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鄰白屋,即賀立丹墀。”詩句出處:《和鄭先輩謝秩閑居寓書所懷》;是唐朝詩人劉得仁的作品。
西風日夜吹,萬木共離披。近甸新晴後,高人得意時。 暫閑心亦泰,論道面難欺。把筆還詩債,將琴當酒資。 藍衫懸竹桁,烏帽掛松枝。名占文章重,官歸諫憲遲。 生涯貧帝裡,公議到臺司。室冷沾苔蘚,門清絕路岐。 莫言鄰白屋,即賀立丹墀。豈慮塵埃久,雲霄故有期。
|
【註釋】:
莫:
①(mu)[名]日落的時候。《禮記·聘義》:“日~人倦。”(“暮”的本字。)②[代]沒有什麼。《莊子·秋水》:“天下之水,~大於海。”③[副]不。《墨子·公輸》:“殺臣,宋~能守,乃可攻也。”言:
①說話。《詩經 ·衛風·氓》:“載笑載言。”(載:助詞。)②議論;談論。《國語·周語上》:“國人莫敢言。”③言語;言論。《尚書·大禹謨》:“無稽之言勿聽。”(稽:根據。)④表達;宣說。《尚書·舜典》:“詩言志,歌永言。”(永:同“詠”。唱。)⑤誓言;約言。屈原《離騷》:“初既與餘成言兮,後悔遁而有他。”⑥一字稱一言。王勃《滕王閣序》:“一言均賦,四韻俱成。”⑦一句稱一言。《論語·為政》:“《詩經》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⑧助詞。無義。《詩經·秦風·小戎》:“言念君子。”鄰:
①古代居民組織。《周禮·地官·遂人》:“五傢為鄰,五鄰為裡。”②鄰近的;接近的。《莊子·天運》:“死生相與鄰。”《荀子·大略》:“禍與福鄰。”白:
①白色。《荀子·榮辱》:“目辨白黑美惡。”(辨:辨別。)②純潔。《韓非子·說疑》:“竦(sǒng)心白意。”(竦:恭敬。)③皎潔;明亮。白居易《琵琶行》:“唯見江心秋月白。”④彰明;顯赫。《荀子·天論》:“禮義不加於國傢,則功名不白。”⑤表明;陳述。《呂氏春秋·士節》:“吾將以死白之。”⑥稟告;報告。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狀》:“太尉自州以狀白府。”⑦徒然;平白地。李白《越女詞》五首之四:“相看月未墮,白地斷肝腸。”白屋:
①窮人所住的簡陋房屋。李賀《老夫采玉歌》:“村寒~~念嬌嬰,古臺石磴懸腸草。”②指平民。《漢書·蕭望之傳》:“今士見者,皆先露索挾持,恐非周公相成王,躬吐握之禮,致~~之意。”③古狄族的一部。潘勗《冊魏公九錫文》:“鮮卑丁令,重譯而至,單於~~,請吏帥職。”屋:
①房屋;屋舍。《詩經·豳風·七月》:“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②車蓋。《漢書·高帝紀上》:“紀信乃乘王車,黃屋左纛(dú)。”(纛:用氂牛尾作的羽毛幢。)③古代井田的區劃。三百畝為屋。《周禮·地官·小司徒》:“考夫屋。”(夫:一百畝為夫。)④房頂。《詩經·豳風·七月》:“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即:
①走近;靠近。《論語· 子張》: “望之儼(yǎn)然,即之也溫。”(儼然:莊重。溫:溫和。)《詩經·衛風·氓》:“匪來貿絲,來即我謀。”②至;到。《儀禮·聘禮》:“賓即館。卿大夫勞賓,賓不見。”(館:賓館。勞:慰問。)③就著(某種事物)。《史記·吳王濞列傳》:“即山鑄錢,煮海水為鹽。”④就在(某時,某地);就(某物)。《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天子使使者持大將軍印,即軍中拜車騎將軍青為大將軍。”⑤當下;當時。《漢書·龔遂傳》:“(盜賊)聞遂教令,即時解散。”⑥副詞。1. 就是。《漢書·原涉傳》:“(王)遊公母即祁太伯母也。”2.立即;馬上。《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即遣兵三萬以助備。”⑦連詞。1.假如;假使。《史記·季佈欒佈列傳》:“將軍能聽臣,臣敢獻計;即不能,願先自剄(jǐng)。”(臣:謙稱。敢:謙詞。自剄:自殺。)2.相當於“則”。《史記·項羽本紀》:“吾聞先即制人,後則為人所制。”《鹽鐵論·本議》:“賤即買,貴則賣。”3.即令;即使。方苞《獄中雜記》:“其傷於縛者,即幸留,病數及瘳,或竟成痼疫。”賀:
①奉送禮物表示慶賀。《詩經·大雅·下武》:“四方來賀。”引申為慶祝;慶賀。《淮南子·人間》:“居數月,其馬將胡駿馬而歸,人皆賀之。”杜甫《雨》:“始賀天休雨,還嗟地出雷。”②嘉賞;犒勞。《晏子春秋·外篇重而異者二十》:“景公迎而賀之曰:‘甚善矣! 子之治東阿也。’”③增加;增益。《儀禮·士喪禮》:“帶用靲(qín)賀之,結於後。”(靲:竹篾。)立:
①站立。《孟子·梁惠王上》:“王立於沼上。”《論語·微子》:“子路拱而立。”②豎立;樹立。《韓非子·功名》:“立尺材於高山之上。”葉適《終論七》:“的必先立,然後挾弓註矢以從之。”(的:箭靶。)③設置,建立。《荀子·大略》:“立大學,設庠序。”④制定。《荀子·議兵》:“立法施令。”賈誼《過秦論》:“商君佐之,內立法度。”⑤建樹;成就。《資治通鑒·漢獻帝建安十三年》:“兵精糧多,足以立事。”⑥泛指登上某種位置。《史記·陳涉世傢》:“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立。”(少子:最小的兒子。)⑦立刻;立即;馬上。《史記·李將軍列傳》:“匈奴追射我立盡。”《史記·項羽本紀》:“沛公至軍,立誅殺曹無傷。”丹:
①丹砂的省稱。俗稱朱砂。一種紅色礦物,從中可提煉汞(gǒng),即水銀。《史記·貨殖列傳》:“巴蜀寡婦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數世。”②赤色。杜甫《垂老別》詩:“積屍草木腥,流血川原丹。”③比喻赤誠。文天祥《過零丁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汗青:喻史冊。)④古代道傢以丹砂煉藥,所煉秘藥稱“丹”。江淹《別賦》:“守丹灶而不顧。”墀:
①古代殿堂上塗飾過的地面。劉峻《辯命論》:“時有在赤墀之下。”②臺階;臺階上的地面。白居易《庭槐》詩:“我傢渭水上,此樹蔭前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