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诗词网

这个世界除了苟且,
还有诗和远方!
  • 繁体
  • 简体
  • 拼音
  • 遍索天地間,彼此最癡癖。

    “遍索天地間,彼此最癡癖。”詩句出處:《蕭宅二三子贈答詩二十首》;是唐朝詩人盧仝的作品。

    粉末為四體,春風為生涯。願得紛飛去,與君為眼花。

    我生天地間,頗是往還數。已效炊爨勞,我亦不願住。
    君有造化力,在君一降顧。我願拔黃泉,輕舉隨君去。

    君是輕薄子,莫窺君子腸。且須看雀兒,雀兒銜爾將。

    遍索天地間,彼此最癡癖。主人幸未來,與君為莫逆。

    嵩山未必憐蘭蘭,蘭蘭已受郎君恩。
    不須刷帚跳蹤走,隻擬蘭浪出其門。

    蝦蟆蟆,叩頭莫語人聞聲。揚州蝦蜆忽得便,
    腥臊臭穢逐我行。我身化作青泥坑。

    改邑不改井,此是井卦辭。井公莫怪驚,說我成憨癡。
    我縱有神力,爭敢將公歸。揚州惡百姓,疑我卷地皮。

    我有水竹莊,甚近嵩之巔。是君歸休處,可以終天年。
    雖有提攜勞,不憂糧食錢。但恐主人心,疑我相釣竿。

    揚州駁雜地,不辨龍蜥蜴。客身正幹枯,行處無膏澤。
    太山道不遠,相庇實無力。君若隨我行,必有煎茶厄。

    石公說道理,句句出凡格。相知貴知心,豈恨主為客。
    過須歸去來,旦晚上無厄。主人誠賢人,多應不相責。

    竹下青莎中,細長三四片。主人雖不歸,長見主人面。

    蘭蘭是小草,不怕郎君罵。願得隨君行,暫到嵩山下。

    石報孤竹君,此客甚高調。共我相共癡,不怕主人天下笑。
    我非蛺蝶兒,我非桃李枝。不要兒女撲,不要春風吹。
    苔蘚印我面,雨露皴我皮。此故不嫌我,突兀蒙相知。
    此客即西歸,我心徒依依。我欲隨客去,累重不解飛。
    知弟虛心亦待客,此客何以共報之。

    啟母是諸母,三十六峰是諸父。知君傢近父母傢,
    小人安得不懷土。憐君與我金石交,君歸可得共載否。
    小人無以報君恩,使君池亭風月古。

    竹弟雖讓客,不敢當客恩。自慚埋沒久,滿面蒼苔痕。

    自顧撥不轉,何敢當主人。竹弟有清風,可以娛嘉賓。

    主人若知我,應喜我結得君。主人不知我,
    我住何求於主人。我在天地間,自是一片物。
    可得杠壓我,使我頭不出。

    凡有水竹處,我曹長先行。願君借我一勺水,
    與君晝夜歌德聲。

    竹弟謝石兄,清風非所任。隨分有蕭瑟,實無堅重心。

    我本泰山阿,避地到南國。主人欲移傢,我亦要歸北。
    上客幸先歸,願托歸飛翼。唯將翛翛風,累路報恩德。

    以上盧仝作品《蕭宅二三子贈答詩二十首》共20首

    【註釋】:

    遍:

    ①普遍;全面。《詩經·小雅·天保》:“群黎百姓,遍為爾德。”(群黎:眾庶;黎民。)《荀子·性惡》:“足可以遍行天下。”(足:腳。)②量詞。表示次數,相當於“次”、“回”。《三國志· 魏書· 賈逵傳》註引《魏略》:“最好《春秋左傳》,乃為牧守,常自課讀之,月常一遍。”

    索:

    ①大繩;粗繩子,泛指繩子。賈誼《惜誓》:“並紉茅絲以為索。”(紉:搓。)②絞成索;使……成繩狀。王充《論衡·語增》:“傳語又稱紂力能索鐵伸鉤。”③法度。《左傳·定公四年》:“啟以商政,疆以周索。”(疆:疆理土地。)④尋找;搜尋;求取。屈原《離騷》:“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韓非子·孤憤》:“求索不得,貨賂不至。”⑤索取;要。杜甫《兵車行》:“縣官急索租,租稅從何出?”⑥盡;完結。《韓非子·初見秦》:“士民病,蓄積索。”⑦單;孤獨。陶潛《祭程氏妹文》:“兄弟索居,乖隔楚越。”(乖隔:分離。)

