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夷元已達,躁競豈能侵。”詩句出處:《獻徐舍人》;是唐朝詩人李中的作品。
清名喧四海,何止並南金。奧學群英伏,多才萬乘欽。 秩參金殿峻,步歷紫微深。顧問承中旨,絲綸演帝心。 褒雄饒義路,賈馬避詞林。下直無他事,開門對遠岑。 軒窗來晚吹,池沼歇秋霖。蘚點生棋石,茶煙過竹陰。 希夷元已達,躁競豈能侵。羽客閑陪飲,詩人伴靜吟。 自慚為滯物,多幸辱虛襟。此日重遭遇,心期出陸沈。
|
【註釋】:
希:
①稀少。後作“稀”。韓愈《答李翊書》:“有志乎古者希矣。”②觀望。後作“睎”。《商君書·農戰》:“知慧之人,希主好惡。”(知:同“智”。)③仰慕。左思《詠史》之三:“吾希段幹木,偃息藩魏君。”④企求;希望。《世說新語·假譎》:“何敢希汝比?”夷:
①我國古代對東部各族的泛稱。《尚書·禹貢》:“大陸既作,島夷皮服。”(作:耕作。皮服:以獸皮為衣。)②古代對中原以外各族的通稱。《孟子·滕文公上》:“吾聞用夏變夷者,未聞變於夷者也。”③舊時泛指外國或外國人。魏源《海國圖志敘》:“夷煙流毒。”④平;平坦。《老子》:“大道甚夷。”王安石《遊褒禪山記》:“夫夷以近,則遊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⑤使平坦。曹操《分租與諸將掾屬令》:“幸賴賢人不愛其謀,群士不遺其力,是以夷險平亂。”(愛:吝惜。遺:留。)⑥平定。柳宗元《獻平淮夷雅表》:“平夏州,夷劍南,取江東,定河北。”⑦滅族。《三國志·吳書·吳主傳》:“將軍馬茂等圖逆,夷三族。”⑧平輩。《史記·留侯世傢》:“今諸將皆陛下故等夷。”(故:原先的。等:同等。)⑨鏟平;消除。《史記·秦始皇本紀》:“墮壞城郭,決通川防,夷去險阻。”⑩創傷。《左傳·成公十六年》:“子反命軍吏察夷傷。”此義後寫作“痍”。(11)平和;喜悅。《詩經·鄭風·風雨》:“既見君子,雲胡不夷。”[夷然]泰然鎮定的樣子。《晉書·謝安傳》:“安夷然無懼色。”[夷猶]遲疑不行。《楚辭·九歌·湘君》:“君不行兮夷猶。”元:
①頭;首。《左傳·僖公三十三年》:“狄人歸其元。”②為首的。《荀子 · 王制》:“元惡不待教而誅。”③開始;第一。《公羊傳·隱公元年》:“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④本;原來。後作“原”。嵇康《琴賦》序:“推其所由,似元不解音聲。”陸遊《示兒》:“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⑤大。《史記·龜策列傳》:“紂為暴虐,而元龜不占。”⑥善。《左傳·文公十八年》:“高辛氏有才子八人……天下之民,謂八元。”⑦朝代名。1206年建國。1271年忽必烈定國號為元。1279年滅南宋,定都大都(今北京)。1368年被朱元璋推翻。高啟《書博雞者事》:“識者固知元政紊弛。”[元元]1. 民眾;百姓。《史記·平準書》:“出禁錢以振元元。”(禁錢:供皇帝使用的錢。振:救濟。)2. 善良。《史記·文帝本紀》:“以全天下元元之民。”已:
①停止。《荀子·勸學》:“學不可以已。”②完畢。《戰國策·齊策二》:“言未已,齊讓又至。”(讓:責備。)③罷免。《論語·公冶長》:“(子文)三已之,無慍(yùn)色。”(慍:怨恨。)④疾止;病除。柳宗元《捕蛇者說》:“可以已大風。”(大風:麻風病。)⑤副詞。1. 已經。《史記·蒙恬列傳》:“扶蘇已死。”2.隨後;旋即。《史記·項羽本紀》:“廢以為侯,已又殺之。”3. 太;過分。《詩經·小雅·巧言》:“昊(hào)天已威。”(昊天:天。)⑥通“以”。介詞。和方位詞“來”、“上”、“下”、“東”、“西”等結合,表示對時間、范圍的限制。《三國志·吳書·吳主傳》:“自丞相雍已下皆諫。”⑦語氣詞。用法同“矣”。用於句末,表示確定語氣。《老子》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斯惡已:就顯出醜惡瞭。)達:
