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智理其國,遂為國之賊。”詩句出處:《感古四首》;是唐朝詩人盧仝的作品。
天生聖明君,必資忠賢臣。舜禹竭股肱,共佐堯為君。 四載成地理,七政齊天文。階下蓂莢生,琴上南風薰。 輪轉夏殷周,時復猶一人。秦漢事讒巧,魏晉忘機鈞。 猜忌相翦滅,爾來迷恩親。以愚保其身,不覺身沉淪。 以智理其國,遂為國之賊。茍圖容一身,萬事良可惻。 可憐萬乘君,聰明受沉惑。忠良伏草莽,無因施羽翼。 日月異又蝕,天地晦如墨。既亢而後求,異哉龍之德。 人生何所貴,所貴有終始。昨日盈尺璧,今朝盡瑕棄。 蒼蠅點垂棘,巧舌成錦綺。箕子為之奴,比幹諫而死。 仲尼魯司寇,出走為群婢。假如屈原醒,其奈一國醉。 一國醉號呶,一人行清高。便欲激頹波,此事真徒勞。 上山逢猛虎,入海逢巨鰲。王者茍不死,腰下魚鱗刀。 東海波連天,三度成桑田。高岸高於屋,斯須變溪谷。 天地猶尚然,人情難久全。夜半白刃仇,旦來金石堅。 蕭綬既解坼,陳印亦棄捐。竭節遇刀割,輸忠遭禍纏。 不予衾之眠,信予衾之穿。鏡明不自照,膏潤徒自煎。 抱劍長太息,淚墮秋風前。 古來不患寡,所患患不均。單醪投長河,三軍盡沉淪。 今人異古人,結托唯親賓。毀坼維鵲巢,不行鳲鳩仁。 鄙吝不識分,有心占陽春。鸞鶴日已疏,燕雀日已親。 小物無大志,安測棲松筠。恩眷多棄故,物情尚逐新。 瓦礫暫拂拭,光掩連城珍。唇吻恣談鑠,黃金同灰塵。 蘇秦北遊趙,張祿西入秦。既變嫂叔節,仍擯華陽君。 萬世金石交,一餉如浮雲。骨肉且不顧,何況長羈貧。 君莫以富貴,輕忽他年少,聽我暫話會稽朱太守。 正受凍餓時,索得人傢貴傲婦。讀書書史未潤身, 負薪辛苦胝生肘。謂言琴與瑟,糟糠結長久。 不分殺人羽翮成,臨臨沖天婦嫌醜。□□□□□□□。 其奈一朝太守振羽儀,鄉關晝行衣錦衣。哀哉舊婦何眉目, 新婿隨行向天哭。寸心金石徒爾為,杯水庭沙空自覆。 乃知愚婦人,妒忌陰毒心。唯救眼底事,不思日月深。 等閑取羞死,豈如甘佈衾。 |
【註釋】:
以:
①任用;使用。《楚辭·九章·涉江》:“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②緣故;原因。《詩經·邶風·旄丘》:“何其久也,必有以也。”③認為。《戰國策·齊策一》:“皆以美於徐公。”④介詞。1. 表示使用的對象。用;拿。《韓非子·難一》:“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陷:戳穿。)2.表示動作的涉及對象。與;同。《儀禮·鄉射禮》:“主人以賓三揖。”3. 表示動作的原因。因;因為。《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孫臏以此名顯天下。”4.表示動作的方式和依憑。憑借……身份;按照。《論語·學而》:“使民以時。”(使:役使。)5.表示動作的時間。在;於。《呂氏春秋·孟春》:“天子乃以元日祈谷於上帝。”(元日:吉日。)6. 表示動作的目的。曹操《步出夏門行》:“東臨碣石,以觀滄海。”⑤連詞。1.表示並列、相承等關系。相當於“而”。《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城高以厚,地廣以深。”《國語·晉語四》:“狐偃,其舅也,而惠以有謀。”(惠:通“慧”。聰明。)2. 表示目的。為瞭;以便。《戰國策·東周策》:“秦假道於周以伐韓。”(假道:借路。)⑥助詞。用在往、來、上、下、內、外、前、後、左、右、東、西、南、北等方位詞前,表示對方位、時間、數量的限制。《呂氏春秋 · 上農》:“凡民自七尺以上,屬諸三官。”(三官:指農工商三種職業。)⑦通“已”。1.已經。《三國志·魏志·杜襲傳》:“吾計以定。”2.停止。《孟子·梁惠王上》:“無以,則王乎?”智:
①聰明;智慧。《老子》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賈誼《治安策》:“凡人之智,能見已然,不能見將然。”②指智能之士。《列子·黃帝》:“子華使其俠客以智鄙相攻,強弱相凌。”(子華:人名。)③通“知”。知道。《墨子·耕柱》:“豈能智數百歲之後哉。”[智慧]聰明才智。《孟子·公孫醜下》:“雖有智慧,不如乘勢。”(乘勢:趁著時勢。)理:
①雕琢;加工玉石。《韓非子·和氏》:“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寶焉。”②治理;整治。《漢書·食貨志》:“理民之道,地著為本。”③整理;修整。古樂府《木蘭詩》:“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歸子慕《壬寅正月西村築室成》:“農人理耰(yōu)鋤,念此歲供早。”(耰:弄碎土塊平整土地的農具。)④練習;溫習。王維《洛陽女兒行》:“戲罷曾無理曲時,妝成隻是薰香坐。”⑤紋理;條理。劉禹錫《砥石賦》:“圭形石質,蒼色膩理。”⑥規律;道理。《荀子· 解蔽》:“以可以知人之性,求可以知物之理。”《莊子·養生主》:“依乎天理。”⑦古代的法官。《禮記·月令》:“命理瞻傷,察創,視折。”《左傳·昭公十四年》:“叔魚攝理。”⑧申辯,辯白。《抱樸子·譏惑》:“雖見恥笑,餘亦不理也。”⑨順。賈誼《新書·胎教》:“正其本而萬物理。”⑩使者。《左傳·昭公十三年》:“行理之命,無月不至。”其:
(一)①代詞。1.相當於“他(她、它)”、“他的”;“他們(她們)”、“他們的”。《論語·衛靈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宋濂《送東陽馬生序》:“或遇其叱咄(duō),色愈恭,禮愈至。”(叱咄:呵斥。)2. 相當於“我(的)”。王安石《遊褒禪山記》:“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極:盡。)3.表示指代。相當於“這”、“那”、“其中的”。《史記·項羽本紀》:“今欲舉大事,將非其人不可。”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侄》:“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鄙:邊境。)②副詞。1.表推測;估計。相當於“大概”、“或許”。《論語·泰伯》:“才難,不其然乎?”2. 表反問。《左傳·僖公十年》:“欲加之罪,其無辭乎?”3. 表祈使。相當於“當”、“可”。曹操《求賢令》:“二三子其佐我明揚仄陋,唯才是舉,吾得而用之。”(仄陋:出身卑微。)4. 表時間。相當於“將”。《列子·湯問》:“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③連詞。1.表假設。相當於“假如”、“如果”。《孟子·梁惠王上》:“其若是,孰能禦之?”2. 表選擇。相當於“或者”、“還是”。韓愈《馬說》:“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④助詞。形容詞或不及物動詞詞頭。《詩經·邶風·北風》:“北風其涼。”《詩經·秦風·小戎》:“言念君子,溫其如玉。”(言:助詞,無義。)(二)jī語氣詞。表示疑問。《詩經·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央:盡。)國:
①國傢。《周禮·春官·詛祝》:“作盟詛之載辭,以敘國之信用。”(詛祝:官名。盟詛:大事為盟,小事為詛。國:指天子之國。)②周代的諸侯國及漢以後侯王的封地。《史記·高祖本紀》:“四月,兵罷戲下,諸侯各就國。”《晉書·陶侃傳》:“侃季年懷止足之分,不與朝權,未亡一年,欲遜位歸國。”(止足:知止知足。未亡:死前。遜位:辭官。)③國都;京城。《左傳 · 隱公元年》:“大都不過參(sān)國之一,小九之一。”(參國之一:國都的三分之一。九之一:九分之一。)范仲淹《嶽陽樓記》:“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④地區;鄉土。羅鄴《雁二首》之一:“暮天新雁起汀洲,紅蓼(liǎo)花開水國愁。”(蓼:草名,此指水蓼。)王維《相思》:“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⑤國人。《韓非子·五蠹》:“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遂:
①前往;前進。《周易·大壯》:“羝(dī)羊觸藩,不能退,不能遂。”(羝:公羊。藩:籬笆。)②通達。《禮記·緇衣》:“禹立三年,百姓以仁遂焉。”(立:即位。)③成功;順利地做到。《鹽鐵論·大論》:“(孔子)治魯不遂;見逐於齊。”④生長;養育;成長。《墨子·尚同中》:“五谷不孰,六畜不遂。”⑤順心;順適;滿足。《魏書·張彝傳》:“才輕任重,多不遂心。”(任:擔子。)王韜《淞濱瑣話·顧慧仙》:“今日郎已遂欲,何竟忘我耶?”⑥路;通道。柳宗元《罵屍蟲文》:“以通行直遂為顛蹶,以逆施反鬥為安佚。”⑦田間排水小溝。《周禮·遂人》:“夫間有遂,遂上有徑。”⑧先秦時在遠郊設立的一種行政區劃。《禮記·王制》:“不變,移之遂,如初禮。”⑨詳盡;詳究。《荀子·議兵》:“臣請遂道王者諸侯強弱存亡之效,安危之勢。”⑩副詞。1.相當於“於是”、“就”。韓邦靖《關中》:“饑荒失撫禦,盜賊遂縱橫。”2.相當於“竟然”、“終於”。《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及反,市罷,遂不得履。”為:
(一)①做。《詩經·周頌·豐年》:“為酒為醴,烝畀祖妣。”(烝:進獻。畀:給予。)《論語·學而》:“其為人也孝弟(tì)。”(弟:同“悌”。友愛。)②制作;創作。《禮記·曲禮下》:“為宮室,不斬於丘木。”(丘木:墓地的樹。)《漢書·枚乘傳》:“司馬相如善為文而遲。”(遲:慢。)③治理。《商君書·農戰》:“善為國者,倉廩雖滿,不偷於農。”(偷:怠惰;忽視。)《論語·為政》:“為政以德。”④行為。范仲淹《嶽陽樓記》:“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嘗:曾經。)⑤充當。《論語·為政》:“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溫:溫習。故:舊的知識。)⑥當作。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霓為衣兮風為馬。”⑦變為;成為。屈原《離騷》:“蘭芷變而不芳兮,荃蕙化而為茅。”(蘭、芷、荃、蕙:皆香草名。)⑧認為。《孟子·公孫醜上》:“而子為我願之乎?”(子:你。)⑨是。《左傳·宣公三年》:“餘為伯儵,餘而祖也。”⑩介詞。1. 表被動。被。《三國志 · 吳書· 呂蒙傳》:“為張遼等所襲。”2.表對象。對;向。《戰國策·韓策二》:“(嚴仲子)因為聶政語曰:‘臣有仇。’”(11)連詞。如果。《戰國策·秦策四》:“秦為知之,必不救也。”(12)語氣詞。1. 與“何”相配,表疑問語氣。《論語·季氏》:“何以伐為?”(伐:進攻。)2. 多用於句未,表示反問語氣。《漢書·外戚傳下·趙皇後》:“今故告之,反怒為!”(故:故意。) (二)wèi ①幫助。《詩經·大雅·鳧鷖》:“公屍燕飲,福祿來為。”②介詞。1. 表對象。替。《論語·學而》:“為人謀而不忠乎?”2. 表原因。因為。《荀子·天論》:“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3. 表目的。為瞭。《孔雀東南飛》:“慎勿為婦死。”③通“偽”。假裝。《禮記·檀弓下》:“夫子為弗聞也者而過之。”國:
