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號休傳警,機橋罷亙空。”詩句出處:《元和癸巳歲仲秋,詔發江陵偏師問罪》;是唐朝詩人劉禹錫的作品。
蠻水阻朝宗,兵符下渚宮。前籌得上策,無戰已成功。 漢使星飛入,夷心草偃同。歌謠開竹棧,拜舞戢桑弓。 就日知冰釋,投人念鳥窮。網羅三面解,章奏九門通。 卉服聯操袂,雕題盡鞠躬。降幡秋練白,驛騎晝塵紅。 火號休傳警,機橋罷亙空。登山不見虜,振旆自生風。 江遠煙波靜,軍回氣色雄。佇看聞喜後,金石賜元戎。
|
【註釋】:
火:
①物體燃燒時發出的光和焰。《周易· 乾》:“水流濕,火就燥。”(濕:低濕處。燥:幹燥物。)②焚燒;燒毀。韓愈《原道》:“人其人,火其書,廬其居。”(使其人成為編戶齊民,焚燒其經書,並將其居所改為民房。)特指火災。《元史·文宗本紀一》:“杭州火,命江浙行省賑被災之傢。”(賑:救濟。被:遭受。)《左傳·宣公十六年》:“凡火,人火曰火,天火曰災。”③古代兵制單位,十人為一火。《新唐書·兵志》:“十人為火,火有長。”《木蘭詩》:“出門看火伴。”④五行之一。《尚書·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⑤星名。1. 大火,即心宿二。李白《酬張卿夜宿南陵見贈》:“當君相思夜,火落金風高。”(金風:指秋風。)2. 行星之一,即火星。《史記·天官書》:“火犯守角,則有戰。”號:
(一)①命令;指示。《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也指發出命令,號召。龔自珍《病梅館記》:“此文人畫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詔大號以繩天下之梅也。”(明詔大號:公開宣告,大聲號召。繩:約束。)②宣稱;號稱。《史記·高祖本紀》:“是時項羽兵四十萬,號百萬;沛公兵十萬,號二十萬。”③稱號;稱呼。《史記·陳涉世傢》:“陳涉乃立為王,號為張楚。”歐陽修《醉翁亭記》:“故自號曰醉翁也。”④標志;口令。李紳《奉酬樂天秋夕有懷見寄》: “重(chóng)城宵正分,號鼓互相望。”(重城:雙層的城墻。分:一半。望:舊讀wāng,對著。) (二)háo ①大聲哭。《詩經·魏風·碩鼠》:“樂土樂土,誰之永號?”李白《北上行》:“悲號絕中腸。”②高聲叫;拖長聲音叫。《左傳·宣公十二年》:“還無社與司馬卯言,號申叔展。”(還無社:蕭國大夫名。司馬卯、申叔展:楚國大夫。)柳宗元《童區寄傳》:“因大號,一座皆驚。”③呼嘯。范仲淹《嶽陽樓記》:“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休:
①休息。歐陽修《醉翁亭記》:“行者休於樹。”②停止;罷休。蒲松齡《促織》:“少年大駭,急解令休止。”③美善;吉祥。《詩經·大雅·江漢》:“對揚王休。”(報答和宣揚周王的美德。)④喜。《詩經·小雅·菁菁者莪》:“既見君子,我心則休。”⑤封建時代指丈夫離棄妻子。⑥副詞。不要。杜甫《戲贈友》:“勸君休嘆息。”⑦句末語氣詞。相當於“瞭”、“罷”。呂勝己《南鄉子》:“笑道漁翁太拙休!”傳:
(一)①傳遞。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秦王大喜,傳以示美人及左右。”②傳授。韓愈《師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③流傳;傳播。桓寬《鹽鐵論·非鞅》:“功如丘山,名傳後世。”張籍《和左司元郎中秋居十首》之十:“新詩才上卷,已得滿城傳。”(卷:指書寫用的紙、帛。)④表達。江總《侍宴賦得起坐彈鳴琴詩》:“絲傳園客意,曲奏楚妃情。”(絲:指琴。)⑤臨摹。杜荀鶴《八駿圖》:“丹雘(huò)傳真未得真,那知筋骨與精神。”(丹雘:紅色顏料。真:原貌。)[傳道]1.轉述;傳說。杜甫《秦州雜詩》之十三:“傳道東柯谷,深藏數十傢。”2.傳授儒傢聖賢之道。韓愈《師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後也指宗教宣傳教義。[傳燈]1.佛傢指宣傳佛法。佛法猶如明燈,可以消除迷惑,故稱。崔顥《贈懷一上人》:“傳燈遍都邑,杖錫遊王公。”2.指佛像前或人將死時置於腳後的長明燈。杜甫《望牛頭寺》:“傳燈無白日,佈地有黃金。”[傳衣]傳授師法;繼承師業。李商隱《謝書》:“自蒙半夜傳衣後,不羨王祥得佩刀。”(二)zhuàn ①驛站的房舍,供過往旅客及車馬中途休息的地方。《後漢書·陳忠傳》:“發人修道,繕理亭傳。”又泛指客舍。《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秦王)舍相如廣成傳。”(舍:使居住。廣成:傳舍名。)②驛站所備的車馬。《左傳·成公五年》:“晉侯以傳召伯宗。”③出入關卡的憑證。《漢書·宣帝紀》:“民以車船載谷入關者,得毋用傳。”(毋:勿。)又泛指官府的憑證。《後漢書·陳蕃傳》:“以諫爭不合,投傳而去。”(投:棄擲。)④解說經義的文字。⑤傳記。如《二十五史》均有人物列傳。劉知幾《史通·列傳》:“傳之為體,大抵相同,而述者多方,有時而異。”警:
