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诗词网

这个世界除了苟且,
还有诗和远方!
  • 繁体
  • 简体
  • 拼音
  • 紅顏白發雲泥改,何異桑田移碧海。

    “紅顏白發雲泥改,何異桑田移碧海。”詩句出處:《十月梅花書贈》;是唐朝詩人盧僎的作品。

    君不見巴鄉氣候與華別,年年十月梅花發。
    上苑今應雪作花,寧知此地花為雪。自從遷播落黔巴,
    三見江上開新花。故園風花虛洛汭,窮峽凝雲度歲華。
    花情縱似河陽好,客心倍傷邊候早。春候颯驚樓上梅,
    霜威未落江潭草。江水侵天去不還,樓花覆簾空坐攀。
    一向花前看白發,幾回夢裡憶紅顏。紅顏白發雲泥改,
    何異桑田移碧海。卻想華年故國時,唯馀一片空心在。
    空心吊影向誰陳,雲臺仙閣舊遊人。儻知巴樹連冬發,
    應憐南國氣長春。

    【註釋】:

    紅:

    ①本義為淺紅;桃紅;粉紅。後泛指紅色。宋祁《玉樓春》:“紅杏枝頭春意鬧。”(鬧:濃盛。)②花的代稱。張先《天仙子》:“明日落紅應滿徑。”③通“工(gōng)”。指婦女所做的紡織、刺繡等工作。《漢書·酈食其傳》:“農夫釋耒(lěi),紅女下機。”(釋:放下。耒:農具名。)

    紅顏:

    ①指女子的容顏。《漢書·外戚傳》:“既激感而心逐兮,包~~而弗明。”②代指美女。白居易《後宮詞》:“~~未老恩先斷,斜倚熏籠坐到明。”③喻指少年。李白《贈孟浩然》:“~~棄軒冕,白首臥松雲。”

    顏:

    ①額頭;腦門。《史記·高祖本紀》:“隆準而龍顏。”(隆準:高鼻。)②面容;臉色。《詩經·鄭風·有女同車》:“有女同車,顏如舜華。”(舜:樹名。華:古“花”字。)③臉面;臉皮。《詩經·小雅·巧言》:“巧言如簧,顏之厚矣。”④色彩。李白《古風》之十二:“松柏本孤直,難為桃李顏。”⑤橫匾。《新唐書·馬燧傳》:“帝榜其顏而寵之。”(榜:題匾。)

    白:

    ①白色。《荀子·榮辱》:“目辨白黑美惡。”(辨:辨別。)②純潔。《韓非子·說疑》:“竦(sǒng)心白意。”(竦:恭敬。)③皎潔;明亮。白居易《琵琶行》:“唯見江心秋月白。”④彰明;顯赫。《荀子·天論》:“禮義不加於國傢,則功名不白。”⑤表明;陳述。《呂氏春秋·士節》:“吾將以死白之。”⑥稟告;報告。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狀》:“太尉自州以狀白府。”⑦徒然;平白地。李白《越女詞》五首之四:“相看月未墮,白地斷肝腸。”

    發:

    ①頭發。《詩經·小雅·采綠》:“予發曲局。”(曲局:卷曲。)②古代長度單位。《新書·六術》:“十毫為發。”

    雲:

    ①同“雲2”。②說。《論語·子罕》:“牢曰:‘子雲:吾不試,故藝。’”(牢:人名。試:見用於朝廷。藝:多才藝。)③有。《荀子 ·法行》:“其雲益乎?”④代詞。如此。《史記·汲鄭列傳》:“汲、鄭亦雲,悲夫!”(汲、鄭:指汲黯、鄭當時二人。)⑤助詞。1. 用於句首。《詩經·鄭風·風雨》:“既見君子,雲胡不喜?”2. 用於句中。《後漢書·陳龜傳》:“雖歿(mò)軀體,無所雲補。”(歿:死。補:彌補。)⑥語氣詞。用於句末,表陳述語氣。《史記·伯夷列傳》:“餘登箕山,其上蓋有許由塚雲。”[雲雲]通“蕓蕓”。眾多貌。《莊子·在宥》:“萬物雲雲。”

    泥:

    (一)①古水名。涇水支流,在今甘肅省慶陽地區。②泥土。《尚書·禹貢》:“厥土惟塗泥。”③像泥一樣的東西。《洞冥記》卷三:“帝令剉此草為泥,以塗雲明之館。” (二)nì ①塗抹。《世說新語·汰侈》:“王(愷)以赤石脂泥壁。”(赤石脂:一種風化的陶土。)②固執;拘泥。柳宗元《斷刑論下》:“經非權則泥,權非經則悖(bèi)。”(悖:混亂。)③阻滯不通。《論語·子張》:“雖小道,必有可觀者,致遠恐泥。”④軟求;軟纏。元稹《遺悲懷》之一:“顧我無衣搜藎篋,泥他沽酒拔金釵。”⑤通“涅”。用作黑色染料的礬石。《大戴禮記·曾子制言上》:“白沙在泥,與之俱黑。”

    改:

    ①變更;改易。《論語·雍也》:“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回:即孔子弟子顏回。)②改正。《論語·學而》:“過則勿憚改。”《史記·孝文帝紀》:“雖復欲改過自新,其道無由也。”

    何:

    (一)①疑問代詞。1. 什麼。《詩經·召南·何彼穠矣》:“何彼穠(nóng)矣?”(那長得很茂盛的是什麼?)2. 為什麼。《漢書·伍被傳》:“公獨以為無福,何?”3. 何處。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雲橫秦嶺傢何在?”②副詞。1.表示反問。相當於“怎麼”、“哪裡”。《史記·項羽本紀》:“大王來何操?”《後漢書·馬援傳》:“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身,何能臥床上在兒女子手中邪?”(邪:同“耶”。)2.表示感嘆。相當於“多麼”。曹操《觀滄海》:“水何澹澹。” (二)hè 扛;擔。《詩經·曹風·候人》:“何戈與祋(duì)。”(祋:兵器名。)泛指背負。《詩經·小雅· 無羊》:“何蓑(suō)何笠。”引申為承受。《詩經·商頌·長發》:“何天之休。”(休:福。)以上意義後來寫作“荷”。

    異:

    ①分開。《禮記·曲禮上》:“群居五人,則長者必異席。”②不同的;不同。《韓非子·五蠹》:“世異則事異。”(世:時代。事:指國傢政治和社會情況。)③奇特;與眾不同。柳宗元《捕蛇者說》:“永州之野產異蛇。”④奇怪;驚奇。陶潛《桃花源記》:“漁人甚異之。”⑤其他;別的。《禮記·曲禮下》:“不有異事,必有異慮。”

    桑田:

    種植桑樹的土地,也泛指田地。《詩·鄘風·定之方中》:“星言夙駕,說於~~。”

    田:

    ①種植作物的土地。陶淵明《桃花源記》:“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②耕種田地。《漢書·高帝紀》:“故秦苑囿園池,令民得田之。”③通“畋”。打獵。《韓非子·難一》:“焚林而田,偷取多獸,後必無獸。”④春季打獵和習兵之禮。《周禮 · 春官 · 甸祝》:“甸祝掌四時之田。”⑤古代主管農事的官員,即田峻。《禮記·月令》:“王命佈農事,命田舍東郊。”⑥大鼓。《詩經 · 周頌·有瞽》:“應田縣鼓。”(應:小鼓。)

    移:

    (一)①移動位置;由此處到彼處。晁錯《言守邊備塞疏》:“草盡水竭則移。”②轉移。《史記·孝文帝紀》:“移過於下。”(過:過錯。)③改變;變化。《孟子·滕文公下》:“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禮記·樂記》:“移風易俗,天下皆寧。”④交付;傳遞。《韓非子·存韓》:“二國事畢,則韓可以移書定也。”《新唐書·選舉志下》:“有司移符州縣。”⑤官府文書的一種。用於互不相屬的官府之間。分文移、武移兩種,文移用於質詢,武移用於討伐。《後漢書·光武帝紀》:“於是置僚屬,作文移。”⑥通“侈”。廣大。《禮記·表記》:“衣服以移之。”⑦多;多餘。《墨子· 非命上》:“兼相愛,交相利,移則分。” (二)yì 羨慕。《禮記·郊特牲》:“順成之方,其蠟乃通,以移民也。”(蠟zhà:蠟祭;年終合祭百神。移:使……羨慕。)

    碧:

    ①青綠色的玉石。《莊子·外物》:“萇弘死於蜀,藏其血三年而化為碧。”②青綠色。宋·范仲淹《嶽陽樓記》:“上下天光,一碧萬頃。”

    碧海:

    青天。杜甫《寄峽州劉伯華使君》:“青松寒不落,~~闊愈澄。”

    海:

