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旂夾岸照蛟室,羅襪凌波呈水嬉。”詩句出處:《競渡曲》;是唐朝詩人劉禹錫的作品。
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將浮彩舟。靈均何年歌已矣, 哀謠振楫從此起。楊桴擊節雷闐闐,亂流齊進聲轟然。 蛟龍得雨鬐鬣動,螮蝀飲河形影聯。刺史臨流褰翠幃, 揭竿命爵分雄雌。先鳴馀勇爭鼓舞,未至銜枚顏色沮。 百勝本自有前期,一飛由來無定所。風俗如狂重此時, 縱觀雲委江之湄。彩旂夾岸照蛟室,羅襪凌波呈水嬉。 曲終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東註。
|
【註釋】:
彩:
①彩色絲綢。《老子》第五十三章:“服文彩,帶利劍。”(文:花紋。)②彩色的。沈佺期《陪幸太平公主南莊》:“往往花間逢彩石,時時竹裡見紅泉。”邪:
(一)①邪惡。《商君書 · 墾令》:“上信而官不敢為邪。”(信:守信用。)②妖異怪誕之事。《南史·袁君正傳》:“性不信巫邪。”③中醫指引起疾病的因素。《素問·生氣通天論》:“邪傷肝也。”④歪斜。與“正”相對。後寫作“斜”。《墨子·備穴》:“邪鑿之。” (二)yá [瑯邪]古郡名。秦置。在今山東省膠南縣瑯邪臺西北。 (三)yé 語氣詞。後作“耶”。1. 表示疑問或反問,相當於“嗎”、“呢”。《莊子·秋水》:“今子欲以子之梁國而嚇我邪?”2.表示感嘆,相當於“啊”、“呀”。《周易·系辭傳下》:“乾坤,其《易》之門邪!”墩:
①[名]土堆。李白《登金陵謝安墩》:“冶城訪古跡,猶有謝安~。”②[名]狀如土堆的建築物基礎或坐具,墩子。高適《賀哥舒破九曲》:“唯有關河渺,蒼茫空樹~。”③[動]捶,摔。關漢卿《爭報恩》第四折:“隻當不的他打甕~盆喬樣勢,我主意兒不認這負心賊。”鎮:
①壓。《漢書·枚乘傳》:“馬方駭鼓而驚之,系方絕又重鎮之。”②用以壓物的東西。《楚辭 · 九歌·湘夫人》:“白玉兮為鎮。”(用白玉石作壓座席的東西。)③壓抑;抑制。《楚辭·九歌·湘夫人》:“白玉兮為鎮。”④安定。《史記·高祖本紀》:“鎮國傢,撫百姓。”(柔:懷柔。邇:近。)⑤鎮守。《三國志·吳書·宗室傳論》:“鎮據邊陲,克堪厥任。”(邊陲:邊疆。克:能。厥:其。)⑥重要或險要的地方。杜甫《夔州歌十絕句》之四:“白帝高為三峽鎮。”⑦集市。《宋史·嶽飛傳》:“飛進軍朱仙鎮。”⑧時常;長久。柳永《傾杯》:“情知道世上,難使皓月長圓,彩雲鎮住。”⑨表示整段時間。朱熹《邵武道中》:“不惜容鬢凋,鎮日長空饑。”允:
①誠信;真實。《尚書·舜典》:“夙夜出納朕命,惟允。”②公平;允當。《北齊書·李稚廉傳》:“並(bīng)州王者之基,須好長史,各舉所知。時互有所稱,皆不允。”(並州:漢置十三刺史部之一,後屢有變化,北朝在山西等地。)③許諾;答應。任昉《為褚蓁讓代兄襲封表》:“未垂矜允。”④副詞。果真;確實。《詩經·大雅·公劉》:“度其夕陽,豳(bīn)居允荒。”(度:測量。夕陽:指山的西面。豳:地名。荒:大。)遙:
①遠。《楚辭·招魂》:“路貫廬江兮左長薄,倚沼畦瀛兮遙望博。”(廬江、長薄:均地名。瀛:池澤。)②長久。白居易《秋夜感懷呈朝中親友》詩:“遙夜涼風楚客悲。”③飄蕩。景差《大招》:“魂魄歸徠,無遠遙隻。”(徠:招來。隻:語氣詞。)[遙遙]1. 遼遠的樣子。陶潛《贈長沙公》:“遙遙三湘,滔滔九江。”2. 長久的樣子。江淹《青苔賦》:“晝遙遙而不暮,夜永永以空長。”3. 搖擺不定的樣子。《楚辭·九章·悲回風》:“漂翻翻其上下兮,翼遙遙其左右。”璨:
①美玉。②明亮;燦爛。《舊唐書·柳宗元傳》:“璨若珠貝。”[璨璨]明亮的樣子。白居易《黑龍飲渭賦》:“氣默默以黯黯,光璨璨而爛爛。”仕:
①古代指做官;任職。《論語·衛靈公》:“邦有道則仕。”②通“事”。從事;做事;致力於某件事。《詩經·小雅·四月》:“盡瘁(cuì)以仕。”(瘁:勞累。)③審察。《詩經·小雅·節南山》:“弗問弗仕,勿罔君子。”搖:
①搖動;擺動。司馬遷《報任安書》:“猛虎在深山,百獸震恐,及在檻阱之中,搖尾而求食。”②動搖;浮動。《左傳·昭公二十三年》:“三國敗,諸侯之師乃搖心矣。”(三國:指隨楚拒吳的胡、沈、陳三國。)③上升;飄舉。班固《西都賦》:“遂乃風舉雲搖,浮遊溥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