    天:

    ①人的頭部。《呂氏春秋·論人》:“適耳目,節嗜欲,釋智謀,去巧故……若此,則無以害其天矣。”(釋:去除。巧故:偽詐。)②天空。王充《論衡·談天》:“察當今天去地甚高,古天與今無異。”《敕勒歌》:“天似穹(qióng)廬,籠蓋四野。”(穹廬:氈帳。)③在額上刺字的刑罰。《周易· 睽》:“其人天且劓。”(劓:割掉鼻子的刑罰。)④天氣;氣候。《呂氏春秋·季春》:“行秋令,則天多沉陰。”⑤自然界。《荀子·天論》:“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⑥自然形成的。《莊子·養生主》:“依乎天理,批大郤,導大窾。”⑦上帝;自然界的主宰。《春秋繁露 ·郊祭》:“天者,百神之大君也。”⑧天命;天意。《左傳·成公十六年》:“國之存亡,天也。”⑨依憑;依靠者。《儀禮· 喪服》:“夫者,妻之天也。”

    地:

    ①大地。與“天”相對。《管子·形勢解》:“地生養萬物。”②陸地;地面。《左傳·僖公四年》:“公(晉獻公)至,毒而獻之。公祭之地,地墳(fèn);與犬,犬斃。”(墳:隆起。)③土地;田地。《周禮·地官·載師》:“以廛裡任國中之地,以場圃任園地。”(廛:城市中的空地。國中:指王城之內。)④領土;疆土。《孟子·離婁上》:“爭地以戰,殺人盈野。”⑤地方;場所。《孫子兵法·虛實》:“先處戰地而待敵者佚。”⑥處境;地位。《史記·李斯列傳》:“久處卑賤之位,困苦之地。”⑦指境界。齊己《移居西湖作》:“隻待秋聲滌心地,衲衣新洗健形容。”(衲衣:僧衣。)⑧地步。杜甫《奉送魏六丈佑少府之交廣》:“議論有餘地,公侯來未遲。”⑨路程。李白《妾薄命》:“長門一步地,不肯暫回車。”⑩通“第”。副詞。但;隻。《漢書·丙吉傳》:“西曹地忍之,此不過污丞相車茵耳。”

    間:

    (一)①空隙;縫隙。《莊子· 養生主》:“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節:骨節。)《史記·管晏列傳》:“晏子為齊相,出,其禦之妻從門間而窺其夫。”②隔閡。《左傳·哀公二十七年》:“故君臣多間。”《後漢書·皇後紀上》:“母子慈愛,始終無纖介之間。”(纖介:比喻微小。)③間隔。方苞《獄中雜記》:“骨微傷,病間月。”④私下;暗地。《史記·陳涉世傢》:“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之:到。次所:臨時住所。叢祠:神祠。)⑤離間。《漢書·霍光傳》:“他人一間,女能復自救邪?”(女:汝。邪:耶。)《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讒人間之,可謂窮矣。”⑥參與;介入。《左傳·莊公十年》:“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⑦攙合。杜甫《贈衛八處士》:“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⑧抄小路。《史記·項羽本紀》:“沛公已去,間至軍中。”《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故令人持璧歸,間至趙矣。”⑨副詞。斷斷續續。文天祥《指南錄後序》:“予在患難中,間以詩記所遭。” (二)jiān ①片刻。《韓非子·內儲說上》:“有間,大魚動。”②當中;中間。李白《關山月》:“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孟子·梁惠王上》:“七八月之間旱,則苗槁矣。”③空間;期間。諸葛亮《前出師表》:“奉命於危難之間。”④量詞。陶淵明《歸園田居》之一:“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

    彼:

    ①指示代詞。相當於“那”。與“此”相對。1.指示人或事物。《詩經·鄭風·狡童》:“彼狡童兮,不與我言兮。”(狡:狡猾。)《孟子·公孫醜下》:“彼一時,此一時也。”2.指示場所。《戰國策·秦策二》:“息壤在彼。”(息壤:地名。)②人稱代詞。1.第三人稱。相當於“他”、“他們”。《左傳·僖公二十二年》:“彼眾我寡。”又《昭公二年》:“彼何罪?”2. 泛指別人;他人。《韓非子·說疑》:“彼又使譎(jué)詐之士。”(譎詐:玩弄手段。)

    此:

    ①代詞。這;這個。《孟子·公孫醜下》:“彼一時,此一時也。”《禮記·禮運》:“此之謂大同。”②這樣;這般。庾信《哀江南賦》:“天何為而此醉。”③副詞。乃;則。《後漢書·黃瓊傳》:“必待堯舜之君,此為志士終無時矣。”

    最:

    ①古代考核政績或軍功的等級,以上等為“最”,下等為“殿”。《史記·絳侯周勃世傢》:“攻槐裡、好時,最。”(槐裡、好時:地名。)《漢書·宣帝紀》:“課殿最以聞。”②極;最。《莊子·天下》:“然惠施之口談,自以為最賢。”(口談:口才。)王維《相思》:“此物最相思。”③聚合。《管子·禁藏》:“冬,收五藏,最萬物。”(收五藏:收藏好五谷。)《史記·殷本紀》:“大最樂戲於沙丘。”④總要;總計。劉歆《與揚雄書》:“欲得其最目。”《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最大將軍青凡七出擊匈奴。”(青:衛青。凡:共。)

    癡:

    ①遲鈍;呆滯;傻。曹雪芹《紅樓夢》第二十七回:“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②瘋傻;癲狂。《論衡·率性》:“有癡狂之疾,歌啼於路。”③沉迷;迷戀。④天真;幼稚。元稹《六年春遣懷》:“嬌癡稚女繞床行。”⑤停滯不動。陸遊《芒種後經旬無日不雨偶得長句》:“癡雲不散常遮塔,野水無聲自入池。”

    癖:

    ①兩脅間的積塊。《抱樸子·極言》:“凡食過則佶積聚,飲過則成痰癖。”②嗜好。《宋史·米芾傳》:“好潔成癖。”《聊齋志異·嬰寧》:“而愛花成癖,物色遍戚黨。”


    上一篇:咫尺传双鲤,吹嘘借一毛。

    下一篇:以智理其国,遂为国之贼。
  • 遍索天地间,彼此最痴癖。

    “遍索天地间,彼此最痴癖。”诗句出处:《萧宅二三子赠答诗二十首》;是唐朝诗人卢仝的作品。

    粉末为四体,春风为生涯。愿得纷飞去,与君为眼花。

    我生天地间,颇是往还数。已效炊爨劳,我亦不愿住。
    君有造化力,在君一降顾。我愿拔黄泉,轻举随君去。

    君是轻薄子,莫窥君子肠。且须看雀儿,雀儿衔尔将。

    遍索天地间,彼此最痴癖。主人幸未来,与君为莫逆。

    嵩山未必怜兰兰,兰兰已受郎君恩。
    不须刷帚跳踪走,只拟兰浪出其门。

    虾蟆蟆,叩头莫语人闻声。扬州虾蚬忽得便,
    腥臊臭秽逐我行。我身化作青泥坑。

    改邑不改井,此是井卦辞。井公莫怪惊,说我成憨痴。
    我纵有神力,争敢将公归。扬州恶百姓,疑我卷地皮。

    我有水竹庄,甚近嵩之巅。是君归休处,可以终天年。
    虽有提携劳,不忧粮食钱。但恐主人心,疑我相钓竿。

    扬州驳杂地,不辨龙蜥蜴。客身正干枯,行处无膏泽。
    太山道不远,相庇实无力。君若随我行,必有煎茶厄。

    石公说道理,句句出凡格。相知贵知心,岂恨主为客。
    过须归去来,旦晚上无厄。主人诚贤人,多应不相责。

    竹下青莎中,细长三四片。主人虽不归,长见主人面。

    兰兰是小草,不怕郎君骂。愿得随君行,暂到嵩山下。

    石报孤竹君,此客甚高调。共我相共痴,不怕主人天下笑。
    我非蛱蝶儿,我非桃李枝。不要儿女扑,不要春风吹。
    苔藓印我面,雨露皴我皮。此故不嫌我,突兀蒙相知。
    此客即西归,我心徒依依。我欲随客去,累重不解飞。
    知弟虚心亦待客,此客何以共报之。