①暢通。《荀子·君道》:“公道達而私門塞矣,公義明而私事息矣。”②到達。李白《秋浦歌》:“遙傳一掬淚,為我達揚州。”③通曉;明白。《漢書·元帝紀》:“且俗儒不達時宜,好是古非今。”④周遍;全面。羅大經《鶴林玉露》卷十六:“蓋天道無親,常與善人;而達觀古今,操行不軌者多富樂。”⑤豁達;曠達。《漢書·高帝紀》:“高祖不修文學,而性明達。”⑥顯達。《孟子·盡心上》:“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⑦表達。何景明《明月篇序》:“辭必托諸夫婦,以宣鬱而達情焉。”(宣:宣泄。鬱:鬱悶。)又指送達。陳翰《異聞集》:“君以書授之,令達宮中。”躁:
①急躁;浮躁。《老子》:“靜為躁根。”②動;躁動。《淮南子·主術》:“人主靜漠而不躁,百官得修焉。”(漠:冷靜,無聲。修:修治,修行。)競:
①角逐;比賽。《莊子·齊物論》:“有競有爭。”《顏氏傢訓·省事》:“有山東學士與關中太史競歷。”(歷:歷法。)《呂氏春秋·分職》:“以其財賞,而天下皆競。”②強;強勁。《呂氏春秋·審時》:“多枝數節,競葉蕃實。”(數cù:密。蕃:多。)《左傳·宣公二年》:“彼宗競於楚。”(宗:宗族。)③副詞。爭著。《楚辭·離騷》:“眾皆競進以貪婪兮。”豈:
(一)副詞。①表示反問。相當於“難道”、“怎麼”。《左傳·僖公五年》:“晉,吾宗也,豈害我哉?”②表示推測或疑問。相當於“是否”。《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願見之乎?”(二)kǎi 同“愷”。快樂;和樂。《詩經·小雅·魚藻》:“豈樂飲酒。”[豈弟]同“愷悌”。和悅可親。《詩經·齊風·載驅》:“齊子豈弟。”(齊子:齊國國君的女兒。)能:
①能力;才能。《荀子·王制》:“無能不官,無功不賞。”②有能力;有才能。諸葛亮《出師表》:“先帝稱之曰能。”③能夠;勝任。《論語·先進》:“非曰能之,願學焉。”④擅長;善於。蔡元培《圖畫》:“善畫者多工書而能詩。”(書:書法。)⑤和睦,親善。《左傳·襄公二十二年》:“令尹之不能,爾所知也。”⑥如此;這般。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忍:忍心。)⑦及,達到。王安石《遊褒禪山記》:“蓋餘所至,比好遊者尚不能十一。”⑧副詞。約同“乃”、“於是”。《管子·權修》:“二者不失,則民能可得而官也。”⑨通“耐”。忍耐,禁得起。《淮南子·地形》:“食水者善遊能寒。”(食水:指魚鱉囧鶩等。)侵:
(一)①進犯;進攻。《左傳·僖公四年》:“齊侯以諸侯之師侵蔡。”②侵奪;侵占。《漢書·地理志下》:“至(周)襄王,以河內賜晉文公,又為諸侯所侵,故其分地小。”(分:分封。)③欺凌;傷害;欺負。《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強不侵弱。”韓愈《枯樹》:“老樹無枝葉,風霜不復侵。”④漸進。陳子昂《南山傢園十韻》:“坐觀萬象化,方見百年侵。”⑤逐漸。《列子·湯問》:“帝憑怒,侵減龍伯之國使厄。”⑥逼近。庾肩吾《亂後經夏禹廟》:“侵雲似天闕,照水類河宮。”(闕:宮闕。類:似。)⑦荒年;莊稼歉收。《谷梁傳·襄公二十四年》:“五谷不升謂之大侵。”(升:成熟。) (二)qǐn 長相既矮小又醜陋。又作“寢”。《漢書·田蚡傳》:“田蚡貌侵。”