    ①海洋;大洋靠近陸地的部分。《尚書·禹貢》:“(揚州)沿於江海。”也指大的湖泊。杜甫《兵車行》:“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曹操《步出夏門行·觀滄海》:“東臨碣石,以觀滄海。”②連成片的同類事物。李白《關山月》:“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③來自海外的。江總《山庭春日》:“岸綠開河柳,池紅照海榴。”④大的(容器或容量)。徐光啟《刻幾何原本序》:“百傢之學海。”[四海][海內]古人認為中國為海環繞,所以用來指全國。《孟子·梁惠王上》:“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無以保妻子。”(推恩:施恩惠於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上一篇:蠹简有遗字,先琴无泛声。

    下一篇:信知鬼神助此道,墨池未尽书已好。
  • 红颜白发云泥改,何异桑田移碧海。

    “红颜白发云泥改,何异桑田移碧海。”诗句出处:《十月梅花书赠》;是唐朝诗人卢僎的作品。

    君不见巴乡气候与华别,年年十月梅花发。
    上苑今应雪作花,宁知此地花为雪。自从迁播落黔巴,
    三见江上开新花。故园风花虚洛汭,穷峡凝云度岁华。
    花情纵似河阳好,客心倍伤边候早。春候飒惊楼上梅,
    霜威未落江潭草。江水侵天去不还,楼花覆帘空坐攀。
    一向花前看白发,几回梦里忆红颜。红颜白发云泥改,
    何异桑田移碧海。却想华年故国时,唯馀一片空心在。
    空心吊影向谁陈,云台仙阁旧游人。傥知巴树连冬发,
    应怜南国气长春。

    【注释】:

    红:

    ①本义为浅红;桃红;粉红。后泛指红色。宋祁《玉楼春》:“红杏枝头春意闹。”(闹:浓盛。)②花的代称。张先《天仙子》:“明日落红应满径。”③通“工(gōng)”。指妇女所做的纺织、刺绣等工作。《汉书·郦食其传》:“农夫释耒(lěi),红女下机。”(释:放下。耒:农具名。)

    红颜:

    ①指女子的容颜。《汉书·外戚传》:“既激感而心逐兮,包~~而弗明。”②代指美女。白居易《后宫词》:“~~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③喻指少年。李白《赠孟浩然》:“~~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颜:

    ①额头;脑门。《史记·高祖本纪》:“隆准而龙颜。”(隆准:高鼻。)②面容;脸色。《诗经·郑风·有女同车》:“有女同车,颜如舜华。”(舜:树名。华:古“花”字。)③脸面;脸皮。《诗经·小雅·巧言》:“巧言如簧,颜之厚矣。”④色彩。李白《古风》之十二:“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⑤横匾。《新唐书·马燧传》:“帝榜其颜而宠之。”(榜:题匾。)

    白:

    ①白色。《荀子·荣辱》:“目辨白黑美恶。”(辨:辨别。)②纯洁。《韩非子·说疑》:“竦(sǒng)心白意。”(竦:恭敬。)③皎洁;明亮。白居易《琵琶行》:“唯见江心秋月白。”④彰明;显赫。《荀子·天论》:“礼义不加于国家,则功名不白。”⑤表明;陈述。《吕氏春秋·士节》:“吾将以死白之。”⑥禀告;报告。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太尉自州以状白府。”⑦徒然;平白地。李白《越女词》五首之四:“相看月未堕,白地断肝肠。”

    发:

    ①头发。《诗经·小雅·采绿》:“予发曲局。”(曲局:卷曲。)②古代长度单位。《新书·六术》:“十毫为发。”

    云:

    ①同“云2”。②说。《论语·子罕》:“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牢:人名。试:见用于朝廷。艺:多才艺。)③有。《荀子 ·法行》:“其云益乎?”④代词。如此。《史记·汲郑列传》:“汲、郑亦云,悲夫!”(汲、郑:指汲黯、郑当时二人。)⑤助词。1. 用于句首。《诗经·郑风·风雨》:“既见君子,云胡不喜?”2. 用于句中。《后汉书·陈龟传》:“虽殁(mò)躯体,无所云补。”(殁:死。补:弥补。)⑥语气词。用于句末,表陈述语气。《史记·伯夷列传》:“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云云]通“芸芸”。众多貌。《庄子·在宥》:“万物云云。”

    泥:

    (一)①古水名。泾水支流,在今甘肃省庆阳地区。②泥土。《尚书·禹贡》:“厥土惟涂泥。”③像泥一样的东西。《洞冥记》卷三:“帝令剉此草为泥,以涂云明之馆。” (二)nì ①涂抹。《世说新语·汰侈》:“王(恺)以赤石脂泥壁。”(赤石脂:一种风化的陶土。)②固执;拘泥。柳宗元《断刑论下》:“经非权则泥,权非经则悖(bèi)。”(悖:混乱。)③阻滞不通。《论语·子张》:“虽小道,必有可观者,致远恐泥。”④软求;软缠。元稹《遗悲怀》之一:“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⑤通“涅”。用作黑色染料的矾石。《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上》:“白沙在泥,与之俱黑。”