    启母是诸母,三十六峰是诸父。知君家近父母家,
    小人安得不怀土。怜君与我金石交,君归可得共载否。
    小人无以报君恩,使君池亭风月古。

    竹弟虽让客,不敢当客恩。自惭埋没久,满面苍苔痕。

    自顾拨不转,何敢当主人。竹弟有清风,可以娱嘉宾。

    主人若知我,应喜我结得君。主人不知我,
    我住何求于主人。我在天地间,自是一片物。
    可得杠压我,使我头不出。

    凡有水竹处,我曹长先行。愿君借我一勺水,
    与君昼夜歌德声。

    竹弟谢石兄,清风非所任。随分有萧瑟,实无坚重心。

    我本泰山阿,避地到南国。主人欲移家,我亦要归北。
    上客幸先归,愿托归飞翼。唯将翛翛风,累路报恩德。

    以上卢仝作品《萧宅二三子赠答诗二十首》共20首

    【注释】:

    遍:

    ①普遍;全面。《诗经·小雅·天保》:“群黎百姓,遍为尔德。”(群黎:众庶;黎民。)《荀子·性恶》:“足可以遍行天下。”(足:脚。)②量词。表示次数,相当于“次”、“回”。《三国志· 魏书· 贾逵传》注引《魏略》:“最好《春秋左传》,乃为牧守,常自课读之,月常一遍。”

    索:

    ①大绳;粗绳子,泛指绳子。贾谊《惜誓》:“并纫茅丝以为索。”(纫:搓。)②绞成索;使……成绳状。王充《论衡·语增》:“传语又称纣力能索铁伸钩。”③法度。《左传·定公四年》:“启以商政,疆以周索。”(疆:疆理土地。)④寻找;搜寻;求取。屈原《离骚》:“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韩非子·孤愤》:“求索不得,货赂不至。”⑤索取;要。杜甫《兵车行》:“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⑥尽;完结。《韩非子·初见秦》:“士民病,蓄积索。”⑦单;孤独。陶潜《祭程氏妹文》:“兄弟索居,乖隔楚越。”(乖隔:分离。)

    天:

    ①人的头部。《吕氏春秋·论人》:“适耳目,节嗜欲,释智谋,去巧故……若此,则无以害其天矣。”(释:去除。巧故:伪诈。)②天空。王充《论衡·谈天》:“察当今天去地甚高,古天与今无异。”《敕勒歌》:“天似穹(qióng)庐,笼盖四野。”(穹庐:毡帐。)③在额上刺字的刑罚。《周易· 睽》:“其人天且劓。”(劓:割掉鼻子的刑罚。)④天气;气候。《吕氏春秋·季春》:“行秋令,则天多沉阴。”⑤自然界。《荀子·天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⑥自然形成的。《庄子·养生主》:“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⑦上帝;自然界的主宰。《春秋繁露 ·郊祭》:“天者,百神之大君也。”⑧天命;天意。《左传·成公十六年》:“国之存亡,天也。”⑨依凭;依靠者。《仪礼· 丧服》:“夫者,妻之天也。”

    地:

    ①大地。与“天”相对。《管子·形势解》:“地生养万物。”②陆地;地面。《左传·僖公四年》:“公(晋献公)至,毒而献之。公祭之地,地坟(fèn);与犬,犬斃。”(坟:隆起。)③土地;田地。《周礼·地官·载师》:“以廛里任国中之地,以场圃任园地。”(廛:城市中的空地。国中:指王城之内。)④领土;疆土。《孟子·离娄上》:“争地以战,杀人盈野。”⑤地方;场所。《孙子兵法·虚实》:“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⑥处境;地位。《史记·李斯列传》:“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⑦指境界。齐己《移居西湖作》:“只待秋声涤心地,衲衣新洗健形容。”(衲衣:僧衣。)⑧地步。杜甫《奉送魏六丈佑少府之交广》:“议论有余地,公侯来未迟。”⑨路程。李白《妾薄命》:“长门一步地,不肯暂回车。”⑩通“第”。副词。但;只。《汉书·丙吉传》:“西曹地忍之,此不过污丞相车茵耳。”