①國傢。《周禮·春官·詛祝》:“作盟詛之載辭,以敘國之信用。”(詛祝:官名。盟詛:大事為盟,小事為詛。國:指天子之國。)②周代的諸侯國及漢以後侯王的封地。《史記·高祖本紀》:“四月,兵罷戲下,諸侯各就國。”《晉書·陶侃傳》:“侃季年懷止足之分,不與朝權,未亡一年,欲遜位歸國。”(止足:知止知足。未亡:死前。遜位:辭官。)③國都;京城。《左傳 · 隱公元年》:“大都不過參(sān)國之一,小九之一。”(參國之一:國都的三分之一。九之一:九分之一。)范仲淹《嶽陽樓記》:“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④地區;鄉土。羅鄴《雁二首》之一:“暮天新雁起汀洲,紅蓼(liǎo)花開水國愁。”(蓼:草名,此指水蓼。)王維《相思》:“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⑤國人。《韓非子·五蠹》:“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之:
①到……去。《呂氏春秋·察傳》:“子夏之晉,過衛。”(晉、衛:皆諸侯國名。)《漢書·高帝紀》:“沛公引兵之薛。”(沛公:劉邦。薛:地名。)②直到。《詩經·鄘風·柏舟》:“之死矢靡(mǐ)它。”(矢:發誓。靡它:沒有他心。)③代詞。1. 指代人和事物。相當於“他(她)”、“它”、“他(它)們”。《左傳·隱公元年》:“(薑氏)愛共叔段,欲立之。”(共叔段:人名。)《論語·學而》:“學而時習之。”(時:按時。習:演習。)2.指示代詞。“這”、“這個”。《詩經·周南·桃夭》:“之子於歸。”④助詞。1.相當於現代漢語助詞“的”,放在定語和中心語之間。《詩經· 召南·羔羊》:“羔羊之皮。”2. 用於主語和謂語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使變成偏正結構。《左傳·僖公四年》:“不虞君之涉吾地也。”(虞:料想。涉:進入。)3.用於前置賓語和動詞之間,相當於“是”。《墨子·公輸》:“宋何罪之有?”4.用於句中或句末起調整音節的作用。《左傳·莊公十年》:“公將鼓之。”(鼓:擊鼓。)《孟子·梁惠王上》:“天油然作雲,沛然下雨,則苗浡(bó)然興之矣。”(浡然:興起的樣子。)賊:
①毀壞;破壞;害。《左傳·文公十五年》:“毀則為賊。”②破壞者。《孟子·梁惠王下》:“賊仁者謂之賊。”③殺害。《左傳·宣公二年》:“使鉏麑賊之。”④殺人者。《史記·秦始皇本紀》:“燕王昏亂,其太子丹乃陰令荊軻為賊。”⑤犯上作亂危害國傢、人民的人。《論語·憲問》:“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⑥搶劫或偷竊財物的人。《荀子·正論》:“故盜不竊,賊不刺。”⑦邪辟不正。《史記·龜策列傳》:“寒暑不和,賊氣相奸。”(奸:幹擾。)⑧狡黠;兇狠;狠毒。《韓非子·說疑》:“言是如非,言非如是,內險以賊其外,小謹以征其善。”⑨對敵人的蔑稱。諸葛亮《出師表》:“願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⑩一種吃禾節的害蟲。《詩經·小雅·大田》:“去其螟螣,及其蟊賊。”(螟:吃禾心的害蟲。螣tè:吃禾葉的害蟲。蟊:吃禾根的害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