    改:

    ①变更;改易。《论语·雍也》:“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回:即孔子弟子颜回。)②改正。《论语·学而》:“过则勿惮改。”《史记·孝文帝纪》:“虽复欲改过自新,其道无由也。”

    何:

    (一)①疑问代词。1. 什么。《诗经·召南·何彼秾矣》:“何彼秾(nóng)矣?”(那长得很茂盛的是什么?)2. 为什么。《汉书·伍被传》:“公独以为无福,何?”3. 何处。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云横秦岭家何在?”②副词。1.表示反问。相当于“怎么”、“哪里”。《史记·项羽本纪》:“大王来何操?”《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身,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邪:同“耶”。)2.表示感叹。相当于“多么”。曹操《观沧海》:“水何澹澹。” (二)hè 扛;担。《诗经·曹风·候人》:“何戈与祋(duì)。”(祋:兵器名。)泛指背负。《诗经·小雅· 无羊》:“何蓑(suō)何笠。”引申为承受。《诗经·商颂·长发》:“何天之休。”(休:福。)以上意义后来写作“荷”。

    异:

    ①分开。《礼记·曲礼上》:“群居五人,则长者必异席。”②不同的;不同。《韩非子·五蠹》:“世异则事异。”(世:时代。事:指国家政治和社会情况。)③奇特;与众不同。柳宗元《捕蛇者说》:“永州之野产异蛇。”④奇怪;惊奇。陶潜《桃花源记》:“渔人甚异之。”⑤其他;别的。《礼记·曲礼下》:“不有异事,必有异虑。”

    桑田:

    种植桑树的土地,也泛指田地。《诗·鄘风·定之方中》:“星言夙驾,说于~~。”

    田:

    ①种植作物的土地。陶渊明《桃花源记》:“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②耕种田地。《汉书·高帝纪》:“故秦苑囿园池,令民得田之。”③通“畋”。打猎。《韩非子·难一》:“焚林而田,偷取多兽,后必无兽。”④春季打猎和习兵之礼。《周礼 · 春官 · 甸祝》:“甸祝掌四时之田。”⑤古代主管农事的官员,即田峻。《礼记·月令》:“王命布农事,命田舍东郊。”⑥大鼓。《诗经 · 周颂·有瞽》:“应田县鼓。”(应:小鼓。)

    移:

    (一)①移动位置;由此处到彼处。晁错《言守边备塞疏》:“草尽水竭则移。”②转移。《史记·孝文帝纪》:“移过于下。”(过:过错。)③改变;变化。《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礼记·乐记》:“移风易俗,天下皆宁。”④交付;传递。《韩非子·存韩》:“二国事毕,则韩可以移书定也。”《新唐书·选举志下》:“有司移符州县。”⑤官府文书的一种。用于互不相属的官府之间。分文移、武移两种,文移用于质询,武移用于讨伐。《后汉书·光武帝纪》:“于是置僚属,作文移。”⑥通“侈”。广大。《礼记·表记》:“衣服以移之。”⑦多;多余。《墨子· 非命上》:“兼相爱,交相利,移则分。” (二)yì 羡慕。《礼记·郊特牲》:“顺成之方,其蜡乃通,以移民也。”(蜡zhà:蜡祭;年终合祭百神。移:使……羡慕。)

    碧:

    ①青绿色的玉石。《庄子·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②青绿色。宋·范仲淹《岳阳楼记》:“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碧海:

    青天。杜甫《寄峡州刘伯华使君》:“青松寒不落,~~阔愈澄。”

    海:

    ①海洋;大洋靠近陆地的部分。《尚书·禹贡》:“(扬州)沿于江海。”也指大的湖泊。杜甫《兵车行》:“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曹操《步出夏门行·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②连成片的同类事物。李白《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③来自海外的。江总《山庭春日》:“岸绿开河柳,池红照海榴。”④大的(容器或容量)。徐光启《刻几何原本序》:“百家之学海。”[四海][海内]古人认为中国为海环绕,所以用来指全国。《孟子·梁惠王上》:“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推恩:施恩惠于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上一篇:蠹简有遗字,先琴无泛声。

    下一篇:信知鬼神助此道,墨池未尽书已好。

  • 上一篇:蠹简有遗字,先琴无泛声。

    下一篇:信知鬼神助此道,墨池未尽书已好。
可可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