    间:

    (一)①空隙;缝隙。《庄子· 养生主》:“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节:骨节。)《史记·管晏列传》:“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②隔阂。《左传·哀公二十七年》:“故君臣多间。”《后汉书·皇后纪上》:“母子慈爱,始终无纤介之间。”(纤介:比喻微小。)③间隔。方苞《狱中杂记》:“骨微伤,病间月。”④私下;暗地。《史记·陈涉世家》:“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之:到。次所:临时住所。丛祠:神祠。)⑤离间。《汉书·霍光传》:“他人一间,女能复自救邪?”(女:汝。邪:耶。)《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谗人间之,可谓穷矣。”⑥参与;介入。《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⑦搀合。杜甫《赠卫八处士》:“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⑧抄小路。《史记·项羽本纪》:“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⑨副词。断断续续。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 (二)jiān ①片刻。《韩非子·内储说上》:“有间,大鱼动。”②当中;中间。李白《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孟子·梁惠王上》:“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③空间;期间。诸葛亮《前出师表》:“奉命于危难之间。”④量词。陶渊明《归园田居》之一:“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彼:

    ①指示代词。相当于“那”。与“此”相对。1.指示人或事物。《诗经·郑风·狡童》:“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狡:狡猾。)《孟子·公孙丑下》:“彼一时,此一时也。”2.指示场所。《战国策·秦策二》:“息壤在彼。”(息壤:地名。)②人称代词。1.第三人称。相当于“他”、“他们”。《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彼众我寡。”又《昭公二年》:“彼何罪?”2. 泛指别人;他人。《韩非子·说疑》:“彼又使谲(jué)诈之士。”(谲诈:玩弄手段。)

    此:

    ①代词。这;这个。《孟子·公孙丑下》:“彼一时,此一时也。”《礼记·礼运》:“此之谓大同。”②这样;这般。庾信《哀江南赋》:“天何为而此醉。”③副词。乃;则。《后汉书·黄琼传》:“必待尧舜之君,此为志士终无时矣。”

    最:

    ①古代考核政绩或军功的等级,以上等为“最”,下等为“殿”。《史记·绛侯周勃世家》:“攻槐里、好时,最。”(槐里、好时:地名。)《汉书·宣帝纪》:“课殿最以闻。”②极;最。《庄子·天下》:“然惠施之口谈,自以为最贤。”(口谈:口才。)王维《相思》:“此物最相思。”③聚合。《管子·禁藏》:“冬,收五藏,最万物。”(收五藏:收藏好五谷。)《史记·殷本纪》:“大最乐戏于沙丘。”④总要;总计。刘歆《与扬雄书》:“欲得其最目。”《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最大将军青凡七出击匈奴。”(青:卫青。凡:共。)

    痴:

    ①迟钝;呆滞;傻。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七回:“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②疯傻;癫狂。《论衡·率性》:“有痴狂之疾,歌啼于路。”③沉迷;迷恋。④天真;幼稚。元稹《六年春遣怀》:“娇痴稚女绕床行。”⑤停滞不动。陆游《芒种后经旬无日不雨偶得长句》:“痴云不散常遮塔,野水无声自入池。”

    癖:

    ①两胁间的积块。《抱朴子·极言》:“凡食过则佶积聚,饮过则成痰癖。”②嗜好。《宋史·米芾传》:“好洁成癖。”《聊斋志异·婴宁》:“而爱花成癖,物色遍戚党。”


    上一篇:咫尺传双鲤,吹嘘借一毛。

    下一篇:以智理其国,遂为国之贼。

  • 上一篇:咫尺传双鲤,吹嘘借一毛。

    下一篇:以智理其国,遂为国之贼。
可可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