾恙轻。三尸既伏窜,九藏乃和平。
无令耳目胜,则使性命倾。窅然深夜中,若与元气并。
释宗称定慧,儒师著诚明。派分示三教,理诣无二名。
吉祥能止止,委顺则生生。视履苟无咎,天祐期永贞。
应物智不劳,虚中理自冥。岂资金丹术,即此驻颓龄。
《与道者同守庚申》唐朝诗人权德舆的作品。
【注释】:
三:
①基数词。《周易·解》:“田获三狐。”(田:打猎。)②序数第三。《左传·庄公十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③表示多数或多次。《史记·鲁周公世家》:“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哺:口中含嚼的食物。)尸:
①陈列。《左传·庄公四年》:“楚武王荆尸。”(荆:楚国旧邑。尸:指陈列兵阵。)②古代祭祀时代表死者受祭的人。《礼记·曲礼上》:“坐如尸。”③主管;主持;执掌。《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小国固必有尸盟者。”④指在其位而无所作为。司马光《辞门下侍郎第二札子》:“岂可以污高位,尸重任,使朝庭获旷官之讥,微臣受窃位之责?”(门下侍郎:官名。)⑤同“屍”。尸体。《左传·文公三年》:“封殽尸而还。”⑥陈尸示众。《国语·晋语六》:“杀三郤而尸诸朝。”既:
①尽;终了。《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楚人未既济。”②副词。已经。《论语·阳货》:“既得之,患失之。”(患:担心。)③连词。1. 常与“且”、“又”呼应,表示二种情况并存。《诗经·大雅·烝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2. 则;就。《论语·季氏》:“既来之,则安之。”伏:
①趴;俯伏。《礼记· 曲礼上》:“寝毋伏。”又指俯身。《庄子·渔父》:“孔子伏轼而叹曰。”(轼:车前凭靠的横木。)②低;落。韩愈《南海神庙碑》:“伏波不兴。”(兴:起。)③潜伏;隐蔽。《老子》:“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汉书·艺文志》:“自春秋至于战国,出奇设伏,变诈之兵并作。”④屈服;承受。《左传·隐公十一年》:“许既伏其罪矣。”(许:国名。既:已经。)《淮南子·原道》:“海外宾伏。”⑤降伏;服从。皇甫冉《赠普门上人》:“慧力堪传教,禅功久伏魔。”⑥通“服”。1. 佩服。《晋书·左思传》:“及(左)思赋出,(陆)机绝叹伏,以为不能加也,遂辍笔焉。”(绝:非常。加:增添。)2. 适应;习惯。韩愈《黄家贼事宜状》:“例皆不谙山川,不伏水土。”⑦伏天。分初伏、中伏、末伏,统称三伏。时间在农历六月前后,是盛夏季节。杨恽《报孙会宗书》:“岁日伏腊,烹羊炰羔,斗酒自劳。”⑧敬辞。臣下对君主、下对上的敬辞。《汉书·杨恽传》:“伏惟圣主之恩,不可胜量。”(惟:思。)《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⑨古代夏祭称“伏”。《史记·留侯世家》:“每上冢(zhǒng)伏腊,祠黄石。”(冢:坟。腊:冬祭称腊。黄石:石名。)伏窜:
逃窜,隐藏。《左传·襄公二十一年》:“罪重于郊甸,无所~~。”窜:
①躲藏。贾谊《吊屈原赋》:“鸾凤伏窜兮,鸱枭翱翔。”②逃跑;逃亡。李白《猛虎行》:“窜身南国避胡尘。”③贬谪;放逐。《辽史·耶律石柳传》:“为奸臣所陷,斥窜边郡。”④修改。《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公又与遂书,多所点窜。”九:
①数词。《淮南子·天文》:“三三如九。”②泛指多数。《楚辞·离骚》:“虽九死其犹未悔。”《左传·襄公十一年》:“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合:盟会。)司马迁《报任安书》:“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藏:
(一)①储藏;储存。《荀子·王制》:“春耕,夏耘,秋收,冬藏。”②收藏;保存。《墨子·天志下》:“有书之竹帛,藏之府库。”③隐藏;包藏。《韩非子· 难一》:“术者,藏之于心中。”(术:指君主控制群臣的策略。) (二)zàng ①储存东西的地方。《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晋侯之竖头须,守藏者也。”②内脏。后作“脏”。王充《论衡·论死》:“人死五藏腐朽。”③佛教道教经典的总称。如:道藏;大藏经。乃:
①第二人称代词。你;你的。《汉书·翟义传》:“今欲发之,乃肯从我乎?”(发:发兵。)陆游《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翁:父亲。)②是;就是。《资治通鉴·赤壁之战》:“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③副词。1.于是,这才。《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2.却;竟。司马光《训俭示康》:“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3.只;仅仅。《吕氏春秋·义赏》:“天下胜者众矣,而霸者乃五。”④助词。《尚书·大禹谟》:“乃圣乃神,乃武乃文。”⑤甚至。《资治通鉴·赤壁之战》:“蒙冲斗舰乃以千数。”[乃尔]如此。《三国志·蜀书· 吕凯传》:“臣不意永昌风俗敦直乃尔。”和:
(一)①谐和; 协调。《诗经·小雅·宾之初筵》:“籥(yuè)舞笙鼓,乐既和奏。”(籥:古管乐器。)引申为安适、平和。《战国策·赵策四》:“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qiǎng)步,日三四里,少(shāo)耆(shì)食,和于身也。”(殊:很。强:勉强。耆:同“嗜”。)《吕氏春秋·达郁》:“心志欲其和也。”②谦和;平和。《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颜色愈和。”③和睦;融洽。范仲淹《岳阳楼记》:“政通人和,百废俱兴。”④和解;讲和;和好。《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西和诸戎,南抚夷越。”(戎:古时对我国西部各民族的称呼。夷越:古时泛指我国南方的各民族。)《孙子·行军》:“无约而请和者,谋也。”⑤调和;调节。《吕氏春秋· 贵公》:“阴阳之和,不长一类。”⑥温暖。范仲淹《岳阳楼记》:“春和景明,波澜不兴,上下天光,一碧万顷。”⑦连带;伴随。杜荀鹤《山中寡妇》:“时挑野菜和根煮。”⑧车铃。傅玄《良马赋》:“结以轾(zhì)轩,节以和铃。”(轾:车前低后高。轩:车前高后低。节:节奏。)《左传·桓公二年》:“锡鸾和铃。”(分别为四种铃,悬挂在车的不同部位。)⑨古代乐器名。即一种小笙。《仪礼· 乡射礼》:“三笙一和而成声。” (二)huò 搀合。沈括《梦溪笔谈·活版》:“其上以松脂、腊和纸灰之类冒之。”(冒:蒙盖。)平:
①平坦;不倾斜。《吕氏春秋·应同》:“平地注水,水流湿。”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水面初平云脚低。”②整治使平。《列子·汤问》:“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③公平;公正。《诗经·小雅·节南山》:“昊天不平,我王不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妾父为吏,齐中称其廉平。”韩愈《送孟东野序》:“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④均平;齐一。《周易·乾》:“云行雨施,天下平也。”⑤平定;平息。《左传·庄公十三年》:“会于北杏,以平宋乱。”⑥安静;安定。杨炯《从军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⑦平常;平时。《后汉书·光武帝纪上》:“饮食言笑如平常。”⑧一般;普通。白居易《两朱阁》:“忆昨平阳宅初置,吞并平人几家地!”⑨媾和;讲和。《左传·桓公八年》:“秋,随及楚平。”(随:国名。)⑩通“评”。评议。《商君书·更法》:“孝公平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