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留棁仗犢鼻褌,濛濛煙雨歸山村。”詩句出處:《葛巾歌》;是唐朝詩人劉言史的作品。
一片白葛巾,潛夫自能結。籬邊折枯蒿,聊用簪華發。 有時醉倒長松側,酒醒不見心還憶。谷鳥銜將卻趁來, 野風吹去還尋得。十年紫竹溪南住,跡同玄豹依深霧。 草堂窗底漉春醅,山寺門前逢暮雨。臨汝袁郎得相見, 閑雲引到東陽縣。魯性將他類此身,還拈野物贈傍人。 空留棁仗犢鼻褌,濛濛煙雨歸山村。
|
【註釋】:
空:
(一)①空虛;什麼也沒有。《韓非子·初見秦》:“囷倉空虛。”宋玉《風賦》:“空穴來風。”王維《鹿砦》:“空山不見人。”②不實;空泛。《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秦貪,負其強,以空言求璧。”③白白地。《漢書·匈奴傳》:“兵不空出。”④天空;空中。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孤帆遠影碧空盡。”⑤佛教用語。佛教認為一切事物的現象並無實體,都是空的。《般若心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指物質現象。) (二)kǒng 孔;洞穴。《周禮· 考工記·函人》:“眡(shì)其鉆空。”(眡:視。)《史記·五帝本紀》:“舜穿井為匿空旁出。”(三)kòng ①窮困。《詩經·小雅·節南山》:“不宜空我師。”(空:用如使動,使……窮困。師:眾;眾人。)《論語·先進》:“回也其庶乎,屢空。”(回:顏回。庶:庶幾;差不多。)②缺少。《法言·問神》:“昔之說《書》者序以百,而《酒誥》之篇俄空焉。”(《酒誥》:《尚書》中的篇名。)白居易《春憶二林寺舊遊》:“最慚僧社題橋處,十八人名空一人。”③間隙;空子。《三國志·吳書·周魴傳》:“看伺空隙,欲復為亂。”④閑著;未被利用的。《史記·蕭相國世傢》:“上林中多空地。”(上林:苑囿名。)《論衡·命義》:“伯牛空居,而遭惡疾。”(伯牛:冉耕,字伯牛。空居:閑居在傢。)留:
(一)①停留;停止。《史記·魏公子列傳》:“已卻秦存趙,使將將其軍歸魏,而公子獨與客留趙。”②留下。《史記·高祖本紀》:“呂公因目固留高祖。”③扣留。《史記·李斯列傳》:“趙高因留所賜扶蘇璽書。”(璽書:封口處蓋有玉璽的詔書。)④保存;存留。杜甫《詠懷古跡五首》之三:“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塚向黃昏。”⑤拖延。《戰國策·宋衛策》:“臣請受邊城,徐其攻而留其日。”⑥古地名。1.春秋鄭邑。故地在今河南省開封市陳留城。2. 春秋宋邑。故地在今江蘇省沛縣東南。(二)liù等待;伺候。《莊子·山木》:“執彈而留之。”棁:
(一)梁上的短柱。《漢書·敘傳上》:“楶(jié)棁之材不荷棟梁之任。”(楶:鬥拱。荷:擔負。) (二)tuō ①木棒。《淮南子·說山》:“執彈而招鳥,揮棁而呼狗,欲致之,顧反走。”(顧:卻。走:逃跑。)②通“脫”。疏略;簡略。仗:
①執;拿著。《晏子春秋·內篇諫下二十四》:“吾仗兵而卻三軍者再。”(兵:兵器。卻:退。)②依靠;憑借。《三國志·魏書·桓階傳》:“曹公雖弱,仗義而起。”③兵器的總稱。酈道元《水經註·河水》:“是吾昔時放弓仗處。”④儀衛;儀仗。岑參《寄左省杜拾遺》:“曉隨天仗入,暮惹禦香歸。”鼻:
①人和動物用來呼吸和辨別氣味的器官。《荀子·榮辱》:“口辨酸咸甘苦,鼻辨芬芳腥臊。”②器物隆起或突出的部分。《隋書·禮儀志》:“銅印銅鼻。”③器物帶孔或帶嘴的部分。庾信《七夕賦》:“鼻針細而穿空。”④初;開始。揚雄《方言》卷十三:“鼻,始也……梁益之間謂鼻為初,或謂之祖。”[鼻祖]1.最初的祖先。元好問《濟南廟中古檜同叔能賦》:“瀨鄉留耳孫,闕裡留鼻祖。”(瀨:水名,即溧水,在江蘇。耳孫:遠孫。闕裡:孔子故裡。)2. 學派或行業的創始人。王韜《甕牖馀談·西國造紙法》:“人莫不以蔡倫為造紙之鼻祖矣。”褌:
滿襠的褲子。《北史·慕容儼傳》:“每入庫檢閱,必語妻子,此官物,不得輒用。至死時,唯著敝褌,而積絹至二萬匹,簿錄並歸天府。”餮:
貪;貪食。蘇舜卿等《悲二子聯句》:“斯民乃食餮。”魏源《籌河篇上》:“豈河難治?抑治河之拙,抑食河之餮?”逃:
①逃亡;逃跑。《左傳·昭公二十年》:“使(shì)而失命,召而不來,是再奸也;逃無所入。”(再奸:二次違命。)柳宗元《童區寄傳》:“逃未及遠,市者還,得童大駭(hài)。”(駭:驚恐。)②躲避;逃避。《左傳·襄公三年》:“有罪不逃刑。”元稹《黃明府詩序》:“有一人後至,頻犯語令,連飛十二觥(gōng),不勝其困,逃席而去。”(明府:對太守、府尹的尊稱。令:指酒令。飛:斟酒。觥:酒器。)檣:
船上的桅竿。王粲《從軍》詩:“拊襟倚舟檣。”濉:
水名。又稱睢河。在安徽省東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