①使警惕;告誡。《獄中雜記》:“是立法以警其餘,且懲後也。”《左傳·莊公三十年》:“王以警於夷。”②戒備。《左傳·宣公十二年》:“且雖諸侯相見,軍衛不徹,警也。”(徹:撤去。)《韓非子·外儲說左上》:“謹警敵人,旦暮且至擊汝。”(且:將要。)③警報。曹植《白馬篇》:“邊城多警急,虜騎數遷移。”④敏悟。《三國志·魏書·武帝紀》:“太祖少機警,有權數。”《海國圖志·籌海篇二·議守下》:“無膽,則氣力、武藝、偉岸、靈警皆無所用。”⑤緊急;危急。班固《漢書·終軍傳》:“邊境時有風塵之警,臣宜披堅執銳當矢石,啟前行。”機:
①弓弩上發射箭的機關。《呂氏春秋·察微》:“夫弩機差以米則不發。”②機械;機器。《戰國策·宋衛策》:“公輸般為楚設機,將以攻宋。”(公輸般:即魯班。)《史記·酈生陸賈列傳》:“農夫釋耒,工女下機。”③要點;關鍵。《戰國策·秦策二》:“計者,事之本也;聽者,存亡之機。”(聽:聽取建議。)④重要事務。《貞觀政要·求諫》:“一日萬機,一人聽斷,雖復憂勞,安能盡善?”又重要的。《漢書·霍光傳》:“光自後元秉持萬機。”⑤機會;時機。《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成敗之機,在於今日。”⑥機靈;靈巧多能的人。《世說新語·言語》:“此子珪璋特達,機警有鋒。”罷:
(一)①放遣罪人。《史記·齊悼惠王世傢》:“乃罷魏勃。”②免職。《晉書·魏舒傳》:“時欲沙汰郎官,非其才者罷之。”③廢除;取消。王夫之《讀通鑒論·秦始皇》:“秦以私天下之心而罷侯置守。”④停止。杜甫《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⑤結束;完結。《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及反,市罷。” (二)pí ①通“疲”。疲勞。《左傳·襄公二十六年》:“楚罷於奔命。”②軟弱無能。賈誼《陳政事疏》:“坐罷軟不勝利者,不謂罷軟,曰不官不職。”亙:
(一)①延續;連續;連接。謝脁《遊敬亭山》:“茲山亙百裡,合沓與雲齊。”(茲:此。合沓:重疊。)②橫貫;貫通。劉禹錫《沓潮歌》:“亙空欲駕黿鼉橋。”(駕:同“架”,搭設。黿:大鱉。鼉:揚子鱷。)(二)xuān 同“宣”。宣佈。傅亮《策加宋公九錫文》:“王略所亙,九服率從。”(九服:泛指全國。率:一律,一概。)空:
(一)①空虛;什麼也沒有。《韓非子·初見秦》:“囷倉空虛。”宋玉《風賦》:“空穴來風。”王維《鹿砦》:“空山不見人。”②不實;空泛。《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秦貪,負其強,以空言求璧。”③白白地。《漢書·匈奴傳》:“兵不空出。”④天空;空中。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孤帆遠影碧空盡。”⑤佛教用語。佛教認為一切事物的現象並無實體,都是空的。《般若心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指物質現象。) (二)kǒng 孔;洞穴。《周禮· 考工記·函人》:“眡(shì)其鉆空。”(眡:視。)《史記·五帝本紀》:“舜穿井為匿空旁出。”(三)kòng ①窮困。《詩經·小雅·節南山》:“不宜空我師。”(空:用如使動,使……窮困。師:眾;眾人。)《論語·先進》:“回也其庶乎,屢空。”(回:顏回。庶:庶幾;差不多。)②缺少。《法言·問神》:“昔之說《書》者序以百,而《酒誥》之篇俄空焉。”(《酒誥》:《尚書》中的篇名。)白居易《春憶二林寺舊遊》:“最慚僧社題橋處,十八人名空一人。”③間隙;空子。《三國志·吳書·周魴傳》:“看伺空隙,欲復為亂。”④閑著;未被利用的。《史記·蕭相國世傢》:“上林中多空地。”(上林:苑囿名。)《論衡·命義》:“伯牛空居,而遭惡疾。”(伯牛:冉耕,字伯牛。空居:閑居在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